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将血浆、血清看作牛顿流体、采用立式玻璃毛细管粘度计,分别测血浆、血清比粘度,以二者之差经查标准曲线或代人公式计算即可求得纤维蛋白原含量。本法与亚硫酸钠盐析沉淀双缩脲比色法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CV—3.4%,回收率98~102%,方法简便,易于应用。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凝血因子,其含量对血栓前状态及DIC的监测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粘度法测定血浆Fib含量,是一项应用流变学原理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1.立式玻璃毛细管粘度计上海医科大学医用仪器厂制。内径0.5mm,管…  相似文献   

2.
测定39例健康人血浆比粘度(X±S=1.695±0.095)和血清比粘度(X±S=1.594=0.080)、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X±DS=3.44±061)。血浆、血清比粘度之差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呈高度正相关(r=0.8687,P<0.001),以X代表血浆、血清比粘差之差、Y代表血浆纤维蛋白原(g/L,回归方程为:Y=2.234+12.285X。28例双盲对比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g/L)实测值(X±DS=3.543±0.602)与根据粘度差计算值(X±DS=3.470±0.464)相差无显著意义(P>0.05)。 本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具有简单、快速、条件易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参考文献[1],用血浆与血清粘度值之差计算纤维蛋白原含量,通过对80例标本的分析,并与亚硫酸钠盐析法做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EB-Ⅲ型血液流变检测仪(天津华新医疗器械厂).1.2观察对象正常健康体检合格者20例,脑血栓、冠心病20例,各种炎症20例,肝脏疾病20例,共80例,年龄10~76岁。1.3方法血浆、血清粘度测定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然后按Ernst”’公式计算纤维蛋白原含量,即Fi(g/L)=17.25×(血浆粕度一血清粘反)+0.7,(原文公式为1725(血浆粕度一血清粘反)+70,本文以g/L…  相似文献   

4.
粘度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研究吴有才,陈国强,温万玉,李洞章,邓初霞(湖北省黄冈地区医院检验科,湖北436100)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液流变学中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上常作的项目之一,方法较多,国内多采用双缩脉比色,[1],该法费时,影响因素较多。利...  相似文献   

