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198例,根据空腹血糖状态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DM)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并针对IFG组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NGT组比较,IFG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减低;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超重患病率、存在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率明显增高.与DM组比较,IFG组SBP、DBP升高程度不如DM组显著.IFG组随着年龄增高SBP、LDL-C明显增高;老年人群较青年人群血脂紊乱及高血压患病率增高.IFG组男性在DBP、TC及肥胖/超重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IFG时期已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肥胖/超重、血压升高趋势:IFG人群在年龄和性别上临床代谢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空腹血糖受损(IFG)是糖调节异常(IGR)的一种类型,也是将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并形成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IFG,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阻止和延缓IFG向2型糖尿病发展,应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笔者分析体检者IFG与血脂、尿酸、血压、年龄、体重、腰臀比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促进对IFG人群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在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为IFG的230例患者,对他们采取健康促进手段,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血压(收缩压)、体质量、低密度脂蛋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对糖尿病认知、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体质量、低密度脂蛋白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认知及生活方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FG患者进行健康促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并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复合式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复合式营养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作用的综合效果,评价复合式营养干预对糖尿病(DM)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南京市6个主城区4142名中老年基线调查对象中,抽取空腹血糖受损者,随机分为复合式营养干预组196人,给予粗杂粮干预加健康教育讲座;空白对照组72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试验周期为半年。试验前后对所有受试人员进行体检。结果试验后,复合式营养干预组人群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明显下降(P〈0.05);且FBG降至正常(〈5.6mmol/L)的人群所占比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发展为糖尿病(FBG≥7.0mmol/L)的人群所占比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为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复合式营养干预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无锡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异常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腹血糖(FBG)是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参数。近年来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生活方式改变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如今糖尿病已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BG)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北京市体检中心所有健康体检人群的身高、体重、FBG、年龄、性别等数据。按FBG水平6.1 mmol/L为界分为FBG正常组和FBG升高组,以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和性别分层,分析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FBG升高的影响因素。按年龄分组为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岁以上组,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质量指数分为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结果 2016年,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总体FBG升高检出率为9.37%。FBG升高组人群的年龄、血糖水平和质量指数的水平均明显高于FBG水平正常组(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和BMI均为FBG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062 (95%CI 1.060~1.064)、1.795 (95%CI 1.681~1.916)和1.189 (95%CI 1.179~1.19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FBG水平升高风险越高,男性FBG升高的风险高于女性,BMI越大FBG水平升高风险越高(P<0.001)。结论年龄、性别和BMI均为健康体检人群FBG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何洲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0):58-59
目的调查高校教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及其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104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血脂血尿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阳性率为9.4%,IFG组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00);血脂等代谢紊乱是IFG的危险因素。结论 IFG是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广能集团职工体检空腹血糖受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200名广能集团职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职工的血糖监测资料,并探讨其空腹血糖受损与性别、年龄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空腹血糖受损的检出率为5.19%。高年龄职工的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年龄职工;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职工的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明显高于以上指标正常职工;然而,不同性别职工的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不存在明显差距,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进行高强度劳动、生活饮食不规律及精神压力较大的职工容易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对此企业要在内部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帮助职工合理控制饮食,鼓励职工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放松精神压力,进而减少空腹血糖受损情况的发生,提高职工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腰围变化与新发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法,以参加2006-2007、2010-2011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以符合入选标准的12 657名职工作为观察队列,依据基线腰围四分位水平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比较4组间糖尿病的发病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在12 657名的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观察队列中,男性为10 697名,女性为1960名,年龄为(49.9±11.3)岁.至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时,调查对象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4.27%(1884/12 657),男性人群年发病率为4.25%(1581/10 697),女性为4.44%(303/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第一分位组、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的糖尿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19%(235/3083)、3.07%(333/3114)、4.47%(473/3037)、7.08%(843/3423);按性别分层后,男性4组糖尿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34%(213/2626)、3.06%(282/2645)、4.37%(393/2582)、7.00%(693/2844),女性4组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38% (22/457)、3.12% (51/469)、5.05%(80/455)、7.45%(150/579).