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智能发育筛查情况,为早产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出生且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1 075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出生体重进行分组,出生体重为2.5~4.0 kg设为正常出生体重组,共253例;体重<2.5 kg设为低出生体重组共822例。使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量表(DDST)对早产儿行智能发育筛查。比较两组智能发育筛查结果、发育迟缓项目分布及发育迟缓能区个数。结果 经DDST结果显示,正常出生体重组可疑与异常发生率低于低出生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组可疑和异常结果,主要分布于大运动,其次为精细动作;正常出生体重组可疑和异常结果,大运动占比较高,其次为精细动作。两组发育迟缓项目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组共204例1个发育迟缓能区,57例2个发育迟缓能区,31例≥3个发育迟缓能区;正常产出生体重组共44例1个发育迟缓能区,6例2个发育迟缓能区,2例≥3个发育迟缓能区。两组发育迟缓能区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sane》2014,(6)
目的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GA)1岁时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追赶状况,为早产儿发育提供干预依据。方法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将早产几分为早产SGA组(35例)和早产适于胎龄儿(AGA)组(71例),随访至校正年龄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追赶差异,生长迟缓发生率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校正年龄12个月时,SGA组早产儿体重低于AGA组[(9.70±1.41)kg vs(11.03±3.52)k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5);体重增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AGA组(31.4%vs 1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JP0.05);两组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智能发育指数低于AGA组[(79.4±10.9)分vs(85.3±16.1)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运动发育指数较AGA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时早产SGA体重增长和智能发育指数仍较早产AGA落后,应加强出院后营养监测和早期精神运动功能训练,促进早产儿综合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30~34周小于胎龄儿(SGA)与同胎龄适于胎龄儿(AGA)校正18~24月时神经发育的差异,为临床上完善早产儿的诊疗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对高危儿门诊随访的出生胎龄30~34周高危儿病例,按胎龄与出生体重分为SGA组与AGA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出生情况、围产因素、早期合并症以及校正6~12月、18~24月龄时体格增长和神经发育情况,同时分析SGA早产儿早期并发症对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 纳入研究的随访早产儿共122例,SGA组58例,AGA组64例,两组早产儿围产及早期合并症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月龄时SGA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发育商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18~24月龄时SGA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SGA早产儿发生神经发育迟缓(发育商≤75)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A早产儿校正18~24月龄时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商落后于同胎龄AGA早产儿,早期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可能为神经发育迟缓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1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的40例早产儿进行住院体重监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早产儿EUGR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当出生体重≤1 500 g时,早产儿EUGR发生率为52.5%;当出生体重>1 500 g时,早产儿EUGR发生率为47.5%,不同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5);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24例,出院时发生EUGR 18例,占45.0%;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患儿16例,出院时发生EUGR 11例,占2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每日体重增长平均值为(23.5±10.1)g,达到标准体重平均时间为(11.1±3.9)d;而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每日体重增长平均值为(26.9±12.4)g,达到标准体重平均时间为(6.9±6.2)d,两组体重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0,P>0.05),而相比达到标准体重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发育迟缓、胎龄过小、体重过低、出生时全身感染、出生后体重持续下降为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发生EUGR的概率大。宫内发育迟缓、胎龄过小、体重过低、出生时全身感染、出生后体重持续下降均会诱发EUGR,在住院治疗阶段应积极进行感染治疗和并发症预防,同时高度重视早产儿的营养干预,避免体重持续下降为预防EUG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诉就诊的240例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随年龄增长,各能区的发育商显著下降(P<0.001),2岁之后各能区发育商均为异常,其中言语能的发育商最低。2) 单纯语言问题和语言合并其他问题在年龄及出生胎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儿童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文化程度及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岁左右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现的重点年龄,应加强2岁左右的语言发育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早产是引起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发生是预防语言发育迟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影响早产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EUGR)发生的相关因素, 为制定预防早产儿发生EUGR的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本院NICU 2012年2月-2013年2月出生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出院胎龄(周)=入院胎龄+住院天数/7;宫内生长曲线值采用中国15个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定义为生长指标≤P10(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结果 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66.2%, 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37.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71.3%, 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44.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中, 宫内发育迟缓、感染、生后体重下降时间是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及出生体重越小, 发生EUGR的可能性越大。