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病耻感,转变疾病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认知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面对、回避和屈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睡眠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的心理支持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12月我院肿瘤化疗科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信念的心理支持,对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面对评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屈服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的心理支持可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回避、屈服、面对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个性化、普适化视角导向的双轨延续健康教育对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68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术后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普适化视角导向的双轨延续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但观察组G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整体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普适化视角导向的双轨延续健康教育可改善健康行为依从性、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应对方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管理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均干预6个月。运用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医学应对方式(MCMQ)评分、COPD评估问卷(CAT)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估(MMRC)评分和COPD生存质量量表(COPD-QOL)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的效果。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情绪、症状、信息和自我效能)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屈服、回避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屈服、回避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COPD-QOL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COPD-QOL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可促进COPD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轻了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SE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SES及SE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医学应对问卷(MCMQ)的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量表的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饮食及用药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25)。结论 RA患者采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轻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6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7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护理效果明显,不仅能缓解疼痛感,还可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应对方式,探讨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乳腺癌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个别干预和团体干预相结合)。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测评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评价患者的应对方式状况,分析干预组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应对方式两组患者在屈服、回避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对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面对、回避应对及应对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进一步做干预组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相关分析,生命质量与积极"面对"应对维度呈正相关,与回避维度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应对方式消极被动,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钧芹 《现代保健》2014,(31):94-96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的焦虑状态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术后乳房缺失接受率和术后放化疗的接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的术后疗效担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实验组经过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引进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心理,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咸宁市某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医学应对问卷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前应对方式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在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得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抚触护理干预后,术前2h实验组患者面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和屈服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可以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角色理论下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探讨其对患者精神症状、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旨在为患者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角色理论下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病耻感PD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结论 角色理论下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精神分类症患者精神症状,有效提升社会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家属病耻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93例,2019年5月-2019年9月45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9年10月-2020年2月48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率,干预前后应对方式。结果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老年腰椎手术后并发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失禁知识教育联合心理引导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佳木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腰椎手术后并发尿失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理引导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尿失禁知识教育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尿失禁知识掌握情况、尿失禁严重程度、病耻感、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尿失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尿失禁知识评分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 Q L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尿失禁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CI Q L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贬低 歧视感知量表(PDD)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 Q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PD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 Q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81%(31/42),高于对照组的42.86%(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8,P=0.00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7/42),低于对照组的38.09%(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28)。结论 老年腰椎手术后并发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失禁知识教育联合心理引导干预,能提高患者尿失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疾病症状,降低病耻感并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50例)和观察组(2020年1—6月,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治疗,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预后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状况及认知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认知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认知干预组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认知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评定2组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中的回避维度得分、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6.98±2.83)、(10.76±2.83)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面对维度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2±0.59)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进行认知心理干预后,干预组面对维度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提高,回避维度得分、屈服维度得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可促进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更多的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进行个性化健康知识宣教、术中在麻醉前及诱导期间,与患者充分交流,减轻其恐惧心理、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讲解术后注意事项,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病耻感感知状况。方法:采用连续抽样,运用Link的病耻感量表的贬低-歧视感分量表对某病房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127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62±0.51)分,此结果与量表中点(2.50±0.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年龄段、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的患者,其病耻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严重破坏和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女性角色和身份,使其内心受歧视感知增强,产生病耻感,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采取积极对策,进而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问题导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导向干预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弹性,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20.
探讨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对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期为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分娩的86例高危妊娠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用问题解决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产妇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2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产妇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产妇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的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产妇SCSQ量表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3.95%(6/43),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41);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5,P=0.002)。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6,P=0.063)。结论 问题解决护理模式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改善产妇身心状态,帮助产妇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