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成药》2021,(10)
目的制备白杨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测定体外溶出、表观溶解度,采用XRPD进行晶型分析。大鼠灌胃给药(20 mg/kg)后,于0.167、0.5、1、1.5、2、2.5、3、4、8、12 h采血,HPLC法测定白杨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药载比(磷脂复合物-PVP K30)为1∶6时,固体分散体24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4.6%。白杨素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与原料药、磷脂复合物比较,固体分散体在水、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升高(P0.01),t_(max)缩短(P0.05),C_(max)、AUC_(0~)_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2.16倍。结论固体分散体可改善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12)
目的制备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和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X-射线衍射分析晶型,测定溶出率及累积溶出度。大鼠灌胃给药后,HPLC法测定大黄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酸在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中均以无定型状态存在,溶出率和累积溶出度有所增加,在后者中更明显。与原料药比较,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C_(max)、AUC_(0~)_t、AUC_(0~∞)显著升高(P0.05,P0.01),以后者更明显(P0.05),两者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到271.43%、468.83%。结论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均可促进大黄酸口服吸收,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羟喜树碱的生物利用度,该研究制备了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评价其溶解度、溶出度。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取血,以喜树碱为内标,HPLC测定羟喜树碱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羟喜树碱2种固体分散体的C_(max),AUC_(0-t)及AUC_(0-∞)与原料药相比都有显著性提高。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的AUC_(0-t)与原料药的AUC_(0-t)相比提高176.87%;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提高272.59%。因此,羟喜树碱2种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性提高羟喜树碱的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但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9)
目的制备斯皮诺素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2种固体分散体后,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存在状态,测定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速率。大鼠灌胃给药后,HPLC法测定斯皮诺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斯皮诺素在2种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状态存在,溶解度、体外溶出速率明显提高。与原料药比较,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增加到219.61%、265.39%。结论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均可促进斯皮诺素口服吸收,以后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刘会珍  董丹丹  范明松 《中草药》2020,51(17):4442-4448
目的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分别比较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和磷脂复合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技术分析厚朴酚的存在状态。高压均质法制备厚朴酚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以厚朴酚原料药为参考,分别比较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溶出情况。SD大鼠分别ig给予厚朴酚、固体分散体、磷脂复合物和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厚朴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药动学行为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厚朴酚在固体分散体和磷脂复合物中均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厚朴酚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为(-29.16±1.83)mV,平均粒径为(161.37±3.77)nm。厚朴酚原料药在12 h内的累积溶出度为30.6%,而厚朴酚固体分散体、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磷脂复合物将其12h内累积溶出度分别提高至96.3%、76.4%、45.9%。ig给药后C_(max)、AUC_(0~t)和AUC_(0~∞)等药动学参数与原料药相比均具有显著提高。其中,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将其C_(max)由(429.67±53.12)ng/mL分别提高至(533.62±59.01)、(721.73±103.44)、(1 063.21±108.22)ng/mL。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至1.38、2.12、3.45倍。结论 3种制剂均可提高厚朴酚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但厚朴酚固体脂质纳米粒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5,(9)
目的:研究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口服给予SD大鼠葛根素、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0.4 g/kg(以葛根素计),HPLC法测定葛根素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原料药、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1.68、1.17倍;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达峰浓度为3.11μg/m L,较原料药(1.47μg/m L)和葛根素磷脂复合物(2.39μg/m L)均高。且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峰浓度与原料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可进一步提高葛根素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二氢杨梅素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考察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固体分散体0.5%CMC-Na混悬液(150 mg/kg),于0.167、0.25、0.5、0.75、1、2、4、6、8、12 h取血,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二氢杨梅素制成固体分散体后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其表观溶解度提高了9.8倍,累积溶出度增加。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固体分散体tmax缩短(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5,P<0.01),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66倍。结论固体分散体技术可明显促进二氢杨梅素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欧前胡素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检测欧前胡素存在状态,并测定溶解度、溶出率、累积溶出度。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欧前胡素及其固体分散体0??3%CMC?Na混悬液(25 mg/kg),于0.25、0.5、1、1.5、2、3、4、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欧前胡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欧前胡素以结晶型状态存在,制成固体分散体后转变为无定型状态,溶解度、溶出率、累积溶出度明显升高。与原料药比较,固体分散体tmax缩短(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2??03倍。结论固体分散体可改善欧前胡素溶解度、溶出率、累积溶出度,促进其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20,(6)
