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建立西黄方中乳香-没药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β-乳香酸(β-BA)在大鼠血浆、尿中的UPLC-MS/MS分析方法,考察配伍对AKBA、β-B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比较其在正常与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差异。结果显示,与乳香-没药+牛黄提取物组(RM-NH组)、乳香-没药+麝香提取物组(RM-SX组)相比,西黄方正常组血浆中β-BA的AUC0-t、AUC0-∞显著增加(P<0.05或P<0.01),Tmax减少(P<0.05或P<0.01),Cmax增加(P<0.01);AKBA与β-BA趋势相同,与RM-SH组相比,西黄方正常组Tmax减小(P<0.05),Cmax增加(P<0.01),吸收速率加快;尿排泄结果表明,复方配伍后β-BA、AKBA尿排速率和尿排总量呈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西黄方正常组相比,乳腺癌癌前病变组血浆中的β-BA表现出AU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天麻配伍对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在大鼠脑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8只大鼠随机分成川芎组、川芎-天麻(1∶0.25)组、川芎-天麻(1∶1)组,每组6只,建立血瘀型偏头痛模型。灌胃给药后,于大鼠脑内插入微透析探针,收集不同时间点脑透析液,UPLC-MS/MS法检测川芎嗪、阿魏酸含有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味药组比较,配伍组2种成分T1/2[川芎-天麻(1∶1)组阿魏酸除外]、MRT0~∞、Cmax、AUC0~∞升高(P<0.05,P<0.01);川芎-天麻(1∶0.25)组两者T1/2、MRT0~∞、AUC0~∞高于川芎-天麻(1∶1)组(P<0.05,P<0.01),川芎嗪Cmax降低(P<0.05)。结论天麻可提高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脑组织吸收程度,延长作用时间,减缓消除速率,增加蓄积,其作用强度与天麻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红  宋珊珊  井汶  张优  谷雨  居文政 《中成药》2020,(5):1109-1114
目的比较四神丸中3种成分在正常大鼠及抑郁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灌胃给予四神丸混悬液(4.63 mL/kg),于5、15、30、45、60、90、120、180、240、360、480、720、960、1 440 min采血,LC-MS/MS法测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五味子醇甲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模型组3种成分Cmax、AUC0~t、AUC0~∞及补骨脂素tmax高于正常组(P<0.05,P<0.01),2组3种成分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五味子醇甲在抑郁大鼠体内的吸收程度高于正常大鼠体内,而消除程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牛晓磊  贾润霞  谈秀凤 《中成药》2020,(9):2255-2259
目的制备、表征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晶型,测定表观溶解度、体外溶出度。大鼠灌胃给药(80 mg/kg)后于0.167、0.5、0.75、1、2、3、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橙皮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橙皮苷以无定型状态存在,表明固体分散体制备成功。固体分散体在水、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较原料药分别提高至8.76、4.29倍,累积溶出度明显增加。固体分散体t1/2、Cmax、AUC0~t、AUC0~∞高于原料药(P<0.05,P<0.01),Tmax无明显变化(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54倍。结论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可改善橙皮苷溶解性,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川芎对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3.9 g/kg)、天麻(0.78 g/kg)溶液(10 mL/kg),于0、0.08、0.16、0.25、0.50、0.75、1、2、4、6、8、12、24 h采血;7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7.8 g/kg)、天麻(1.56 g/kg)溶液(10 mL/kg),采集脑组织,HPLC-MS/MS法测定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天麻组比较,大川芎方组大鼠血浆中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Cmax升高(P<0.01),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Cmax降低(P<0.01);天麻素Tmax、MRT0~24 h延长(P<0.01);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AUC0~24 h、AUC0~∞升高(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二氢杨梅素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考察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固体分散体0.5%CMC-Na混悬液(150 mg/kg),于0.167、0.25、0.5、0.75、1、2、4、6、8、12 h取血,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二氢杨梅素制成固体分散体后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其表观溶解度提高了9.8倍,累积溶出度增加。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固体分散体tmax缩短(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5,P<0.01),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66倍。结论固体分散体技术可明显促进二氢杨梅素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厚朴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后,以3%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测定其平均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大鼠灌胃给予厚朴酚及其PLGA纳米粒混悬液(50 mg/mL)后,于0.25、0.5、1、2、2.5、3、4、6、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厚朴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冻干后,所得纳米粒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低于冻干前,平均粒径更高,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R2=0.978 3)。