相同腰围分组间女性糖尿病年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糖尿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均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OR(95% CI)值分别为1.38(1.13 ~1.68)、1.79(1.47~2.09)和3.10(2.57 ~3.75)].结论 随着腰围的增加,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人体成分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IFG)概念后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2003年底,ADA更是将IFG诊断标准下限值由6.1mmoL/L下调到5.6mmol/L,提高了空腹血糖(FPG)预测糖尿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保健中心体榆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年龄分层后的血糖情况,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体检人群的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7.0mmol/L为标准,判断为糖尿病(DM)阳性,6.1~6.9 mmol/L为空腹葡萄糖耐量受损(IFG)阳性,5.6~6.0 mmol/L为空腹血糖正常高限组阳性,并按年份、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的阳性率均逐年上升(P<0.01);平均血糖浓度随着年龄增加升高(P<0.01);DM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IFG和空腹血糖高限组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升高更明显.结论:温州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异常及糖尿病阳性率逐年上升,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尤其在40岁以上人群中阳性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辖区内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为本地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杭州市上城区2014年16 213例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FPG平均水平及血糖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异常总检出率为33.63%,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为20.22%,糖尿病疑似阳性检出率为13.41%。FPG的平均水平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FPG平均水平总体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在41岁~50岁、51岁~60岁以及61岁~70岁这3个年龄段IFG检出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60岁以前糖尿病疑似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区FPG平均水平及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于某些省市调查结果,应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倡导科学的膳食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邻居李高工,今年65岁,喜静少动,今年查体时发现空腹血糖5.8毫摩尔/升,来问我是不是正常。我告诉他不是糖尿病,而是处于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这种状态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显增加,是糖尿病前期,绝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5.
邻居李高工,今年65岁,喜静少动,今年查体时发现空腹血糖5郾8毫摩尔/升,来问我是不是正常。我告诉他不是糖尿病,而是处于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这种状态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是糖尿病前期,绝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为>7郾8毫摩尔/升,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郾1毫摩尔/升。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此标准糖尿病并发症急剧上升,漏掉了许多糖尿病人。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研究讨论,将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下限调至5郾6毫摩尔/升。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无锡市社区自然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无锡市社区20岁以上居民,测定早晨空腹血糖,统计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岁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2.53%,经年龄标化后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85%,男女性别无异(P〈0.05),其血糖受损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BMI、高血压、高血脂和中(重)体力劳动等。结论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开展糖尿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加强对空腹血糖受损者的监测,以提高糖尿病防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研究小组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比例为15.5%,即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数分别为9 240万和14 820万[1]。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前期者每年有7%~11%会转变成糖尿病,他们的糖尿病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群的6倍[2],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对桐庐县社保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后确诊为高血压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其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及血压控制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该县社保退休人员在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后,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60例,将以上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体检结束后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避免或减少高血压所引发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高校1 507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校教职工人群DM和IFG的检出率分别为4.8%和3.0%,男性DM检出率(7.5%)高于女性(2.9%);DM和IFG的检出率随年龄、BMI、TG、LDL、SBP和DBP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值均0.05);低HDL组和中HDL组DM检出率均为5.3%,高于高HDL组0.7%(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HDL和SBP是DM的独立危险因素,IFG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BMI、TG、LDL和SBP。结论该高校教职工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低,年龄、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血压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评价体检高脂血症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高脂血症患者3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高脂血症人群常规护理,观察组高脂血症人群给予健康宣教进行护理干预,对2组干预前后高脂血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4.23±0.53)mmol/L、(1.66±0.84)mmol/L、(2.35±0.75)mmol/L和(1.76±0.59)mmol/L,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83.12±8.34)分]、日常生活功能[(79.36±5.48)分]、身体活动功能[(81.22±5.02)分]、正向情绪[(82.36±4.96)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83.22±4.69)分]、认知功能[(81.79±3.77)分]、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82.98±4.78)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83.04±4.69)分]、社会支持[(84.01±4.8)分]的各项健康评得分均较高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脂血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