目的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SD大鼠灌胃给予蒙花苷、蒙花苷磷脂复合物、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0.5%CMC-Na混悬液(含40 mg/kg蒙花苷)后,HPLC法测定蒙花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蒙花苷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为(216.72±3.57)nm,Zeta电位为(-8.7±0.7)mV,包封率为82.06%,载药量为4.72%。与原料药比较,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5),C_(max)、AUC_(0~)_t、AUC_(0~∞)升高(P0.05,P0.01),以后者更明显(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增加至1.39、2.89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进一步促进蒙花苷磷脂复合物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李伟宏  孟醒  王风云  董亚楠 《中成药》2023,(6):1754-1759
目的 制备芹菜素-Soluplus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Soluplus固体分散体,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晶型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测定溶解度、溶出度,考察稳定性。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芹菜素及其PVP K30、Soluplus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30 mg/kg),于0.25、0.5、0.75、1、1.5、3、4、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芹菜素在Soluplus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Soluplus固体分散体表观溶解度明显高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12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0%。与原料药、PVP K30固体分散体比较,Soluplus固体分散体tmax缩短(P<0.05),表观t1/2延长(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增加至3.15倍。结论 So...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对氧化损伤模型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测定槲皮素的溶解性、溶出度和大鼠口服的生物利用度;采用高脂饮食结合氢醌制作小鼠视网膜氧化损伤模型,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年龄对照组、溶媒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包括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组,给药量均为槲皮素400 mg·kg~(-1)·d~(-1)),灌胃给药,1次/d,持续3个月,电镜观察小鼠视网膜并进行RPE下沉积物半定量评定及Bruch膜厚度测量。结果: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在水和氯仿中的溶解性显著好于原药和磷脂复合物(P0.01);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累计溶出率分别为:31.4%、46.1%和80.2%,槲皮素从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速率和程度明显大于原药和磷脂复合物;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和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AUC_(0→∞)分别为5.461、8.074、12.015μg·h/m L,固体分散体中槲皮素的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原药(P0.01)和磷脂复合物(P0.05);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槲皮素对氧化损伤模型小鼠RPE下沉积物及Bruch膜厚度没有明显影响,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可显著减少RPE下沉积物(P0.05、P0.01),固体分散体作用优于磷脂复合物(P0.05),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均可减轻Bruch膜增厚(P0.05),两者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固体分散技术能显著改善槲皮素的溶解性和溶出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能增强对氧化损伤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9,(4)
目的:比较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水混悬液、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在SD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乳化超声法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将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分散于辛癸酸甘油脂中制备油制剂。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冬凌草甲素原料药混悬液、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混悬液、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磷脂复合物油制剂的t_(max)、C_(max)、AUC_(0~t)及AUC_(0~∞)与原料药和磷脂复合物混悬液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原料药相比,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油制剂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了2.38倍和2.53倍。结论: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是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理想的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21,(7)
目的制备鞣花酸磷脂复合物,并研究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以磷脂用量、制备温度、制备时间为影响因素,复合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对磷脂复合物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测定其在水、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物理混合物、磷脂复合物的0.5%CMC-Na混悬液(100 mg/kg),于0.15、0.25、0.75、1、1.5、2、3、4、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鞣花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磷脂用量141.6 mg,制备温度46.9℃,制备时间4.7 h,复合率为99.3%。鞣花酸在磷脂复合物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在水、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至3.22、7.18倍。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磷脂复合物t_(max)缩短(P0.05),C_(max)、AUC_(0~)_t、AUC_(0~∞)升高(P0.01),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46倍。