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等病证的范畴。目前国内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从瘀血或痰浊论治。根据气血理论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来看,本病瘀血的形成一般由气滞不能行血、气虚帅血无力而致。因此,气血病变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从气血论治不失为冠心病的证治规律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病证范畴,其发病多由脏气亏损,气血、津液营运不畅,停聚体内,变生痰浊与瘀血,留滞经脉,痹阻心络而致。因此,痰浊与瘀血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之始终。兹就痰瘀学说与冠心病之辨治作一探讨。1痰瘀学说的提出在中医病因学理论中,痰饮与瘀血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均由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所致。而痰饮与瘀血一旦形成,又可阻碍脏腑之  相似文献   

3.
文颖娟 《陕西中医》2020,(7):948-950998
国医大师雷忠义主任医师痰瘀互结理论,渊源于《内经》瘀血形成以寒邪为本,为雷老治疗胸痹(冠心病)从肾论治以治其本、从瘀血论治以治其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传承于张仲景瘀血、痰浊的辨证思路,为雷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用药奠定了临床基础。故此,雷老对于冠心病治疗提出从肾治心,以及痰浊瘀血浊毒凝结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基于雷老学术思维的启示,以及王清任血府逐瘀类方的认识,结合临床,认为胸痹治疗在补肾化痰散结的同时,可酌情使用行气活血治法,以调动全身气血运行。  相似文献   

4.
孙霓虹  赵昌谋 《河南中医》2013,33(5):712-713
高脂血症多由痰浊内生,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相搏结,脉络阻滞而形成痰瘀相阻之证形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肾虚损,标实是痰浊和瘀血.治疗本病应以涤痰化瘀、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总结吴华堂教授从痰瘀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经验。吴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在于肾精不足,髓海亏虚;标实在于痰浊、瘀血蒙蔽脑窍,闭阻脑络,痰瘀贯穿本病始终。故吴教授对于痰瘀互结型痴呆常用加味癫狂梦醒汤治之,以活血化瘀、祛痰开窍为法,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胜珠 《国医论坛》2000,15(5):52-54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对血脂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冠心病血脂异常的中西医结合认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 痰浊瘀血与血脂异常纵观历代文献 ,从病理因素上看 ,大多认为冠心病血脂异常与中医痰浊瘀血关系密切。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 ,祖国医学从痰浊瘀血辨治胸痹由来已久。《内经》最早记载了胸痹的临床症状和病机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心痹者 ,脉不通。”后世医家对其认识逐步加深 ,至汉代张仲景总结其病机为“阳微阴弦”,认为胸痹的发生是由于肝脾肾虚 (阳微 ) ,有形之痰浊瘀血等…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病多因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内客经络骨节,久留不去,痹阻气血而成。吾师赵绍琴教授对本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本病之初,关节尚未肿大,可按一般痹证辨治;若关节肿大疼痛一旦形成,则应从痰论治。凡关节肿大疼痛多属有形之邪留滞其间、痰浊、水饮、瘀血皆其类也。类风湿之关节肿大,或为梭形肿大如指关节病变,或为漫肿凸起一块如腕踝关节病变,然其并无骨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肝、脾、肺、肾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淤、痰浊、阴寒是病之标.而痰浊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从痰论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临床上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补肾的基础上 ,从痰瘀论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个人的体会介绍如下。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是肾虚 ,如《石室秘录》中所指出的“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 ,而以肾虚致渴 ,则无不同”。肾虚日久 ,脏腑功能不足 ,不能帅血 ,致血流缓慢 ,瘀阻脉道而为血瘀 ;肾虚不能主水 ,水湿内停 ,则聚而成痰。瘀血、痰浊由肾虚而发 ,为继发因素。痰浊形成后 ,随气血流行 ,停留于所过之处 ,必影响气血运行 ,而致瘀血 ;瘀血内阻 ,血不行则为痰。故痰瘀互生 ,结而不解 ,百变丛生。在糖尿病周围神…  相似文献   

10.
总结蒙定水教授从痰论治冠心病的经验。蒙教授认为冠心病成因很多,其病变之本为虚,或责于肺、或责于脾、或责于肾;其标为实,多责于痰、或责于瘀。临证多从痰论治,将痰浊作为冠心病一个主要致病因素,其思路清晰而正确,其疗效彰而显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心理压力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多医家对本病的研究和论治各有偏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中医痰浊瘀阻理论出发,对该病论治提出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以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属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多由于年老体衰、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虚损,而致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痹阻心脉。临床实践中医家对冠心病的论治各有不同,本文则着重以五脏为切入点对冠心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证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认为痰浊内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脂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其本质就是动脉壁对从血浆侵入的脂质的反应。而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观察表明脂代谢紊乱是产生中医谓之“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这为从“痰”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体质类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医、西医诊断情况。结果:62例冠心病患者中按中医证型分布,气虚痰瘀型最高,占22.58%;其次分别为痰浊内阻型、气虚血瘀型、痰淤互阻型、瘀血阻脉型、气阴两虚型、阳虚、气虚;痰淤互阻型、气虚痰瘀型、瘀血阻脉型、痰浊内阻型患者冠脉平均狭窄支数较高,但各中医证型间血管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平均狭窄支数较高患者均伴有痰浊症状,痰浊组患者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痰浊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证型论治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诊断冠心病,可提高对冠心病中医辨证治疗规律的认识,有效保证冠心病诊治的科学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杨洪涛教授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脏病。对于肾阳虚兼见痰浊湿热、瘀血阻滞者,重用附子并配伍清热利湿、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药以温肾祛邪;对于痰浊瘀血阻滞严重者,从痰瘀论治。同时又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疏利少阳、标本兼治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17.
痰瘀同治法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痰浊、瘀血都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脏腑器官,导致各种疾病,故又属致病因素。古有“百病多痰”、“久病多瘀”之说。唐容川《血证论》中有“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语。痰瘀互结所致病证甚多,痰瘀同治为临床常用之法。现将临床应用痰瘀同治法的体会简介如下。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以排尿因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属中医癃闭范畴。关于本病之成因,多责之于肾气专职虚及下焦湿热。然据笔者临床观察,本病痰瘀互结者亦颇常见。年高之…  相似文献   

18.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19.
张婷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144-14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现笔者将其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论治李氏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心脾肾亏损,标实为瘀血痰浊。临床上分为心脾阳虚、气滞痰阻和心肾阴虚、血瘀阻络型。林氏等认为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和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相关指标的微观辨证,进而分型论治,降低或阻止心脏病事件发生。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以往病例资料,制定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对确诊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将所得现代医学相关指标与患者体质体征等特点结合,判断出隐匿型冠心病的中医证型。结果 900例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虚以心气虚为主,心阳虚次之,实以瘀血和痰浊2个病理因素为主,且二者兼夹并见者居多。结论从调查结果来看,治疗本病宜标本兼顾,益心气温心阳治其本,化瘀血淸痰浊治其标。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轻重不同,治疗上调整好治标与治本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