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再良 《四川中医》2007,25(6):38-39
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从病因病机、症状鉴别、处方用药等方面展开,叙述伤寒和温疫各不相同的诊治规律,于临床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在温病学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伤寒瘟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中杨栗山治疗瘟疫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Access2010数据库。结果:药物使用频次排序为:僵蚕15次,蝉蜕15次;蜂蜜、黄芩、黄酒14次;黄连13次,栀子11次;甘草8次,大黄7次,桔梗、丹皮、生地、黄柏5次等;药物的性味比例:寒(凉)性的药物有33味,占64.71%;辛味药有24味,占47.06%;苦味药有31味,占60.78%;苦寒药物22味,占42.31%,辛寒(凉)药物13味,占25%。高频药对依次为:僵蚕和蝉蜕(100%)、蜂蜜和黄酒(93.33%)、黄芩和黄连(86.67%)、黄芩和栀子(73.33%)、黄连和栀子(73.33%);僵蚕、蝉蜕、黄酒(93.33%),僵蚕、蝉蜕、黄芩(93.33%),蝉蜕、黄芩、黄连(86.67%),僵蚕、黄连、黄芩(86.67%)等。结论:《寒温条辨》用药规律:1重用苦寒,逐秽解毒;2辛凉宣透,畅泻三焦;3崇"温病下不厌早",重"导赤泻心"。  相似文献   

4.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与升降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大文 《河南中医》1997,17(3):139-140
杨栗山先生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地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的剖解,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升降散为中坚的治温十五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发病、证候、治法、传变等方面对《伤寒论》内容进行了剖析,认为《伤寒论》不但论述了狭义伤寒证治,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论述了温病证治;传统研究将《伤寒论》所有内容纳入狭义伤寒范围,不符合《伤寒论》实际,有悖仲景寒温一体之本意。  相似文献   

6.
屈强 《光明中医》2010,25(4):570-572
<正>湿温是指夏秋雨湿季节感受湿热病邪,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见症的急性外感热病。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晋王叔和《脉经》简略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宋代朱  相似文献   

7.
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在金元时期开始倡兴。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云:“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后王安道著《医经溯洄集》中,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眉列。”二公虽识伤寒与温病异治,但未洞悉温病中于杂气,仍从外感风寒化热同治,实有千虑一失之弊。明·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邪自口鼻而入,侵及募原,而即发病。他说:“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皆同,皆  相似文献   

8.
据《吴医汇讲》、《温热经纬》以及《医约》、《温热痛指南集》等书的相关内容,对《湿热条辨》一书系薛生白所著提出疑议,认为该书原著者非薛氏本人,实为后人增补陈平伯著述的部分内容托名而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杨粟山《伤寒温疫条辨》有关“两感”学说的渊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病理机制特点及临床表现和证治规律,加深对温病,特别是伏气温病本质的理解,并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杨氏“治温十五方”的组方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廷珍《六因条辨》一书围绕温病时疫展开,书中融汇前贤伤寒与温病论述之长,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但流传却不广泛。本文依照同时期温病大家之论述,遥遵仲景伤寒之意旨,并参当代医家之思辨,从传承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全书内容,发现陆氏师古而不泥古,虽传承伤寒、温病大家之学术,却不将外感病以伤寒与温病的观点截然区分,而是选取“伤寒六经”定病位和“卫气营血”辨浅深的优势,主张将伤寒与温病的思想融合,提出“寒温融合论”辨治外感病的新颖见解;虽传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宗旨,却不仅仅从五行生克等角度入手,而是集病位与浅深为一体,重新梳理外感邪气之传变规律;虽深谙经典之源流,却不奉其为圭臬,批判性地指出疾病之辨的重要性,其“辨病—辨证一体化”的思维模式当下仍极具先进性;虽谨遵《内经》“冬伤于寒”之论,却不赞同“伏寒化温”之引申,认为“不藏精”才是“春必温病”之内涵。此外,本文还将陆氏之见化为己用,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略加发微,以增强其学术思想的临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九、增损双解散功用:解表清里,败毒通下。主治: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干则头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痛足肿;注于皮肤则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  相似文献   

