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肺健脾化痰汤配合热敏灸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哮喘痰哮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哮喘痰哮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均予以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加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加温肺健脾化痰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 ②哮喘控制率; ③中医证候积分; ④肺功能:1秒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呼吸流速峰值(PEFR); ⑤Th17/Treg平衡。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痰涎壅盛、喘急胸满、坐不得卧、面色青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高于对照组,PEFR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高于对照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健脾化痰汤配合热敏灸能通过纠正Th17/Treg平衡,进一步缓解哮喘痰哮证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营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胆湿热型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胆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营活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身目俱黄、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及厌食乏力积分,ALT、AST、TBi L、IL-17、IL-6及Th17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TGF-β和Treg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营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胆湿热型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调节外周血Th17/Treg平衡,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青龙颗粒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7 d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采集标本进行Th17细胞、Treg细胞检测。结果 2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和Th17/Treg细胞的比值均下降,Treg细胞的百分率均上升;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IL-17细胞百分率、IL-17/TGF-β1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GF-β1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颗粒可有效调控Th17/Treg失衡,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治疗和调节免疫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焱  管磊  袁道勇  于静 《陕西中医》2021,(2):204-208
目的:观察儿童哮喘缓解期口服滋肾润肺平喘汤对辅助性T细胞17/调节T细胞(Th17/Treg)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哮喘患儿纳入此项研究,按随机法划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西药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同时联合给予滋肾润肺平喘汤口服; 1个治疗后,评估全部患儿疗效,观察疗程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Th17计数、Treg计数、Th17/Treg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变化; 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随访6个月,比较患儿哮喘发作频率的变化。结果:1个治疗后,两组患儿主症:喉中哮鸣音、气喘、畏寒肢冷,次症:咳嗽、咳痰、发育迟缓、面色苍白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均P<0.05),联合组均低于西药组(均P<0.05); 两组患儿FEV1、FEV1/FVC、PEF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均P<0.05),联合组均高于西药组(均P<0.05); 两组患儿Th17计数均有下降(P<0.05)、Treg计数均有升高(P<0.05)、Th17/Treg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Th17计数高于西药组(P<0.05)、Treg计数与Th17/Treg均高于西药组(P<0.05); 两组患儿血清IL-17、TGF-β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均P<0.05),联合组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哮喘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联合组均少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儿童哮喘口服滋肾润肺平喘汤可通过改善患儿Th17、Treg相关血清因子表达水平,发挥辅助调节Th17/Treg平衡,降低哮喘发作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伏志杰  张德振  刘凤丽 《新中医》2023,55(21):50-54
目的:观察利肺胶囊联合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BP)的临床疗效及对胸膜厚度、血清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TBP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利肺胶囊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胸痛消失时间、胸水消失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胸膜厚度、白细胞介素-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及Th17/Treg,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P<0.05);胸痛消失时间和胸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胸膜厚度及血清IL-10、IL-17、MCP-1、Th17、TGF-β水平及Th17/Tre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Treg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胸膜厚度及血清IL-...  相似文献   

6.
