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远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65例,分为DES组(85例)和CABG组(80例)。从手术后30 d开始随访5年,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和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调整分析治疗对终点事件的相对影响。结果随访5年,随访率100%,两组间5年生存率(96.58%vs 97.50%)、心源性病死率(0%vs 0%)、全因死亡率(3.52%vs 2.5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2.35%vs 1.25%)、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2.35%vs 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组心绞痛复发率(17.64%vs 8.75%)、再次血运重建率(16.47%vs 1.25%)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DES与CABG远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DES置入远期心绞痛复发率、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8例PCI后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所选患者PCI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或者在PCI术后1年内因突发心血管事件再次行冠脉造影。按照置入支架处冠脉的再狭窄情况,分为再狭窄组64例和无再狭窄组134例。结果再狭窄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肌酐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无再狭窄组;再狭窄组术前血管内径、置入支架直径低于无再狭窄组;再狭窄组置入支架长度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是减少再狭窄的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吸烟、LDL-C增高、高尿酸血症、支架内径3 mm、支架长度20 mm是导致PCI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是PCI后减少再狭窄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郭东伟 《智慧健康》2023,(7):149-152
目的 针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开展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率、靶病变管腔直径、不良事件以及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率和靶病变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以及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靶病变管腔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产生率为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45%(P<0.05)。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和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4.
药物洗脱支架(DES)显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但几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金属裸支架(BMS)相比,DES虽可降低再狭窄及靶血管重建,但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全因性死亡[6,7],这与DES引起内皮愈合延迟、不可降解聚合物永久残留导致的局部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纤维素沉积有关,支架边缘再狭窄(RS)和晚期支架血栓(LST)形成是主要原因[8-1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代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内的再狭窄(ISR)的作用及其对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04例接受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 mg/d 基础治疗,n=57)和对照组(基础治疗,n=47),随访6个月,采用冠脉造影检查,统计PCI术后2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根据定量冠脉造影QCA的结果),并观察其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⑴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的再狭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比较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海滨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00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运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对照组运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支架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支架再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效果相近,且两种治疗方式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放置术后管腔再狭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冠脉支架置入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33例,按有无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和无再狭窄2组,定期随访分析再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再狭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20.9%比9.1%,P<0.05);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无再狭窄组(70.3%比88.5%,54.6%比80.2%,P<0.05);治疗前病变血管直径<3 mm、置入支架数>1、复杂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17.8%比5.8%,P<0.05;26.7%比8.0%,P<0.01;37.8%比19.3%,P<0.05);置入支架长度、充气时间亦>无再狭窄组[(22.5 mm比15 mm,P<0.01;(102.4±72.2)s比(76.3±58.4)s,P<0.05)],但病变发生部位、长度和充气压力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与糖尿病、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前病变血管直径、置入支架长度、置入支架数、充气时间和复杂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入选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住院期间成功置入DES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按年龄分为80~89岁组(52例),60~79岁组(50例)。随访5年,随访包括心绞痛复发、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两组PCI术成功率均为100%。随访率100%,随访5年,80~89岁组与60~79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vs7.6%)、卒中发生率(3.8%vs2.0%)、心源性病死率(0%vs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0~89岁组再次血运重建率(9.6%vs24.0%)、心绞痛复发率(13.5%vs30.0%)低于60~79岁组;全因病死率(7.6%vs2.0%)高于60~79岁组。结论年龄因素对DES的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年龄〉80岁患者选择性DES安全,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评估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患者260例344枚支架为研究对象,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支架内狭窄程度≥50%为ISR。将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结果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支架狭窄显示情况,并计算灵敏度(Se)、特异度(Sp)、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PLR)及阴性似然比(NLR),并采用图像质量四等级制分析年龄因素对于MS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344枚支架均能评估,CAG检出84枚(24%)发生ISR。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诊断ISR的灵敏度为89.30%,特异度94.62%,Youden指数(正确指数)为0.84,阳性似然比(PLR)为16.60,阴性似然比(NLR)为0.11;年龄与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准确上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结论: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评估支架内再狭窄具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支架术后评估支架是否狭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8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瘸患者,Cypher(进口)支架组89例,Firebird(国产)支架组98例,均成功进行PCI.两组患者术后均正规应用抗凝、抗血小板及调治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并记录再狭窄、主要心血管事件(泵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结果]6~12月中Cypher支架组发生su心脏性猝死1例,急性心肌梗死0例,2例泵衰竭;其中50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支架再狭窄3例,占6.0%.Firebird支架组发生心脏性猝死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2例泵衰竭;其中54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支架再狭窄4例,占7.4%.Cypher支架组与Firebird支架组6~12月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Cypher支架组与Firebird支架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小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918-2919,2926
