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通路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UUO模型组,UUO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于术后3、7和14 d 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眼底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尿素氮及肌酐;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HOP)、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可见:1)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随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而渐进性加重;2)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12蛋白表达在术后3 d均有上调,随着梗阻时间延长,上述蛋白表达更显著(P0.01)。结论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性蛋白在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早期即存在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肾间质纤维化不断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6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仅游离输尿管不结扎,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分别于术后3、7、14 d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肾脏标本行HE、Masson染色方法检测间质纤维化损伤的程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EMMPRIN,α-SMA,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UUO术后肾间质肾小管萎缩、扩张,胞外基质沉积,炎细胞浸润增加.Masson染色显示:UUO术后大鼠肾组织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3d组的EMMPRIN表达显著增高,同时有α-SMA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5);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模型7d组EMMPRIN的表达逐渐减弱(P<0.05).结论 EMMPRIN可能参与了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早期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而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后期表达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输尿管梗阻及再通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和恢复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相关因子的动态表达。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梗阻和再通两个实验部分,梗阻部分分为假手术组(sham,n=6)、单侧输尿管梗阻(UUO)3d(n=6)、UUO 7d(n=6)和UUO 14d(n=6);再通部分分为双侧输尿管梗阻(RBUO)0d(n=6)、RBUO后再通3d(n=6)、RBUO后再通 7d(n=6)和RBUO 后再通14d(n=6)。术后3、7和14 d后处死取其肾脏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M-CSF)和活化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MCP-1和M-CSF mRNA表达水平;ELISA测定TGF-β1含量。 结果 与Sham大鼠相比,UUO大鼠随着梗阻时间延长,纤维化程度加剧。同时TGF-β1水平明显升高。输尿管再通后,纤维化程度随时间延长明显减轻,且TGF-β1水平明显下调。UUO大鼠肾组织中,MCP-1和M-CSF mRNA和表达蛋白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增加;梗阻再通后,MCP-1和M-CSF mRNA和蛋白表达随再通时间延长持续下降。MCP-1和M-CSF在UUO或再通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与CD68呈现一致性变化趋势。 结论 输尿管梗阻后,M-CSF和MCP-1的动态表达反映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聚集状态,这可能是间质纤维化发生十分重要的炎症基础。而输尿管再通可抑制活化和趋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控制炎症反应,缓解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抑制剂CCG-1423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中54只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组),另外18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UUO组54只大鼠又均分为不注射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注射0.015 mg/(kg·d)CCG-1423低剂量组[腹腔注射CCG-1423,0.015 mg/(kg·d)]、0.03 mg/(kg·d)CCG-1423高剂量组[腹腔注射CCG-1423,0.03 mg/(kg·d)]。每组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各处死6只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应用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血清应答因子(SRF)、磷酸化的血清应答因子(p-SR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录因子Snail、上皮性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变化。结果在UUO大鼠模型中随着时间延长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SRF、p-SRF、α-SMA、Snail的表达逐渐增强,E-cadherin的表达逐渐下降。在腹腔注射CCG-1423后Masson染色显示肾脏纤维化减轻,SRF、p-SRF、α-SMA、Snail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增强。结论CCG-1423可抑制UUO大鼠肾组织中SRF的表达,并可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清洁级Wister雄性成年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大黄素治疗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1];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大黄素40mg/kg灌胃,分别在术后1d、3d、7d、14d,每组取10只大鼠处死,取左侧肾脏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PDGF-B的表达水平,动态观察PDGF-B在各组大鼠术后梗阻侧肾脏1、3、7、14天的组织学变化及大黄素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PDGF-B的表达持续升高;治疗组PDGF-B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大黄素可以通过减少PDGF-B的表达来发挥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作用,对肾纤维化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清洁级Wister雄性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分别在术后1、3、7、14天,每组取5只大鼠处死,取左侧肾脏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PDGF-B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光镜下,正常对照组BMP-7呈高度表达,在UUO组术后随梗阻时间延长BMP-7表达逐渐减少,术后14天表达量最弱;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DGF-B仅有少量表达,UUO术后随梗阻时间延长肾间质内PDGF-B表达逐渐增多,但各时相点肾小球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1)在正常肾脏中有着丰富的BMP-7表达,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随着梗阻时间的逐渐延长表达呈进行性的下降。