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开展袋鼠式护理的应用效果,为母乳喂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7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身长、体重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一般反应、原始反射和被动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社交应答、适应能力、大运动和言语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P<0.05)。结论 给予NICU患儿袋鼠式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和神经行为,提升护理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多方位护理对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听力复筛的4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多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的筛查通过率和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运用多方位护理可提高听力筛查通过率,更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质量,且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孝感市某医院出生的19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护理前后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体格发育(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差值)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NBN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的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可改善新生儿神经行为,促进其体格发育,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游李平 《现代保健》2013,(21):73-74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内足月出生的58例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9例。研究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程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在疼痛程度和心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氧饱和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比较于足月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足月新生儿的疼痛感,对于新生儿的心理和生理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文娟 《现代养生》2024,(6):447-450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9.33%,高于对照组的9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促进病情好转,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外院转入本院自然分娩的40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并在住院期间及患儿出院后每天进行2次半小时袋鼠式护理。两组新生儿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 d、干预后15 d及干预后30 d采用神经行为功能(NBNA)量表评定两组神经功能。同时于出生后42 d测量两组新生儿头围、体重及身长,并记录两组新生儿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干预前NBNA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3 d、15 d、30 d NBNA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头围增长、体重增长及身长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贫血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能有效减少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陈利菊 《药物与人》2014,(8):206-206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母乳喂养率(90%)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率(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强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母婴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和自身产褥期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护理前后产妇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和自身产褥期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7.24±0.44)分,低于对照组的(11.44±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产妇对母婴护理的认知,并减轻产妇不良情绪,缓解其抑郁状况,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水平及护理满意率,并促使产妇掌握新生儿的相关护理技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率情况.方法:将研究选取的16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分别按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案和鸟巢式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其效果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排便次数、睡眠时间、进奶增加量、体温波动值依次为(45.8±13.6)h、(5.6±1.2)次/d、(5.4±0.3) mL/d和(0.3±0.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缪贝 《现代养生》2023,(13):1016-1018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出生时间、体重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袋鼠式+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睡眠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 袋鼠式+抚触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夜醒次数以及哭闹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联合婴儿抚触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新生儿睡眠时间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皮肤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联合皮肤抚触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日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日均哭闹时间、胎粪初排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每日摄奶量高于对照组,经皮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联合皮肤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患儿摄奶量,促进患儿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摄入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胎龄32~34周、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行袋鼠式护理和常规护理,记录和比较2组早产儿的摄入量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实行袋鼠式护理的早产儿摄入量及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摄入量的增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与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活动中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患有高热惊厥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将这些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观察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儿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5%,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7.5%,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儿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儿在循证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满意率,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各项指标,因此,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儿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活动中的效果以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1.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模式品管圈(QCC)活动对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接生的51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51例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PDCA模式QCC活动,比较2组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实施PDCA模式QCC活动前后圈成员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CA模式QCC活动实施后圈成员专业知识、团队精神、服务意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活动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模式QCC活动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脓疱疮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能力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7例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MDI、P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MDI、PD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为69.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促进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力与运动能力改善,也能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袋鼠式干预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和袋鼠式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干预满意度、新生儿生理指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母亲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新生儿行为状态评分、喂养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头围[(33.25±0.38)cm]、身长[(48.06±1.38)cm]均高于对照组[(31.68±0.36)cm、(43.27±1.3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21、12.523,均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7,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95.62±2.32)%]高于对照组[(91.27±2.44)%],呼吸、心率[(45.27±5.62)次/min、(143.54±11.83)次/min]均低于对照组[(51.43±7.96)次/min、(151.67±13.7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24、12.282及13.973,均P<0.05)。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80.49%)、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AT)评分[(9.18±2.25)分]及NBNA评分[出生4 d(38.56±0.73)分、出生30 d(39.55±0.45)分]均高于对照组[63.41%,(7.33±1.43)分,出生4 d(37.33±0.96)分、出生30 d(38.24±0.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t=13.986、11.643及12.086,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母亲HADS评分[(7.11±2.12)分、(7.12±1.18)分]均低于对照组[(9.06±2.16)分、(8.51±1.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87、12.965,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状态评分[干预7 d(2.53±0.53)分、干预15 d(1.98±0.36)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7 d(3.06±0.63)分、干预15 d(2.5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12、13.437,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奶摄入量[(245.52±19.86)ml]、母乳喂养率(73.17%)均高于对照组[(217.74±16.46)ml、46.34%],住院时间[(13.86±3.25)d]低于对照组[(17.64±5.28)d](t=12.836、4.568及13.654,均P<0.05)。结论 在母乳喂养中,袋鼠式干预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新生儿体格发育,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1月产科病房收治的175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采用相同方式选取2013年2月~12月的16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床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新生儿护理方法掌握的优良率、纯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开展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的使家属掌握对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并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对提高母乳喂养和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在本院本院顺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教育方法指导母乳喂养,观察组40例应用本院制订的母乳喂养指导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对相关知识测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本院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达97.5%,对相关知识的掌握90分以上的达92.5%,对本院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达97.5%;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87.5%,对相关知识的掌握90分以上的75%,对本院的护理服务满意率77.5%;观察组各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作为护理干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早产儿平均纳入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护理1个月后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体格增长状况以及运动功能发育状况及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结果两组MDI和PDI评分对比,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明显提升,而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护理后早产儿体格状况、运动功能状况和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方式对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和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家属满意率和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