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通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天津市海河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12月ICU收治的108例ICU呼吸衰竭有创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呼吸功能、治疗配合度、ICU停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力呼气量、肺活量及潮气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ICU呼吸衰竭有创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ICU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60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有创机械统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改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方面有着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天津市海河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6年12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37例,占92.5%,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23例,占比57.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依从性,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案临床价值.方法:选择ICU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就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n=40)与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住院天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仅口鼻粘膜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2.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口鼻粘膜损伤3例,声带损伤2例,并发症率为1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患者在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5.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气管内麻醉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的患者23例,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序贯治疗组采取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当通气功能改善时,拔除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完全撤离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ASV通气模式辅助呼吸,直至完全撤离机械通气。分析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总机械通气时间与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ICU天数、院内死亡率等。结果序贯治疗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ICU天数均较对照组低。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韩朝圆 《现代养生》2022,(24):2143-2146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服务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治疗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监测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统计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肺炎发生率和呼吸机依赖性,评估护理满意程度,通过对比以上指标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潮气量各项呼吸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和呼吸机依赖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通气时间,还有助于避免肺炎的发生,降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PaCO2、PaO2、HR、RR、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血气分析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缩短呼吸衰竭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在减少呼吸机并发症上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盛东芹 《智慧健康》2022,(21):129-133+155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有创机械通气的ICU呼吸衰竭患者中,择取60例资料完备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患者护理干预后,对其呼吸指标(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与气道峰压)进行观察。同时,对比两组患者通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治疗时间、各项血气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与气道峰压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首次床旁坐位时间、ICU停留时间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护理后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运用于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能够改善其通气指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探寻最佳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住院单双号将88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急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序贯组: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拔管后再插管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 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分别为(167.5±127.0)h、(8.56±5.7)d、(1/16)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167.6)h、(16.57±5.63)d、(6/1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在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31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4.5±2.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8±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明显缩短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CU慢阻肺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92例ICU慢阻肺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有创通气时间、脱机时间、IC...  相似文献   

14.
徐慧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34+136-134,136
目的:探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120例,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采取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结果显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研究组和采用有创通气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治疗对于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均有一定作用,但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可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经面罩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面罩无创通气(BiPAP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治疗24h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24h后的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对比,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后的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3d、治疗7d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可快速缓解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换气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颖 《医疗装备》2020,(2):114-115
目的比较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动脉血气情况。结果治疗24h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试验组PaO2、pH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及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2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俯卧位通气基础上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治疗,监测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参数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1h、6h和12h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吸入氧浓度分数(FiO_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分压(PaO_2)和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1h、6h和12h后的心律(HR)、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53±0.84)d、(13.24±2.04)d和(24.18±5.6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8±0.92)d、(18.63±2.16)d和(29.74±3.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儿死亡4例,研究组患儿死亡1例。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26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1.8±6.3)d和(23.1±14.7)d(P<0.05),住院时间为(14±6)d和(19±13)d(P<0.05)。结论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无创式机械通气与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1月就诊的2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24 h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趋于正常(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能够避免气管插管,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05-1706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运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参数、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潮气量、PEEP、气道平台压等呼吸机相关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参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