(2)在正常肾脏中PDGF-B仅见微量的表达,且随梗阻时间逐渐延长表达呈进行性上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肾间质纤维化(RIF)早期的蛋白质组表达变化情况,为探讨干预RIF的新靶点奠定基础。方法:(1)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6只)、假手术(sham)组(6只)和单侧输尿梗阻(UUO)模型组(36只)。UUO组行右侧输尿管结扎,并分别于术后第3、7、11、14、21和28天各处死6只,取肾脏标本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control组不作任何处理,sham组开腹后只分离右输尿管但不结扎,两组均于第28天取肾脏标本作病理观察;(2)取UUO术后第7天大鼠梗阻侧和健侧肾组织的蛋白质提取液行双向凝胶电泳,两侧对照找出差异蛋白质,选取部分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3)Western blot检测UUO大鼠肾脏组织膜联蛋白A5(annexin A5)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UUO各组梗阻肾脏逐渐出现肾小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等变化,其中,肾梗阻后第7天开始出现间质纤维化;(2)与健侧肾比较,UUO术后第7天的梗阻侧肾出现≥1.5倍的差异蛋白质166个,其中上调81个,下调85个,质谱成功鉴定出19种差异蛋白质;(3)Western blot显示,各时段UUO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annexin A5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其中以梗阻第3天组的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结论:(1)RIF早期存在大量表达差异的蛋白质;(2)RIF的annexin A5表达显著增加,可能与某些病理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SP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肾脏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HSP47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UUO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8只.采用单侧(左)输尿管结扎方法,建立梗阻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观察两组间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 运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47、胶原Ⅳ(Collagen Ⅳ)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血肌酐水平升高,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UUO组大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扩张、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面积增宽、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Masson染色结果显示UUO组大鼠肾组织胶原在肾小管周围、间质区显著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UUO组大鼠肾组织HSP47表达显著增加,在肾小管周围、间质区表达增加最明显;Collagen Ⅳ表达显著增加,在肾小管基底膜、间质区表达增加最明显.结论:HSP47在UUO大鼠模型肾脏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胶原表达部位一致,提示HSP47促进肾间质纤维化,且该作用与其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干预后肾组织中TGF-β和p27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干预后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进一步阐述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operated rates, SOR)、 UUO模型组、依那普利治疗组(UUO+ Enalaparil treated group , T-UUO).于术后第14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10只.用HE染色动态观察梗阻肾脏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GF-β、 p27, RT-PCR法测定TGF-β、 p27mRNA的水平.结果:T-UUO组的肾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T-UUO组与UUO组比较TGF-β的表达减弱( P <0.05), p27的表达增强( P <0.01), T-UUO组TGF-β与p27成负相关.结论:依那普利能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 依那普利抗间质纤维化机制可能与下调了肾组织中TGF-β的表达, 继而使p27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p27和TGF-β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p27的表达, 同时观察TGF-βmRNA在各组的变化, 探讨UUO模型中 TGF-β与p27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R)、 UUO模型组.于术后第7、 14、 21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10只.用HE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27的蛋白表达及动态变化, RT-PCR法测定p27mRNA和TGF-βmRNA的水平.结果:SO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27蛋白及肾皮质p27mRNA的表达均强, UUO组随着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p27的表达逐渐减弱, 而TGF-βmRNA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其表达呈上升趋势;UUO组TGF-βmRNA与p27mRNA成负相关.结论:p27参与了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过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TGF-β促纤维化机制可能与p27的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大鼠建立UUO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只。在建立模型前2d分别给予10mg/kg全反式维甲酸或溶媒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观察模型第3、7、12d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肾间质增生肌成纤维细胞数和肾脏TGFβ-1mRNA表达。结果:UUO模型肾间质有显著肌成纤维细胞积聚和局部增生。