肖愉箫  张亚杰  王星 《中成药》2023,(4):1300-1304
目的 研究三拗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三拗汤低、中、高剂量组,HE、F4/80荧光染色观察肺及支气管组织病理变化、巨噬细胞聚集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组织Th17、Treg细胞比例,RT-qPCR检测肺组织TGF-β、IL-6、IL-23、IL-10、IL-17A、IL-17F、IL-4、IL-13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三拗汤各剂量组小鼠气管、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量减少,杯状细胞化减轻,上皮下纤维化和平滑肌体积增加现象缓解,F4/80荧光强度减弱;肺组织TGF-β、IL-17A、IL-17F、IL-4、IL-6、IL-13 mRNA表达降低(P<0.05);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降低(P<0.05)。结论 三拗汤可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鼠气管及肺组织炎性病理变化及气道痉挛状态,其机制与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分析Mayo分级与血清IL-17、TGF-β1水平及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关系,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yo评分及血清CRP、IL-17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TGF-β1、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IL-17、Th17细胞表达与Mayo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TGF-β1、Treg细胞表达与Mayo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35/39),对照组为73.7%(28/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微。结论调脾胃升降温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好,机制可能与明显调节Th17/Treg平衡,使IL-17、TGF-β1水平趋向正常,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湿热型结肠炎大鼠模型中Th17/Treg的平衡变化以及黄芩汤对Th17/Treg的调节作用,从免疫学的角度探讨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等复合因素造出大鼠湿热模型,再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湿热+TNBS结肠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湿热+TNBS结肠炎模型组、黄芩汤组、美沙拉嗪组。对大鼠进行一般临床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eg转录因子FOXP3和Th17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芩汤免煎剂0.12g/100g能够有效的缓解湿热型结肠炎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湿热+TNBS结肠炎大鼠模型中Th17/Treg表达失衡,Th17类细胞因子IL-17和IL-6和转录因子RORγt表达升高而Treg类细胞因子IL-10和TGF-β和转录因子FOXP3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汤能够降低IL-17、IL-6和RORγt的水平而增强IL-10、TGF-β和FOXP3的表达。结论:Th17/Treg失衡可能与湿热型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芩汤能够有效的调节Th17/Treg的平衡关系,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型结肠炎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哮喘从少阳论治"理论为指导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平均每天使用的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平均每天使用SABA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EV1及PEF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肺功能FEV1和PEF的改善以及减少每天使用SABA的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止鼽汤配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疗效及对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止鼽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Th17细胞百分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治疗后两组Th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稍低于对照组的1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止鼽汤配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调节Treg/Th17细胞平衡,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风蠲饮汤治疗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风痰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和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1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脱落、失访1例,违背方案剔除3例,完成61例,观察组脱落、失访2例,最终完成63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2次/d,经雾化器给药;重度患儿加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1~2喷/次,早晚各1次。对照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祛风蠲饮汤辨证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7 d。记录哮喘起效和缓解时间;进行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价,记录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变异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进行治疗前后风痰阻肺证评分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量;治疗后1周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检测治疗前后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IL-22和IL-35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哮喘起效时间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EF日变异率低于对照组(P<0.0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Z=2.106,P<0.05);观察组FeNO和风痰阻肺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h17细胞和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P<0.01),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7,IL-6,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6.83%(61/63),优于对照组的85.25%(52/61)(χ2=5.141,P<0.05);观察组中医证疗效总有效率为98.41%(62/63),优于对照组的86.89%(53/61)(χ2=4.525,P<0.05)。未发现与使用祛风蠲饮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祛风蠲饮汤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风痰阻肺证中重度患儿,可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并可调节Th17,Treg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促进Th17/Treg免疫平衡,减轻了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情况,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宁  周晓丽  刘帅 《中成药》2020,(2):351-355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疗程4周。检测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HIF⁃1α、DAO、D⁃LA)、血清促炎因子(IL⁃2、IL⁃6、TNF⁃α、IFN⁃γ、CRP)、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IL⁃13)、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凝血功能指标(FIB、APTT、PLT)、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促炎因子、CD8+、FIB、PL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抗炎因子、CD3+、CD4+、CD4+/CD8+、NK细胞、APTT升高(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肠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进抗炎因子分泌、激活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芳  王冬梅  于永慧 《河南中医》2020,40(3):415-418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CVA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清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halation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80.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MV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可明显缓解CVA患儿症状,提高患儿免疫能力,且对炎性因子水平调节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宣肺防喘汤对缓解期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健脾宣肺防喘汤治疗,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20%时组胺累计剂量(PD20),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PD20、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儿哮喘完全控制率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宣肺防喘汤能够降低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柴葛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湿热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布洛芬、头孢美唑钠、喜炎平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葛芩连汤,疗程10 d。检测临床疗效、恢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CRP、IL-6、IL-8、TNF-α)、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情况(除X线全胸片消失时间外)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柴葛芩连汤可缓解湿热闭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加减小青龙汤对老年外寒内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外寒内饮型支气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予以氨茶碱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的积分变化及哮喘控制问卷6(ACQ)评分、哮喘生活治疗问卷(AQLQMAEKS)评分、肺功能等方面指标变化。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咳嗽、咯痰、喘息、哮鸣、气短)的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各单项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下降。观察组经治疗后AQCQ6及AQLQMARK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MMEF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减小青龙汤治疗老年外寒内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