导致EUGR的因素是多重的, 其中IUGR及感染、生后体重下降时间对EUGR影响最大, 应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重视早产儿早期营养, 缩短患儿的体重下降时间是避免EUGR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给予早产儿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跟踪观察,根据是否按照要求坚持进行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状况。结果:出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3、6、12个月研究组早产儿体重均显著>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3个月两组早产儿身长与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12个月研究组早产儿头围、身长显著>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3个月两组早产儿智能发育指标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第6个月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精细动作、语言得分在第6个月及在第12个月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智能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产儿体格生长状况,为制定干预早产儿生长发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0~11月产科病房出生并符合标准的早产儿76例和同期足月儿155例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出生、6、12个月的体重(Wt)、头围(HC)、身长(Ht)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校正年龄6个月和12个月时早产儿Wt、HC、Ht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体格生长各指标均落后于足月儿。校正年龄6个月时早产儿HC、Ht均落后于参考数据〔1〕,早产男童Wt落后于参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女童Wt与参考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12个月时早产儿HC、Ht均与参考数据接近,早产女童Wt与参考数据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男童Wt落后于参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12个月时早产儿发生体重低下3例,生长迟缓3例,体重低下发生率为3.9%,生长迟缓发生率为3.9%。结论:早产儿出生后的体格生长状况相比同期足月儿存在一定差距,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 SGA)1岁时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追赶状况,为早产儿发育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将早产儿分为早产SGA组(35例)和早产适于胎龄儿(AGA)组(71例),随访至校正年龄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追赶差异,生长迟缓发生率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校正年龄12个月时,SGA组早产儿体重低于AGA组[(9.70±1.41)kg vs (11.03±3.52)k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5);体重增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AGA组(31.4%vs 1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P<0.05);两组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GA组智能发育指数低于AGA组[(79.4±10.9)分vs (85.3±16.1)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运动发育指数较AGA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时早产SGA体重增长和智能发育指数仍较早产AGA落后,应加强出院后营养监测和早期精神运动功能训练,促进早产儿综合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5-2017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出生并在儿童保健科建立专案管理的符合入组条件的449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小于胎龄(SGA)儿91例,适于胎龄(AGA)儿358例;同期随机抽取300名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并对三组儿童进行体格发育监测及个体化喂养指导,随访至纠正12月龄,分析SGA组与AGA组后期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以及三组儿童生长速率之间是否存在不同。 结果 1)早产儿生后不同月龄体重、身长、头围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月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χ2SGA=24.242,46.761,9.891,P<0.05;χ2AGA=17.536,45.763,13.829,P<0.05);2)相同月龄SGA组与AGA组体重、身长、头围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纠正6个月以内SGA组、AGA组、足月儿组三组之间生长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呈追赶性生长,SGA早产儿的追赶趋势最强,但有20%的SGA早产儿在1岁时仍存在体格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1.
王雯  耶娟毅  王远妮  肖琳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83-1487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胎龄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28~36周)、早期儿组(胎龄37~38周)、足月儿组(胎龄≥39周)。早产儿与早期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生后24 h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分别在早产儿、早期儿、足月儿生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随访,采用北京首都儿童研究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986名新生儿,早产儿组122例,其中男54例,女68例,平均胎龄(32.42±1.54)周;早期儿组275例,其中男122例,女153例,平均胎龄(37.54±1.21)周;足月儿组589人,其中男245人,女344人,平均胎龄(39.89±0.52)周。6月龄时,早产儿组、早期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12月龄时、24月龄时,早产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胎龄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胎龄越大,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越高(r=0.992、0.968、0.955、0.933、0.990)。结论出生后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6月龄时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在12月龄与24月龄时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仍旧显著低于足月儿组,但早期儿与足月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15例胎龄≤34周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EUGR分为发育迟缓组与发育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结果 迟缓组的出生体重(<1 500 g)、出生时胎龄(<28周)、出生头围(≤33 cm)、体重下降时间(>6 d)、母体妊娠高血压构成比以及最低体重、出院时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迟缓组的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微量喂养持续时间、败血症构成比、呼吸窘迫综合征构成比、喂养不耐受构成比均高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 500 g(OR=1.719, 95%CI:1.115~2.652)、出生时胎龄<28周(OR=1.587, 95%CI:1.052~2.396)、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17 d(OR=1.835, 95%CI:1.144~2.943)是早产儿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胎龄≤34周早产儿EUGR的影响因素为出生体质量、出生时胎龄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应尽早采取营养支持,降低EUGR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不同出生孕周、体重和出生季节的早产儿其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的情况.