在UUO模型第7d,维甲酸治疗组肾小管损害百分比和肾间质纤维化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5.9±2.0)%vs(27.3±2.2)%和(0.47±0.12)vs(1.65±0.18),P<0.01];而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和增生肌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2.2±2.2)细胞/HPFvs(29.5±1.8)细胞/HPF和(1.4±0.6)细胞/HPFvs(4.3±0.8)细胞/HPF,P<0.01]。维甲酸治疗组肾脏TGFβ-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甲酸能抑制大鼠UUO模型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局部增生和积聚,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探讨CTGF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 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UUO组和假手术(SO)组,采用左输尿管结扎术复制UUO模型,于术后1、3、7、14 d分别处死2组大鼠取左肾。采用Masson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TGF、Ⅰ型胶原(ColⅠ)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1、CTGF、ColⅠ、PAI-1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UUO术后1d,梗阻肾TGF-β1 mRNA表达开始升高,第3-14d时升高更显著(P<0.01),CTGF、ColⅠ、PAI-1 mRNA水平随之逐渐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UUO大鼠肾小管和间质区域CTGF表达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强;相关分析显示,UUO术后第7d,CTGF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小管间质TGF-β1、ColⅠ、PAI-1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85、0.78和0.76(均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TGF蛋白水平在术后第3d开始上升,随病程进展更显著。结论: CTGF可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产生和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双重途径诱导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依赖性黏附素(E-Cad)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观察比较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 54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正常组21 d处死6 只动物,假手术组和UUO组分别于术后 3、7、14、21 d 各处死6只动物,共48只,取肾组织常规行HE染色、六胺银染色光镜下观察,取肾皮质电镜下观察病变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肾组织α-SMA、E-Cad 蛋白表达。结果: (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逐渐加重,UUO术后21 d的肾小管扩张与萎缩均明显,肾间质有大量的纤维化组织出现。(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α-SMA于术后第3 d 即表达增加,并随梗阻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至UUO术后21 d达高峰。21 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而E-Cad 蛋白于术后第3 d 即表达降低,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结论: 在UUO阻塞性肾病中,α-SMA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而E-Cad 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提示在阻塞性肾病中,肌纤维母细胞的活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RNA干扰和基因转染技术,研究沉默PAX2基因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PAX2-siRNA转染至UUO大鼠肾脏被膜下,将64只幼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32只;沉默组(RNAi) 32只,于转染后3、5、7、14天分为4组,每组8只,留取肾组织标本,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PAX2 mRNA及其蛋白的沉默情况,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在光镜下观察肾小管损伤情况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 ①沉默组与对照组比较PAX2 mRNA和PAX2蛋白表达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对照组随梗阻时间延长,肾小管损伤逐渐明显,肾间质中可见胶原蛋白逐渐增加.沉默组与对照组比较在7d以前无明显变化(P>0.05);在梗阻14d沉默组与对照组比较肾小管损伤减轻、肾间质病变减低、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5).结论 在UUO大鼠模型中,梗阻早期沉默PAX2基因对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无明显影响,梗阻晚期可减轻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病变,对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8(FUT8)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脏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90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UUO组,分别在术后1 d、3 d、7 d、14 d和21 d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情况;PAS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间质病理形态学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不同时点FUT8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肾组织不同时点FUT8和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LK5)的分布以及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Ⅰ型胶原(Co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UUO组大鼠血肌酐及尿素氮于术后3 d开始升高(P<0.05),第21 d升至最高(P<0.01);UUO3 d开始肾间质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14 d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21 d可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FUT8的mRNA表达与蛋白水平表达于术后3 d出现上升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分别于14 d及21 d达到最高峰(P<0.01); ALK5在肾小管的表达与FUT8一致,呈正相关(r=0.87,P<0.05),且两者分布一致,共表达区域随着肾纤维化进展逐渐增加。FN、Col I和α-SMA表达于术后第3 d出现上升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且与FUT8呈正相关(r=0.80,r=0.76,r=0.89,P<0.05)。