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性情怀"为基础的临终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情怀"为基础的临终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dit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情怀"为基础的临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rrjk》2017,(14)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晚期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7例)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2.8±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61.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重度抑郁发生,对照组患者的重度抑郁发生率为6.46%;观察组患者的无抑郁发生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无抑郁发生率29.03%,其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7.4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用于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其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33-1734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6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采用综合性临终关怀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改善胃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晚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其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食欲、精神、疼痛、睡眠、自身对癌症的认识、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晚期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人民医院162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8%,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有助于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肺癌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肺癌晚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终心理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精神状态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晚期病人实行临终心理关怀能够减轻患者面对死亡的痛苦和恐惧,降低患者疼痛感,对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次主要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护理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有利于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得坦然地接受需要面临的现实,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临终老干部家属实施临终关怀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老干部家属200名,分为对照组(80名)与观察组(120名)。对照组未实施临终关怀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积极进行死亡教育、努力控制患者病情、适时进行心理援助、传授简单护理方法、尽量满足家属需求、设法减轻身心疲惫、充分发挥家委作用、严肃协办患者后事等临终关怀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对老干部临终后的满意度、家属病态悲伤发生率及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所需时间。结果对照组对老干部去世后工作满意度81.3%,观察组满意度98.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病态悲伤发生14例(23.3%),观察组病态悲伤发生5例(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所需时间平均为(120±45)d,观察组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所需时间平均为(92±36)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做好老干部临终关怀的同时做好家属的临终关怀,可明显提高家属对老干部临终期医护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病态悲伤发生率,缩短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所需时间,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7年2-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术中综合护理、仪器设备管理及准备以及护理质量安全四个维度评分分别为(93.23±5.28)分、(88.69±3.54)分、(95.73±4.45)分和(96.88±3.7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55±5.31)分、(78.87±3.28)分、(86.32±3.68)分和(87.64±3.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0%和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护理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应用于晚期化疗患者中对其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住院化疗的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临终关怀;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及自尊心理状态,问卷调查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尊心理得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自尊心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终关怀有利于改善老年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自尊心,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法将普宁华侨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情绪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0±3.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6±2.25)分;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40±2.1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89±2.7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实行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5月本科室27例晚期肿瘤的临终患者,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意愿,将27例临终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选择积极治疗组)和试验组10例(选择临终关怀组),对临终关怀组进行临终关怀的护理干预,1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患纠纷。结果实行临终关怀的患者在接受期其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整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均无出现医疗纠纷。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行临终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总分(92.36±7.2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12±6.36)分,两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癌症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效果十分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大连市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前护理质量、手术中护理质量、手术后护理质量及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06±1.18)分,(8.84±1.15)分,(9.18±1.07)分及(9.03±1.0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2±0.74)分,(5.03±0.59)分,(4.92±0.64)分及(5.11±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可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心理疏导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116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测量表(SAS)、抑郁测量表(SDS)、生活质量测量表(EORTC-QLQ-C30)、自尊量表(SES)各维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EORTC-QLQ-C30和SES心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EORTC-QLQ-C30和SE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EORTC-QLQ-C30和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2.8%,高于对照组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的目标是降低患者痛苦,维护患者尊严,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使患者在临终期感受到最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加强心理疏导有助于肿瘤患者对临终关怀护理满意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体系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经PICC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环护理体系,通过比较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0%(7/50),对照组为36.00%(1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38.14±16.37)d、(97.89±2.64)分,对照组分别为(113.57±17.47)d、(83.36±1.7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环护理体系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区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在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52/5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18%(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4.26±7.54)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1±7.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五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定。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3.21±8.97)、(70.11±8.23)、(76.53±10.53)、(80.24±8.97)、(71.93±12.16)分,对照组分别为(60.53±4.68)、(63.52±5.11)、(65.21±6.07)、(64.64±5.78)、(59.83±8.8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00、4.632、6.317、9.915、5.45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分分别为(47.65±4.22)、(43.29±4.01)分,对照组为(52.09±6.43)、(48.13±5.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4.981,均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心功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方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纳入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双心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LEVF(58.25±3.59)%、6-MWT(438.52±42.21)分、BNP(541.20±121.31)ng/L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观察组98%,显著高于对照组76%,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双心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还对其心功能的改善、预后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在降低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2型糖尿病并抑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书写表达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得分分别为(12.10±5.65)、(9.92±3.12)分,低于对照组的(21.08±3.34)、(14.12±4.19)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 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书写表达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