纳米粒tmax、Cmax、AUC0~t、AUC0~∞高于原料药(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提高至2.17倍。结论 PLGA纳米粒具有体外缓释作用,可提高厚朴酚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7)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cone)抗痫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麝香酮小、中、大剂量组(10、50、100 mg/kg),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程度与脑内c-Fos表达情况,以及麝香酮对其干预作用。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组织中仅有少量c-Fos表达,而模型对照组及麝香酮小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高,脑皮质及海马中有大量c-Fos表达,麝香酮中、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模型对照组低(P0.05或P0.01),c-Fos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与麝香酮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0.05或P0.01),c-Fos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1)。结论麝香酮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可能与阻断脑内c-F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吕东霞  禹瑞  屈战果  范明松 《中成药》2020,(11):2835-2839
目的制备芒果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检测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芒果苷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20 mg/kg),于0.167、0.33、0.5、1、2、3、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芒果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或椭圆形,无粘连,平均包封率为80.61%,载药量为3.16%,粒径为178.63 nm,Zeta电位为-18.2 mV,4 h内累积释放度在90%以上,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72 5)。纳米粒tmax、Cmax、AUC0~t、AUC0~∞高于原料药(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16.69%。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芒果苷体内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能作为该成分的药物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李孟孟  何勇  刘扬  徐伟芳  谭松  杨晔  尹登科 《中成药》2023,(5):1416-1422
目的 考察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共晶体外吸收特性、体内药动学。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Caco-2细胞单层模型、尤斯室系统测定其单位面积转运速率(Flux)、表观渗透系数(Papp)。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小檗碱(80 mg/kg)、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118 mg/kg)的0.5%CMC-Na混悬液,于5、10、15、30、45 min及1、2.5、5、8、12、24 h采血,UPLC-MS/MS法测定小檗碱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溶解度、logP显著高于小檗碱。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尤斯室系统中,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Flux、Papp显著高于小檗碱。与小檗碱比较,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Tmax、t1/2缩短(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5)。结论 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共晶可改善小檗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微乳在家兔眼部的药动学。方法微透析探针植入家兔眼前房室内,灌流平衡1 h,耳缘静脉注射微乳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然后,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0.5、1、1.5、2、2.5、3、3.5、4、4.5、5、5.5、6、7、8 h)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有量。结果微乳组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Cmax、AUC0~8 h、AUC0~∞高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组(P<0.01),Vz/F、CL/F降低(P<0.05,P<0.01),这2种成分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90.62±63.64)%、(587.78±148.07)%。结论三七总皂苷微乳可提高药物在家兔眼部的生物利用度,为其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神经酸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分析采用SUPELCO Ascentis Express F5色谱柱(10 cm×2.1 mm, 2.7μm);流动相水-甲醇(含0.1%甲酸);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25℃;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食用菜籽油)及神经酸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灌胃给药,于0.5、1、1.5、2、4、6、8、10、12、14、24、36 h采血,LC-MS/MS法检测神经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神经酸在62.5~4 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加样回收率95%~106%。口服给药后,AUC0~36 h、AUC0~∞、Cmax均随神经酸剂量增加而升高(P<0.01);Tmax、t1/2、MRT分别为10.44、5.24、12.52 h,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30~120 ...  相似文献   

13.
