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47%、切口感染率为5.88%,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10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模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护理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1.96%,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1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甲级愈合观察组占74.51%、对照组占3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0.25)万元及(9.56±2.69)d,对照组分别为(1.51±0.19)万元及(15.21±3.66)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干预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模式比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03/2014-03实施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切口感染进行控制管理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30例作为观察组,将2011-03/2012-03采用常规管理方法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控制管理手术室切口感染的观察组在空气菌落总数(16.84±11.26 CFU/m3)、手术切口感染率(2.59%)及Ⅰ类、Ⅱ类、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06%,2.36%和10.34%)方面均明显减少或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采用PDCA循环法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行骨科手术患者300例,其中120例于普通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180例于层流净化手术室行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手术室平均菌落数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0.56%,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室空气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23.6±11.8)CFU/m3、(47.2±5.0) CFU/m3,观察组手术室平均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预防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及手术室菌落数,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天津市红桥医院接收的手术90例患者,以抽签方式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各45例,优质组实施改进后的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患者感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为临床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 000例需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 00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中接受改进的护理干预,包括手术室内温度监测及调节、患者保暖、手术器械管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00%、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00%,有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0.50%;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术中监测、调节手术室空气温度、患者保暖和严格的手术器械管理等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之上执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护理满意度显著98.00%高于对照组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手术室细节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过程中手术室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应用手术室护理的观察组和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愈合、首次排气和抗生等使用时间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中级愈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方法为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一种必要护理方式,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过程中,不仅减少了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也缩短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时间,促进了患者手术切口的更好愈合,具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管理和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针对性的手术室管理,针对手术切口特点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管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室管理干预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98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该组有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04%,对照组98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16%,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手术室管理措施均进行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这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效果,减轻经济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对预防术后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以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9月-2019年7月接受TKR治疗的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接受手术基础上的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92%,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8%,优于对照组的84.44%、15.56%,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内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水平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TKR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减少术后感染发生,改善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降低切口感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抗生素使用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4.73±4.31)d,短于对照组的(30.54±5.44)d;护理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大幅降低切口感染风险,减少抗生素使用,并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227-1228
目的观察和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入选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进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护理配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配合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72.2%,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神经损伤3例,切口感染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给予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114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活动、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环节及流程、操作前准备与解释及护理环境等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在预防术后感染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更好的治疗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胡凌云 《现代保健》2014,(24):102-10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手术室基础护理,观察组再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2%,均低于对照组的10.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78.3%,高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89.1%、(12.3±3.2)d、(13415.5±302.3)元;对照组分别为71.1%、(17.6±3.3)d、(17823.3±354.4)元。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忽视的护理风险与应对方法,为提高手术室工作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同一类型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改革后护理措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8 7,P=0.000 1)。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 2,P=0.012 6)。结论 进一步完善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制订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提升手术室工作的安全性和疾病救治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0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水囊填塞宫腔治疗的97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宫腔感染、切口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感染和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0%、2.0%,均低于对照组的12.8%、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水囊填塞宫腔治疗时,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进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分析。方法:选择实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手术室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切口感染率较小(2.00%30.00%),合并呼吸系统感染(2.00%6.00%),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较低(4.00%16.00%),并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91.05±1.7275.22±1.85),护理满意率较高(98.00%82.00%),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应用在实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可以减少感染率,让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7年4月,共纳入研究对象98例,均为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伤口感染6例(12.24%),观察组伤口感染1例(2.0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96%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科肿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对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评估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消毒隔离、设备管理、手术器械准备、麻醉管理、医护配合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14 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实施,可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