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41例(43膝)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8~49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KSS评分以及功能评分。结果术后膝关节KSS评分为(86.8±3.1)分,高于术前(48.6±7.1)分;术后KSS功能评分为(85.3±4.3)分,高于术前(42.6±7.5)分;术后股胫角为(8.3±6.42)°,低于术前(26.4±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未发现膝关节不稳、僵硬、感染和髌骨脱位以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严重膝内翻畸形的一种有效办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纠正下肢力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股骨远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技术治疗外翻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4例(25膝)外翻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行股骨远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 并用国产股骨远端内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统计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髋膝踝角(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DFA)、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的变化。结果 24例(25膝)患者随访(15.6±2.3)个月。HKA由术前的(171.22±2.51)°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179.24±1.86)°, LDFA由术前的(82.17±2.03)°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8.57±1.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S从术前的(60.27±6.0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87.80±5.5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膝中有1膝出现截骨角度丢失, 无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 无感染和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采用股骨远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外翻膝骨关节炎, 方法安全可靠, 截骨时保留外侧骨性铰链是维持截骨角度及骨折愈合的重...  相似文献   

3.
全膝置换术治疗伴膝外翻畸形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炎伴膝外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膝关节炎伴膝外翻。术前X线测量膝外翻畸形10°~35°,平均21.6°。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术后X线测量膝外翻角度3°~9°,平均5.7°。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4分,术后91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3°,术后118°。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疼痛,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伴膝外翻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外侧软组织的松解是手术的关键。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软组织平衡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57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畸形程度、膝关节功能及术后畸形矫正情况和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等。结果 57膝均采用软组织平衡及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均未出现感染情况。术后经过功能康复3,个月至5年随访,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14~53分提高到76~88分。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并适当的软组织平衡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的良好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3例,给予系统康复治疗12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膝关节康复治疗前患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motion,ROM)(40.23±15.07)°,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54.14±11.57)分;康复治疗12周后ROM(107.09±11.91)°,HSS(83.49±8.4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5、13.461,均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发病率持续增高,既往多采取Wiltse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患者予以治疗,但整体效果不佳,需探讨新治疗措施。本研究探讨Wiltse入路动态稳定中和系统(dynamic stable neutralizationsystem for wiltse entry,Dynesys)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1-01-2017-10-31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研究组采取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Wiltse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腿及腰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DI评分、手术节段和手术下位邻近节段和手术上位邻近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vement,ROM)。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11.24±11.62)min,短于对照组的(153.32±17.96)min,t=12.285,P0.001;术中失血量为(149.41±24.26)mL,少于对照组的(198.17±28.52)mL,t=8.133,P0.001;术后引流量为(50.04±10.11)mL,少于对照组的(61.18±11.71)mL,t=4.497,P0.001。术后6个月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降低;研究组腰痛VAS评分为(1.32±0.51)分,低于对照组的(1.98±0.63)分,t=5.085,P0.001;腿痛VAS评分为(1.46±0.72)分,低于对照组的(2.11±0.69)分,t=4.071,P0.001;ODI评分为(14.69±3.51)分,低于对照组的(20.27±5.02)分,t=5.689,P0.001。术后6个月两组手术节段ROM较术前缩小、手术下位及上位邻近节段ROM较术前增大,但研究组手术节段ROM为(5.18±0.41)°,大于对照组的(0.10±0.04)°,t=77.011,P0.001;手术下位为(8.29±0.51)°,小于对照组的(9.68±0.69)°,t=10.117,P0.001;上位邻近节段ROM为(8.18±0.61)°,小于对照组的(9.14±0.83)°,t=5.820,P0.001。结论采取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可对部分ROM予以保留,减少邻近节段过度活动,缓解术后疼痛感,促使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吡罗昔康贴片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3月~12月入院在全麻下行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218例,以随机数字表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吡罗昔康组109例和对照组(不使用吡罗昔康)10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主、被动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术后不良反应、补充性镇痛、镇痛满意度以评价临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性别、假体、膝关节HSS评分、术前ROM、术前行走VAS、手术时间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静息与运动VAS评分、主动活动度、术后补充性镇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外用吡罗昔康贴片对于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明显,改善关节主动活动度,且术后补充性镇痛应用较少。可与全身药物联合应用,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5,(7):90-91
目的探讨应用无抵抗重力试验对僵硬膝患者关节置换(TKA)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2014年1月,对8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1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主要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功能锻炼目标和计划,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5±8.6,7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5±8.4分提高到70.5±7.3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18.5±5.5°提高到78.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对僵硬膝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锻炼,安全有效,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进行人工TKA的晚期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9例(78膝),人工TKA术前和术后1、6个月分别进行HSS评分、影像学结果和手术并发症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人工TKA术后1、6个月的HSS评分均明显高于人工TKA术前(P<0.05).TKA术后6个月,部分指标如疼痛情况、关节功能、活动度、稳定性的HSS评分[分别为(27.3±8.1)、(17.8±2.1)、(14.5±1.2)、10.0分]较TKA术后1个月[分别为(22.1±7.6)、(15.3±1.3)、(9.3±1.5)、(9.1±0.2)分]明显增高(P<0.05).所有患者人工TKA术后的膝胫骨和股骨假体未见松动.术后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TKA是治疗晚期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很好术式,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盛治荣 《药物与人》2014,(10):341-342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患者30例,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并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对比患者的这几项评分结果,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术前的HSS评分平均为43.2±6.1分,膝关节活动度为54.6±3.2度;术后的HSS评分平均为94.3±8.81分,膝关节活动度为97.8±4.1度。