麝香酮对完全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麝香酮对大鼠完全性脑缺血后再灌流期间血脑屏障及神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采用四血管阻断(4VO)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麝香酮高、中、低剂量组(3.6,1.8,0.9 mg/kg),并设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组(10.8 mg/kg),共6组,每组12只.对大鼠神经行为学,缺血区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麝香酮组可明显增加大鼠脑组织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轻缺血、缺氧造成的EAA含量增加,抑制EAA所导致的兴奋性神经毒性.结论 麝香酮对4VO法所致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麝香酮抗痫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麝香酮小剂量组、麝香酮中剂量组、麝香酮大剂量组及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行为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 RT-PCR方法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及脑内c-jun表达情况,以及不同剂量麝香酮对其干预作用。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组织中仅有少量c-jun表达,而模型组及麝香酮小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高,脑皮质及海马中有大量c-jun表达。麝香酮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模型组及小剂量组低(P0.05,P0.01),c-jun表达减少(P0.01)。与麝香酮中剂量组比较,麝香酮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0.05,P0.01),c-jun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1)。结论:麝香酮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其机理可能与阻断脑内c-ju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麝香酮在大鼠肠灌注液中的GC-MS/MS测定方法,研究麝香酮的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GC-MS/MS测定大鼠肠循环液中的麝香酮含量;采用大鼠原位肠循环灌注法进行麝香酮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麝香酮在各小肠段均有较好吸收;其吸收速度常数(Ka)和每小时吸收率(A),十二指肠>空肠(P<0.05),十二指肠>回肠(P<0.01)。麝香酮在小肠段的Ka,A和吸收半衰期T1/2分别为0.990 h-1,43.58%,0.705 h。结论:麝香酮在整个肠道内均有较好吸收,十二指肠Ka,T1/2优于空肠(P<0.05),十二指肠Ka,T1/2,A显著优于回肠(P<0.01,P<0.01,P<0.05),空肠与回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冰片对麝香酮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肠循环灌注法研究麝香酮配伍冰片前后小肠吸收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单独给予麝香酮组(MG组)相比,单次配伍冰片组(BMG组)后,麝香酮的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和单位时间吸收百分率(A)有增加趋势,无显著性差异;长期给予冰片后给予麝香酮组(LBMG组),Ka,T1/2,A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十二指肠,LBMG组优于MG组(T1/2,P<0.05);空肠,LBMG组优于MG组(Ka,P<0.05;T1/2,P<0.05);回肠,LBMG组与MG组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Ka).结论:冰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麝香酮在小肠段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增加(P〈0.05)。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麝香酮的Ka、Pa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麝香酮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转运过程不受P-gp的影响。而醋酸辛酯、胆酸的Ka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提示醋酸辛酯、胆酸在机体内存在类似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的转运机制,但不受P-gp的影响。pH对麝香单味药及复方配伍后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当pH为7.8时,醋酸辛酯、胆酸的Ka、Papp值显著降低,且与pH为5.4、6.8时有差异(P〈0.05)。结论麝香酮、醋酸辛酯、胆酸具有广泛的吸收窗,甚至在结肠也有良好吸收;配伍对麝香酮的大鼠肠吸收特性有一定影响,较麝香单味药而言,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小肠中的吸收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模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组织病理结构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麝香保心丸抑制AMI后心室重构的机理。方法:通过结扎模型大鼠冠脉左前降支,造成AMI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等剂量组、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2周后,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WI,并取梗死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测定大鼠血浆及梗死组织中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麝香保心丸与辛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LVWI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VESP、LV±dp/dtmax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增加(P<0.01),血浆与组织IL-6与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的LVESP、LV±dp/dtmax显著增加(P<0.05或P<0.01),LVEDP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浆与组织IL-6与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抑制模型大鼠AMI后胶原纤维的增生,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这可能是其抑制模型大鼠AMI后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艳慧  董亚娜  谈秀凤 《中成药》2023,(10):3382-3386
目的 制备金丝桃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以固态脂质用量、液态脂质用量、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188)浓度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冻干粉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金丝桃苷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0.5%CMC-Na混悬液(40 mg/kg),于0.5、1、2、3、4、4.5、5、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金丝桃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处方为固态脂质用量1 015 mg,液态脂质用量270 mg,表面活性剂浓度1.1%,包封率为89.92%,载药量为3.37%,粒径为162.56 nm, Zeta电位为-34.28 mV。纳米结构脂质载体48 h内累积释放度为71.77%。与原料药比较,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max、t1/2延长(P<0.01),Cmax、AUC0~t、AUC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psoralen)在雌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探讨性别差异对补骨脂素体内吸收和分布的影响。方法:80mg/kg剂量灌胃给予雌雄大鼠补骨脂素溶液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和主要脏器(肝、肾、心、脾、肺),运用HPLC对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进行测定,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补骨脂素在大鼠体内血浆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具有性别差异。血浆药代动力学结果中,补骨脂素在雌雄大鼠血浆中AUC0-t有显著差异(P<0.01),分别为(1696.85±281.62)和(680.89±100.58)mg·h/L(P<0.01),Cmax分别为(145.21±18.97)和(62.11±9.53)mg/L,MRT0-t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8.4±0.2)和(8.82±0.23)h。组织分布结果发现,补骨脂素在肝肾组织中暴露量远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中,补骨脂素在雌雄大鼠肝脏中AUC0-t有明显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