5.
六种疾病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对 1017例六种疾病[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 高血压、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糖尿病、尿毒症、重度单纯性肥胖儿 童〕患者进行了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观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血 浆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多同时出现,即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是直线关系,二者有明显相关性。并且提示,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液流变 学等检测方法中重要的指标。作为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早期诊断, 判定预后和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F-8000血凝仪检测健康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未转移组、恶性肿瘤转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后跟踪检测,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分析。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健康组和良性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较前2组明显升高(P0.0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增加明显(P0.01),治疗缓解患者较治疗前降低(P0.01),未缓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及疗效判断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彭黎明  曾着黎 《检验医学》2004,19(2):163-166
纤维蛋白原(fibrinogcn,Fg)是临床常用检测项目,除在止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其含量增高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因素之一,检测其血浆含量有助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判断。目前Fg测定主要包括Fg血浆水平、亚组分、纤维蛋白单体聚集功能、基因多态性等几个方面,其中血浆Fg含量测定最为常用,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是临床常用检测项目 ,除在止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 ,其含量增高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因素之一 ,检测其血浆含量有助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判断[1] 。目前Fg测定主要包括Fg血浆水平、亚组分、纤维蛋白单体聚集功能、基因多态性等几个方面 ,其中血浆Fg含量测定最为常用 ,现就此作一综述。一、血浆Fg的测定方法Fg是一大分子可溶性糖蛋白 ,其分子为一长条状的二聚体 ,含 3对由二硫键相连的多肽链 (Aα、Bβ和γ) ,正常血浆浓度为 2~ 4g/L。在分子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基础上 ,发展了许多测…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5年第五卷第一期曾刊登吴友才等的“粘度法测定血浆蛋白原”一文,今又刊登赵永光一文,以期互相探讨,通过临床检测验证找出更加准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方法:对1992~1995年门诊住院病志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3.7%的心脑血管病人纤维蛋白原粘度高出参考值,较纤维蛋白原含量更为敏感.结论:纤维蛋白原粘度是一项可以表达纤维蛋白原功能状况的一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1992~1995年我们用血浆粘度减去血清粘度的差值求测纤维蛋白原含量(简称含量)不能达到准确的目的[1],而此差值实为血浆纤维蛋白原粘度(简称粘度),经回顾性统计分析认为,纤雄蛋白原粘度可做为一项新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心钠素与血液粘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心钠素与血液粘度的关系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检验科(257055)姜全心,李玉萍,宋世云,尹石华心钠素(Cardionatr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循环激素。我们观察了7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心钠素的含量与血液粘度指标的关系,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有关,且与心血管疾病、血栓病、恶性肿瘤等有关,因而倍受临床重视。笔者通过对良性、恶性肿瘤及肿瘤转移患者的FIB检测,以了解其在肿瘤诊治方面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复发性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是否与脑梗死的复发性有关.方法研究80例2年内复发的脑梗死患者在首发和复发时血浆FIB的含量,120例2年内未复发的脑梗死患者血浆FIB的含量,同时分析血浆FIB含量与年龄、复发时间、脑梗死亚型的关系.结果复发脑梗死血浆FIB较未复发的脑梗死以及健康对照组高(P<0.001),血浆FIB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个月内复发的脑梗死患者血浆FIB增高明显,血浆FIB与不同的脑梗死亚型关系不大(P>0 05).结论FIB与复发脑梗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纤维蛋白原(FIB)是由肝脏合成,目前,FIB的测定方法很多,按其原理可分为热/盐沉淀法、免疫法和可凝固法3类。热/盐沉淀法和免疫法由于方法特异性不强,应用不广泛。可凝固法属于功能性测定,该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得到广泛应用,其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衍生法(PT-der)和Clauss法。笔者对PT—der法和Clauss法检测肝炎患者FIB的准确性进行比较,以评价和筛选最适于肝炎患者血浆FIB检测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调查健康人、心肌梗死患者及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g)β-455G/A、-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Fg分子反应性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频率分布,用计算机辅助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分析方法和Clauss法分析血浆Fg水平。结果:等位基因-455A、-148T和448A在正常人中的频率分别是0.185,0.194及0.192;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别是0.295,0.318及0.307;在脑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别是0.177,0.193及0.182。心肌梗死患者中-455A、-148T和448A的频率比健康人明显升高。3个多态性位点-455G、-148C和448G或-455A、-148T和448A分别紧密连锁,符合率超过98%。心脑血管病患者的Fg功能明显增高且与Fg水平相关。3个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对等位基因紧密连锁不平衡,不同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55A、-148T和448A的频率比健康人明显升高。提示Fgβ-455G/A、-148C/T和448G/A三种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无关,而与心肌梗死的发病相关。心脑血管病患者不仅Fg功能明显增高,且与F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肺癌患者FIB与肺癌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和转移与否的关系,评价其在肺癌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ACL200血凝分析仪检测277例初诊肺癌患者和3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浆FIB,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浆FIB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鳞状细胞肺癌和其它细胞肺癌FIB明显高于腺癌;临床分期越高,FIB越高;存在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分化程度越低,FIB水平越高。[结论]肺癌患者存在FIB异常,重症肺癌患者(高临床分期、低分化、远处转移等)血浆FIB升高。通过检测血浆中FIB含量对肺癌的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理类型、病情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水平(4.39±0.98 g/L)明显高于对照组(2.74±0.48 g/L),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病理类型、病情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浆比粘度(np)与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血液流变学测定的常规项目。在不同转速下测定np和Fib含量,比较结果提示不同转速对结果有影响。一、方法展空腹采血6ml,肝素抗凝,分装3支试管各2ml,以低速(1000rpm)、中速(2000)、高速  相似文献   

19.
20.
血浆纤维旦白原简称Fg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急相反应旦白,为凝血第1因子,分子量为340.000,由M=68.000的A。双链和M=55.000的Bβ双链以及M=49.000的r链二聚体由二硫键联结而成的六肽旦白质,其分子简式为(AαBβr2),肝脏合成纤维旦白原后稃放入血液约80%滞留于血管内,20%转移至血管外,并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其在血中的半衰期为3-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