12.
宋金时期寒温之争与河间学说的形成辽宁中医学院文献所(110032)王雅丽【关键词】寒温之争刘河间伤寒论温病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刘河间的寒凉学说如异军突起于宋元之际,后人对其学术的源流、学术背景一直未与足够的重视,使学人感到刘完素的寒凉学说缺少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所载方剂204首,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其服药方法对临床亦有指导意义。笔者就其特点辨析如下:l一日H服法(或分二次服法)多用于病势缓慢,不宜速效者。用此法者有五十余方,如治疗“湿热爱自口鼻,由幕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的三香场,其服法是“分二次温服”。2一日三服法(或分三次服法)多用于湿病正邪剧争的中期或极期,此法可使药效迅速发挥,用此法者达七十余方。如治疗“太阴湿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的白虎汤,其服法是“分温三股”。3昼夜四服法多用于病…  相似文献   

14.
先贤在时症、外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现在依然是中医教学、临床的重要参考。清·陆子贤所著《六因条辨》虽然不及叶薛等诸家所著影响,但其中一些思想发挥也有诸家所不逮。本书融汇伤寒、温病的思想,而不是偏执一端,对于时症的病机及其演变、诊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但是未能得到业内充分的重视和应用。曾受恩师任继学先生指点导读,陆子贤之《六因条辨》也成为笔者的一本案头书。近日,再读《六因条辨》,就陆子贤对诸时症病机条辨之深度、广度以及临床四诊之精准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兹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时病条辨》四卷,古瀛隐名氏原著,弇南钱雅乐增订,现存稿本,收入《清代吴中珍本医案丛刊?第八辑》点校出版.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研究,发现隐名氏原文具有体例合宜、论治精详等特点,钱雅乐之增补,对原书中顺序不合理的条文位置进行调整,并补充部分内容,为原书增色不少.书中有关霍乱论治的内容,其理论介于王孟英与徐子默之间,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17.
<湿热条辨>,又名<湿热病篇>,相传为清代著名医学家薛生白所撰,是我国中医典籍中比较系统和完整论述外感湿热病辨证治疗的一部名著,其中以湿温、暑湿等夏秋季节常见的湿热病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痢疾和暑月寒湿等湿热类病证,而不限于一种单独的疾病.从临床实践来看,其内容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上的乙脑、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中暑、痢疾和急性胃肠炎等多种急性热病.这类疾病,从中医病因学上来说,均系感受湿热病邪所致,并且具有湿热蕴蒸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所以均称为湿热病,属于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对于这类疾病的病因证治,虽然早在<内经>和<难经>中已有初步论述,从张仲景、王叔和、朱丹溪、李东垣以至吴又可、喻嘉言等历代医家的著述中,也有一定的论述,但是还不够完整和系统,也不能形成湿热证的专门论著.直到<湿热条辨>的问世,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成为湿热病辨证治疗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其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徐玮  余平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7):325-325
《增订伪药条辨》是专论药物真伪优劣的专著,在药学史上有其重要位置。此书原作者为郑奋扬,字岩肖,闽县人;增订者为曹赤电,字炳章,勤县人。原书无刻本,由曹氏增订后方刊行。郑氏在跋中指出:“纂此书十七年,藏诸箧中,未敢问世。客岁,得读社友曹君赤电所著《规定药品之商榷》,首列乱真之伪品,经验既富,调查甚确,一经对勘,真伪立判,其有功于世,良足多矣。蒙僻处海峡,闻见未周,访查不易,所揭白伪药百余种,仅就耳目所及而条辨之。以视曹君之博雅,何异小巫而见大巫……幸蒙不弃,将规定乱真之伪品,合参而重订之,既邀附骥…  相似文献   

19.
寒温之辨对中医学学术流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与温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历史上和寒温之辨关系密切的学术流派有伤寒学派、寒凉学派、温病学派。分析寒温关系的源起与沿革可以看出,寒温之辨的实质是医家们面对改变了的疾病谱,面对以往的经验耦合度降低的情况,迫于医疗实践的压力,对中医学学术的内部微调。  相似文献   

20.
杨栗山,名璿,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精研伤寒与温病,“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参以己见,著成《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此书深得后人推崇,近贤蒲辅周老中医认为:“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本文拟从《寒温条辨》的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成就,着重探讨其治温15方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