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2019年武汉市第一医院使用IVIG及rhTNFR:Fc治疗的TEN患者资料。IVIG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25 ~ 72岁,中位TEN疾病严重...  相似文献   

2.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6):410-410
益赛普即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治疗银屑病的TNF-α拮抗剂。  相似文献   

3.
在2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发病早期,给予甲泼尼龙1.5mg/(kg·d)静脉滴注,同时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0.28g/(kg·d)连续冲击治疗3d。经治疗2例患者皮肤及黏膜损害得到有效控制,在较短时间内可将糖皮质激素减量。2例TEN患者在IVIG治疗结束后第3天无新发皮损,表皮坏死剥脱得到有效控制。第8天皮损明显减轻,创面干燥,且有新表皮再生。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T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的进展;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与银屑病的发病关系;药物基因组学与银屑病治疗药物的关系;基因芯片与银屑病治疗;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不同照射剂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5岁。躯干四肢红斑、水疱8天。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符合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单次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28岁女性患者,左手反复红斑、脓疱伴残损14年,累及双足1年,全身泛发2个月。体格检查见沟状舌,左手畸形,指骨末端缺失,躯干、四肢多发浸润性红斑及群集脓疱。诊断:泛发性连续性肢端皮炎。给予环孢素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后,全身红斑、脓疱消退,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依那西普对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诊断为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且经治疗疗效差的患者24例,给予抗肿瘤坏死因子靶向治疗(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按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医师整体评估标准(PGA)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 经依那西普治疗24周后,24例寻常性银屑病PASI减少75%的有12例(50%),1例无效,4例注射部位有红肿等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其他治疗疗效不佳的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及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地塞米松治疗狼疮脑病的疗效。方法:21例狼疮脑病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500mg静脉滴注,连续3cl,同时鞘内注射甲氨蝶呤5~10mg和地塞米松5~10mg,并与仅采用甲泼尼龙1g静脉滴注3d治疗的27例狼疮脑病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100.0%.对照组为96.3%,且前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冲击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狼疮脑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12例重症药疹患者,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5例,Steven-Jonson综合征6例,药物诱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12例患者皮疹均消退,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无继发感染发生。IVIg联合甲泼尼龙是治疗重症药疹的有效手段,在缩短病程、预防感染等方面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用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两组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均接受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试验组用药商品名为安佰诺,对照组为益赛普。在治疗前(W0)、治疗第2周、第6周及治疗后(疗程12周)分别对各观察指标进行评估记录。 结果 5个研究中心共入组病例180例,完成试验174例,采用SAS统计软件包,按分层分段方法产生随机数,其中试验组88例,对照组86例。疗后12周,全分析集(FAS)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50、PASI75的患者分别是75.6%(68/90)、51.1%(46/90)和82.2%(74/90)、50.0%(45/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试验组PASI90达30.0%(27/90),高于对照组的16.7%(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72,P < 0.05)。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反应、尿常规异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试验异常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88,P > 0.05)。不良反应一般程度较轻,未经处理或经相应治疗均能恢复正常。 结论 国产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12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5例以皮疹、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在判断无肿瘤、结核及重症感染后,3例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单独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 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例患者体温在1周内降至正常,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出院时皮疹消退,口腔、外阴等黏膜恢复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平均住院时间36 d。单独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2例患者均治愈,临床疗效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8周测得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至正常。 结论 在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治疗过程中尽早、足量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有益于快速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2.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5岁。因“全身红斑水疱7天”收住我院。7天前患者面、颈、胸部出现红斑,起疹前半月内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感染”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商品名舒普深)、左氧氟沙星(商品名左克)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诊断为药疹,予以甲泼尼龙40mg/d治疗,2天后,患者红斑面积迅速扩大,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皮疹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口腔黏膜破溃,将甲泼尼龙加量至80mg/d,并同时使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1),连用5天。3天后病情仍未能控制,不断有新疱生成,皮损面积达90%以上,遂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20mg/d,病情尚得到控制,无新疱生成,渗液较少,5天后甲泼尼龙减量至80mg/d,之后减到60mg/d,皮疹未出现反复。病程中同时予能量合剂为患者补充能量,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6岁。全身泛发性红斑、脓疱2个月,加重伴高热1周。银屑病病史13年,妊娠28周。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偏高,血及脓疱细菌培养阴性,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诊断为疱疹样脓疱病。入院后给予人免疫球蛋白20 mg,头孢曲松1.0 g,1次/日,治疗2周效果不佳,加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2次/周,2周后好转出院,新生儿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大疱型药疹(SBD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住院的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甲泼尼治疗的16例SBDE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自动出院,15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成功率达93.75%。结论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甲泼尼龙治疗SBDE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表明本联合疗法在SBDE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7):490-490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是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DNA重组技术,自主研发的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给临床医师提供又一新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益赛普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病临床图片有奖征集”活动顺利结束。共收到近20组图片,经过专家评审,5名优秀奖获得者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曹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魏平(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徐丽敏(天津长征医院),张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熊瑛(山东省临沂人民医院)。所有获奖者的奖品、获奖证书及参与奖的奖品由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5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EN的可疑致敏药物以抗癫痫药为主。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黏膜受累、肝功能异常、继发感染等。入院后均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甲泼尼龙计算)(1~1.5)mg/(kg·d),联合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IVIG)0.4g/kg,连续使用(5~7)d。其中SCORTEN评分≥3分的为9例(60%)。结论 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黏膜急性疾病,积极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加强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治疗伴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急性荨麻疹的药物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3组,A组(n=40)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B组(n=40)甲泼尼龙注射液40mg静脉滴注1次/d,C组(n=36)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静脉滴注1次/d,3组均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50%,B组总有效率为95.00%,C组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伴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急性荨麻疹,临床症状改善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重症药疹。由于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因此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笔者成功治疗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7岁。因服用卡马西平后全身皮肤、口腔黏膜出现水疱、大疱、糜烂、渗出,伴吞咽困难收入院。入院诊断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60mg/d,甘草酸二铵(甘利欣)30ml/d,同时对症、支持治疗。治疗7d后,病情无好转,考虑系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足,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遂联合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15g/d,连用5d。治…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7岁,以周身皮疹1月余、发热1周为主诉入院.1个月前双大腿出现红斑样皮疹,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于外院诊为荨麻疹、过敏性肺炎给予抗生素、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2 d后皮疹消退,症状减轻,甲泼尼龙渐减量.治疗期间发现颈部、腋下、腹股沟多枚肿大淋巴结,行淋巴结穿刺后诊为淋巴结结核.1周前开始给予抗结核治疗,患者出现发热,最高39.8℃,皮疹复现并泛发周身.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检:颜面潮红,躯干、四肢泛发轻度水肿性红斑,大多融合成片,颈部、腋下、腹股沟触及多枚甲大至杏核大淋巴结,部分淋巴结融合,质硬,移动度差.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7岁。因口腔黏膜反复糜烂10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予泼尼龙40 mg/d口服,病情控制后,将泼尼龙减量至30 mg/d时皮损复发,相继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情未控制,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降低。转入该院后改用甲泼尼龙48 mg联合利妥昔单抗600 mg/周,连续4周静脉滴注,病情控制,但患者随后出现外周血T、B淋巴细胞耗竭,并引发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