目的对比分析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垠艺)与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Excel)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垠艺组和Excel组,接受PCI治疗。临床随访1年,观察两组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原因及再次入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晚期肯定性支架血栓。共有6例患者死亡,垠艺组2例,Excel组4例。垠艺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再次入院率与Excel组的数据近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与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治疗冠心病及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相当,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患者进行电话追踪、专门门诊随访和健康教育指导等管理方式,探讨其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生命网组和对照组。生命网组78例患者出院后加入生命网,由专人负责电话追踪、专门门诊随访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74例,出院后按照医嘱,由患者自己安排复诊,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情况。结果生命网组患者术后1年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超重等危险因素控制方面好于对照组,同时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如心脏性猝死、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的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随访和管理,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加药物治疗的规律性,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0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组(直接支架组)和球囊预扩张后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组(预扩张组),应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ing,MBG)两种方法评价AMI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及冠脉造影随访6个月。结果虽然两组术后即刻TIMI3级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 vs 90%,P〉0.05),但直接支架组与预扩张组比较,术后即刻MBG分级2~3级明显增高(90% vs 74%,P〈0.05),无复流(no—reflow,NR)发生率明冠降低(10% vs 26%,P〈0.05)。两组6个月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vs 10%,P〉0.05),冠脉造影再狭窄发生率及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节段内最小管腔直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5%VS7.7%,(2.91±0.25)mm vs(2.94±0.35)mm、(2.87±0.18)mm vs(2.84±0.25)mm、(0.12±0.09)mm vs(0.12±0,08)mm、(0,14±0.12)mm vs(0.13±0.10)mm,P值均〉0.05]。结论无球衰预扩张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AMI安全可行,可降低AMI血管再通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对于A型性格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和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28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分为A型性格和B型性格。将162例A型性格CHD患者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人。8周后评价健康教育对于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健康教育干预与A型性格CHD患者发生MACE的关系。结果281例CHD组中A型性格162人(57.7%)。健康教育干预8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1年,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1例(25.9%)和28例(34.6%)发生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要重视患者性格类型的评估和干预,从而真正做到对CHD患者的综合、全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继之以0.15μg/(kg·min)静脉泵入24 ~ 48 h,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60 min ST段完全回落45例(93.8%,45/48),对照组为35例(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治疗组为95.8%(46/48),对照组为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因急性STEMI行急诊PCI,并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血管(IRA)高血栓负荷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静脉应用替罗非班,PCI中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35例,对照组(单纯行PCI,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3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罪犯血管心肌染色分级(MBG),术后1.5h心电图最高导联ST段回落百分比(STR)≥50%比率;术后2周及3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比较两组出血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罪犯血管MBG2~3级比例治疗组多于对照组[60.0%(21/35)比43.8%(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h心电图最高导联STRl〉50%比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71.4%(25/35)比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VEF治疗组高于对照组[(54.2±5.7)%比(4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LVEDd治疗组小于对照组[(46.5±4.9)mm比(57.1±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治疗组高于对照组[(60.5±4.5)%比(43.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及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伤,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植入雷帕霉索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和裸支架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226枚Cypher支架(Cypher支架组)和102枚裸支架(裸支架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植入梗死相关动脉。在术前、术后8h和术后24h取静脉血测量血清hs—CRP。结果Cypher支架组和裸支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hs—CRP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有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血清hs—CRP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h和术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有无主要心血管事件上,Cypher支架组内在各时间点血清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组内在术后8h和术后24h血清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植入裸支架的STEMI患者。术后8h和术后24h血清hs—CRP升高,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多;急诊PCI治疗植入Cypher支架的STEMI患者,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与血清hs—CRP升高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药物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对1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78例)和介入治疗组(58例),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心功能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时药物组和介入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7%和5.2%,再住院率分别为14.1%和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年时药物组和介入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0%和6.9%,再住院率分别为15.4%和10.3%,生存率分别是98.7%和100%,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改善和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介入组心绞痛复发率和再次血管重建术较药物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都无明显差异。而介入治疗较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