结论: 在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中,FUT8与ALK5表达呈时空一致性升高,可能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检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不同时期,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观察比较在间质纤维化不同阶段,3者的动态变化及关系。 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再分3、7、14、21和28 d共6组,每组6只,于各时点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常规HE、Masson染色,按小管间质损害的特征进行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检测CTGF、TGF-β1和α-SMA表达。 结果: 随梗阻时间的延长,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重,28 d间质已基本被纤维化组织所代替。随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TGF和α-SMA表达逐渐增加,两者与小管间质损害积分呈正相关,CTGF与α-SMA的表达之间也呈正相关。TGF-β1表达在7-14 d达高峰后,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 结论: UUO致CTGF表达增加可能与TGF-β升高有关,CTGF可能通过促进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肾间质纤维化与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表达失衡有关。 目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模型,观察川芎嗪治疗后肾间质病理变化及肾组织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变化。 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分为3组,除假手术组外,模型组及川芎嗪组均在无菌条件下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川芎嗪组于术前1 d开始灌胃给药,40 mg/(kg•d),1次/d,连续2周。术后14 d处死各组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以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川芎嗪组可明显减轻肾小管的扩张和萎缩,减轻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蛋白和mRNA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 < 0.01);川芎嗪组上述物质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 0.01)。提示川芎嗪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从而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与树突状细胞(DC)在大鼠啦侧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以及抗P-选择素单抗的抗黏附调抑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n=18)和抗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n=18),按不同梗阻时间(1、3、7d)再分为3组,另设假手术组(n=6)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P-选择素、ICAM-1及DC在肾组织中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大鼠UUO第1d起即见P-选择素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在肾小管间质中表达上调,伴随CDla^ CD80^ DC在以肾间质为主部位的浸润。第3d P-选择素明显表达,ICAM-1以肾血管为主表达上调,且CDla^ CD80^ DC显著增多。至第7dP-选择素表达遂下调,ICAM-1表达明显增强,而CDla^ CD80^ DC在肾间质分布聚集达峰。经抗P-选择素单抗处理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ICAM-1表达受到抑制,CDla^ CD80^ DC分布聚集减少,且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减轻。结论P-选择索等黏附分子介导树突状细胞迁移聚集,可能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病理损伤过程,抗P-选择素单抗对此具有抗黏附调抑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小鼠肾脏管周毛细血管(PTC)损伤、继发低氧及肾组织纤维化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管周毛细血管损伤和缺氧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UUO组和对照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复制UUO模型,于术后1、3、7、14 d分别处死2组小鼠取左肾。采用M asson染色评定肾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PTC密度变化;免疫印迹检查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肾组织结构形态正常,无纤维化的表现。UUO术后第1 d TSP-1表达开始升高,第3-14 d时升高更加显著(P0.05);VEGF在第1 d表达升高,第3-14 d表达逐渐降低(P0.05);PTC密度随之逐渐下降,H IF-1α表达逐渐升高,肾间质面积逐渐扩大。相关分析显示,TSP-1与PTC密度呈负相关(r=-0.874),PTC密度与H IF-1α表达呈负相关(r=-0.930),VEGF表达与PTC密度呈正相关(r=0.745),PTC密度与肾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787),H IF-1α与肾纤维化面积呈正相关(r=0.835),均P0.01。结论:UUO模型小鼠TSP-1表达升高,VEGF表达下降,PTC损伤和组织缺氧加重,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扩大;缺血和缺氧可能是UUO后肾组织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 型不同时点肾脏中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及其受体BMPR-Ⅱ、ALK-2、ALK-3、ALK-6 mR 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 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分别于术后1 d、3 d、7 d、14 d处死,采用RT-PCR方 法检测肾组织BMP-7、BMPR-Ⅱ、ALK-2、ALK-3、ALK-6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肾小管间质中BMP-7的蛋白定位和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输尿 管梗阻组肾组织BMP-7及其受体BMPR-Ⅱ、ALK-2、ALK-3的mRNA表达于术后第1 d即出现下降 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递减,而ALK-6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7蛋 白在对照组中高度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及肾间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在梗阻组随梗阻时间延长、肾间质损害加重,BMP-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结论:在肾间质损害过程中BMP-7及其受体BMPR-Ⅱ、ALK-2、ALK-3于病变早期即出现表达下调,早于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的出现,BMP-7及其受体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介导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