方法 选取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8年6月-2019年7月出生的早产儿共计488例作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出生体重对婴儿早期体格及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为巨大儿的早期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在本院产科出生的巨大儿及足月适于胎龄儿进行定期跟踪检查,了解两组婴儿体格及运动发育特征,并于1岁时运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对两组婴儿进行发育测评。 【结果】 巨大儿1岁以内的体重、身高、头围均高于同龄的足月适于胎龄儿(P<0.05);两组之间1岁以内重要运动指标出现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巨大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均值较足月适于胎龄儿的高(P<0.05)。 【结论】 出生正常的巨大儿在1岁以内的体格发育显著超前于足月适于胎龄儿;较重的体重负荷对其1岁以内重要运动指标的出现以及1岁时的智能及运动发育未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损伤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5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根据胎龄分为4组,即<30、30~31+6、32~33+6、34~36+6周组,对每组患儿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异常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各组ABR反应阈增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χ2分割后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听反应阈、ABR全波缺失、重度异常耳发生率及听力损伤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伤与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重低于1500g及Apgar评分1min<3分或5min<6分者有相关性(P<0.05);ABR异常的恢复率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越小ABR发生异常的程度越重。母妊娠期有病毒感染史、出生体重低于1500g和重度窒息(Apgar评分1min<3分或5min<6分者)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ABR异常的小早产儿(胎龄<30周者)有着较高的恢复率。有必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以及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或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入院体温的分布情况及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入院低体温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和/或胎龄<32周早产儿共2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体温分为正常体温组(入院体温为36.5℃~37.5℃)122例、轻度低体温组(入院体温为36.0℃~36.4℃)98例、中度低体温组(入院体温为32.0℃~35.9℃)27例,记录三组病例的入院体温、一般资料及围生期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或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入院体温波动于34.8℃~38.0℃,平均体温(36.37±0.44)℃。单因素分析及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中度低体温组胎龄、剖宫产比例小于正常体温组(H=12.316、χ2=7.739,P<0.05),出生时气管插管的比例大于正常体温组(χ2=22.907, P<0.05);中度低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出生体重小于正常体温组(H=26.060,P<0.05),5 min Apgar评分≤7分及窒息复苏的比例大于正常体温组(χ2= 27.594、23.879,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OR=0.997, 95%CI:0.996~0.999)、多胎(OR=2.279, 95%CI:1.106~4.694)和窒息复苏(OR=3.265, 95%CI:1.209~8.819)为低体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或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出生体重、多胎和窒息复苏是导致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案降低其入院低体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治疗现状.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收集相关资料,统计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分析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治疗现状.结果 100例早产儿中,72例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为72.00%.二元Lo...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不同出生胎龄对婴幼儿运动、认知等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为二孩政策后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调整提供线索。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贝莉Ⅲ筛查量表对上海某区医院2017年1-4月体检的婴幼儿(2 646例)进行调查。结果 高龄母亲和非高龄母亲组分娩儿童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认知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2.80、2.68,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调整母亲分娩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和不同胎龄因素,结果显示早产儿大运动落后风险是足月儿的1.960倍(OR=1.960,95%CI:1.264~3.037),早期儿精细运动落后风险是足月儿的1.192倍(OR=1.192,95%CI:1.006~1.412)。结论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发生大运动落后风险增加,早期儿发生精细运动落后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丁杨  江敏  周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319-5322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0~1岁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并探讨发育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1 225例婴儿进行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5个能区的测试并计算发育商(DQ)。分析性别、胎龄、季节对智能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发育商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婴儿发育商为(91.3±10.0);女性婴儿发育为(90.6±10.3),不同性别婴儿智能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发育商为(94.3±7.4);足月儿发育商为(84.3±11.6),早产儿与足月儿智能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可能是影响婴儿智能发育的环境因素。结论:胎龄是影响发育商主要因素,需加强早产儿管理,提高早产儿智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