结论磷脂复合物可改善鞣花酸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田蓟苷固体分散体(Til-SD),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体外Til累积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方法、载体的种类、载体与原料比例、制备温度、制备时间分别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Til-SD物相进行表征。大鼠灌胃给药后,HPLC法测定Til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采用溶剂-熔融法,载体为Plasdone S-630,Til与载体的比例为1∶7,制备温度为80℃、制备时间为60 min时,制备的Til-SD的累积溶出度较原料药增加最为明显,在溶出30 min时,累积溶出度可达91.1%,较原料药提高了7.4倍多。Til以非晶型状态均匀分散于载体Plasdone S-630中。与Til原料药比较,固体分散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到218.5%。结论:固体分散体可促进Til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固体分散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其固体分散体,提高葛根素的体外溶出速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复合物制备工艺,以溶剂法制备葛根素磷脂复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共沉淀物;以体外溶出度法考察不同配比PVP共聚物胶囊的药物累积溶出度。结果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优化制备条件为:无水乙醇作溶剂,卵磷脂为药物的1.2倍,30℃搅拌0.5 h。3种不同pH介质中,葛根素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2.08,1.42和1.82倍,油水表观分配系数分别提高了1.11,1.25和1.30倍;葛根素磷脂复合物与PVP(质量比为1∶3)共沉淀物胶囊在人工胃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累积溶出度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及磷脂复合物。结论磷脂可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油水表观分配系数,葛根素磷脂复合物-PVP共沉淀物可提高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而葛根素磷脂复合物-PVP共沉淀物的体内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邓向涛  郝海军  陈晓峰  阮晓东 《中草药》2018,49(24):5787-5793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Lut)固体分散体(Lut-SD)和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Lut-PC-SD),并比较2种固体分散体对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Lut-SD和Lut-PC-SD。粉末X衍射(XRPD)分析Lut在2种固体分散体体中存在状态,并对溶解度及溶出度改善情况进行考察。SD大鼠分别ig给予Lut、Lut-SD和Lut-PC-SD,预定时间点取血。以香叶木素为内标,HPLC法测定并计算血浆样品中Lut的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XRPD分析结果显示,Lut在Lut-SD和Lut-PC-SD呈均以无定形状态存在。Lut-SD和Lut-PC-SD分别将Lut溶解度由(61.09±0.09)μg/mL提高至(365.33±0.38)μg/mL和(401.14±0.19)μg/mL,且体外溶出度均得到提高。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与原料药相比,Lut-SD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至150.10%,Lut-PC-SD提高至204.52%。结论 Lut-SD和Lut-PC-SD均可显著提高Lut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且Lut-PC-SD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黄容  陆昕怡  韩加伟  李俊松  狄留庆 《中草药》2018,49(19):4528-4534
目的将姜黄素(CUR)和胡椒碱(PIP)组合物制成固体分散体(SD),提高CUR、PIP口服吸收率。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以溶出度为指标,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姜黄素-胡椒碱固体分散体(CUR-PIP SD)进行表征,并运用体外超饱和溶出法对制得的SD进行体外评价。同时应用UPLC-MS/MS研究大鼠ig给药后CUR和PIP的药动学行为。结果体外溶出实验显示,与原料药相比,SD中CUR和PIP溶出度均得到较大提高。大鼠药动学实验结果显示,与原料药相比,SD中CUR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71倍(P0.05),PIP提高至2.68倍(P0.05)。结论以PVP K30为载体制备的SD能够有效地改善CUR和PIP的体外溶出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厚朴酚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杨军辉  蒋志涛  韩怡  狄留庆  柳春娣 《中草药》2019,50(14):3337-3344
目的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厚朴酚固体分散体,提高厚朴酚体外溶出度及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溶解度参数筛选与厚朴酚相容性较好的4种载体共聚维酮S-630(PS-630)、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Eudragit EPO(EPO)和聚乙烯已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用于制备不同载药量的固体分散体。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PD)和红外光谱(IR)表征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采用UPLC-MS/MS评价大鼠口服厚朴酚固体分散体后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厚朴酚与PS-630、HPC和EPO这3种载体(质量比1∶6)分别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能显著提高厚朴酚的溶出度,且药物都是以无定形分散在载体中。体内生物利用度实验显示,PS-630和HPC制得的固体分散体中厚朴酚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约为单体的5倍和2.3倍,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提高了37.22%和70.88%,而EPO体系则未见生物利用度的提升。结论热熔挤出技术可应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厚朴酚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昕  徐月红  陈宝  古练权  黄民  刘培庆 《中草药》2005,36(6):839-842
目的制备隐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提高隐丹参酮的溶出度。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熔融法制备隐丹参酮-PEG固体分散体,利用体外溶出度、差热分析、显微观察研究固体分散体的性质及其对溶出度的影响。结果PVP及PEG固体分散体在45min的溶出度分别达到原料药的9.7倍和7.5倍,固体分散体的DTA曲线中隐丹参酮的特征熔融峰消失。结论两种固体分散体均能显著提高隐丹参酮的溶出度,而PVP固体分散体比PEG固体分散体具有更高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7,(5)
目的制备白杨素磷脂复合物,并考察其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复合物。以制备温度、制备时间、白杨素质量浓度、药脂比(白杨素-磷脂)为影响因素,复合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对所得复合物进行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1H-NMR、~(31)P-NMR分析,并考察其溶解性。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白杨素及其磷脂复合物,HPLC法测定白杨素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制备温度40℃、制备时间2 h,白杨素质量浓度20 mg/m L,药脂比1∶2,复合率接近100%。白杨素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复合物中,是一种新物相,而非物理混合物(白杨素-磷脂酰胆碱),并未形成新化学键。磷脂复合物可显著增加白杨素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其C_(max)、AUC_(0-t)、AUC_(0-∞)与原料药相比也均明显提高。结论磷脂复合物可改善白杨素溶解性,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