患者术后的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都明显高于术前,证明手术对改善患者的膝功能具有显著疗效,(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功能,提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颂  左君君  马民 《社区医学杂志》2023,(4):212-216+220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联合早期路径式训练对膝关节功能、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09-10-2021-12-10郑州市骨科医院东院区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体质量及手术部位组间均衡原则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早期路径式训练,观察组45例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术后3个月,以中文版牛津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膝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isoforce多关节等速肌力测定测试系统评估患者下肢肌力;术后1、3个月,采用Bre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能力。研究数据由收集临床相关登记资料、检查与检验、问卷调查取得,采用单因素协方差检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被动膝关节活动、HSS评分、屈肌及伸肌总功、单次最大做功量、峰力矩均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主动膝关节活动度为(101.20±10.22)°,高于对照组的(90.09±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31,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腓骨截断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患者实行腓骨截断术.结果 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JOA评分,术前平均(75.5±5)分,术后平均(85.5±5)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22例感到满意,6例较满意,较不满意2例.结论 腓骨截断术减除了腓骨对胫骨平台的支撑作用,能起到平衡胫骨平台的负重的作用,从而减轻膝关节内侧压力,对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吴超  项曦 《中国妇幼保健》2023,(22):4475-4479
目的 探究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下超早期精细化系统康复治疗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TKA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取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常规ERAS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藤黄健骨胶囊联合ERAS理念下超早期精细化系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用VAS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评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用量角器测量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测量、评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AS、AKSS评分及ROM。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中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KSS评分及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ROM提高,术后7 d、1个月、3个月对照组患者AKSS评分分别为(57.34±5.28)分、(68.24±9.36)分、(78.49±7.28)分,观察组患者AKSS评分分别为(63.85±6.17)分、(75.70±10.23)分、(82.36±6.78)分,术后两组患者AKSS评分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AKSS评分升高,ROM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的Hb、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Hb水平均降低,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Hb水平明显更高,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藤黄健骨胶囊联合ERAS理念下的超早期精细化系统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TKA术后患者疼痛水平,增强膝关节功能,并在抗炎、促进血液循环、抑制并发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巴婕  姚晓红 《中国校医》2020,34(7):505-507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联合中药泡足对膝关节置换术后(AD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某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中药泡足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及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美国特种外科膝关节评分表(HSS)评分为(32.16±12.53)分、ADL评分为(41.36±5.22)分,对照组干预前HSS评分为(31.94±12.67)分、ADL评分为(42.06±5.1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SS评分为(83.75±6.42)分、ADL评分为(86.92±6.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8.49±6.83)分、(67.49±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中药泡足利于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康复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6例(268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术前和随访时患者的HSS评分、膝前痛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际随访到的199例(256膝),平均随访(31±11.65)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从术前平均HSS评分(加.33±12.02)分增加到随访时的平均(87.28±10.13)分,优良率为92.8%。疼痛评分从术前的平均(13.15±3.32)分增加到随访时的平均(25.40±6.51)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平均(8.46±2.18)分增加到随访时的平均(17.82±3.82)分。疼痛完全缓解率88.67%(227/256),85.61%(170/199)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在进行手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术中和术后处理,重视术后康复锻炼,方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1/3解剖轴与股骨力线轴夹角(DFMA)作为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测定法在膝关节置换(TKA)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134例(134膝)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患者术前采用DFMA作为截骨角(研究组),另外64例采用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的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HSS)和下肢力线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RO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ROM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下肢力线、假体力线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下肢力线、假体力线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FMA作为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测定法在TKA手术中有利于股骨假体冠状面位置达到最佳,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下肢力线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评价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术后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至某院行TKR治疗的患者68例(80膝)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在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并比较术前术后的差异,同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分析TKR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前与术后1个月随访时进行比较,HSS总分分别为40.1±10.0及77.8±12.9,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与术前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各维度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24膝(30.0%)、良41膝(51.3%)、尚可12膝(15.0%),差3膝(3.7%),优良率为81.3%。术后1月随访时共8膝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按照并发症发生例数多少排序,依次为伤口或关节内感染(40膝,50%)、下肢深静脉血栓(20膝,25%)、关节僵硬(10膝,12.5%)及腓总神经损伤(10膝,12.5%)。结论采用TKR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各项症状和功能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与微创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传统与微创入路方法的比较。方法 80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402例,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组(MMV)203例和经小切口髌骨内侧旁入路组(MPP)200例;分别对术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第一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24h内VAS评分、输血量、镇痛剂追加量、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行走时间、术后患肢力线与假体位置、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3个月时H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传统组与微创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引流量、术后第一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24h内VAS评分、输血量、输血率、镇痛剂追加量及起始下地行走时间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微创两种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早期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19.
王春菊  王轶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40-134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应用人工全膝关节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共39例(52膝)患者采用术前急性期护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定体系(HSS)评分60~82分,平均75.3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82~90分,平均87.5分。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最大屈曲度、HSS评分、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