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君  刘小鸣  张振凌  沈莎莎  吴瑞环 《中草药》2015,46(9):1302-1306
目的对姜半夏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和工艺进行客观评价和优化。方法以草酸钙针晶质量分数为指标筛选加姜方式和加热方法,以草酸钙针晶质量分数、水溶性浸出物得率及白矾残留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和综合评分法优选鲜半夏的炮制工艺。结果优选出的炮制方法及工艺为每100 g鲜半夏,加白矾10g、生姜(捣烂)20 g,共同加热至沸腾30min后浸泡3 d,再以120℃加压蒸煮40 min,清水洗净,晾半干,切片后干燥。结论优选的姜半夏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和工艺降低刺激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质量分数,提高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2.
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饮片中草酸钙针晶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华  刘博  胡银燕  张振凌 《光明中医》2008,23(12):1902-1903
目的:测定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饮片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比较炮制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滴定法。结果: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后草酸钙针晶含量降低。结论:白矾复制法能够降低白附子中草酸钙含量,可能是其刺激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虎掌南星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虎掌南星炮制加工中的矾水浓度、浸泡时间及矾水温度对虎掌南星饮片物质基础的影响。方法 :虎掌南星饮片研制 ,HPLC指纹图谱的定量分析 ,多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 :白矾浓度及其溶液体积对HPLC指纹图谱未见有影响。而温度对其有显著影响 ,且呈明显梯度变化。结论 :温热矾水浸泡将加速药用物质流失。应尽量在春秋季节的温度环境炮制虎掌南星。  相似文献   

4.
虎掌南星不同工艺炮制品药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振凌  王正益 《中药材》1996,19(5):248-251
本文对河南禹州产虎掌南星生品、药典法炮制品、产地越鲜加工炮制品的主要药效和毒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虎掌南星生品毒性较强,炮制后毒性降低,产地加工炮制品药理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的方法和工艺条件.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铝离子残留量、刺激性毒性物质草酸钙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工艺.结果:优选出的炮制方法和工艺为:每100 kg鲜白附子,加白矾6 kg、生姜6 kg,加热至沸腾30 min后继续泡润48 h,再以120 ℃加压蒸煮30 h,切片后干燥.结论:优选的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方法和工艺在降低刺激性和毒性成分含量、保留有效成分的同时,减少了加工与炮制工艺的重复,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6.
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针晶的晶型结构和其毒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的针晶是否为具有共性的毒性成分.方法:提取分离半夏、天南星、禹白附、虎掌南星的针晶,采用电镜扫描2万倍观察各针晶的晶体结构,采用X-衍射能谱分析各针晶的主要组成元素,采用红外光谱定性测定针晶成分的主要基团,采用急性毒性实验研究4种针晶和相应生品的急性毒性,以Bliss法计算各样品的LD50.结果:4种有毒中药的针晶均为细长尖锐针样晶型,直径小于1 μm,晶体表面布满倒刺,中间有凹槽,以半夏属的半夏和虎掌南星针晶更为锋利和尖锐;4种针晶中主要含有Ca,C,O,N,S元素,红外光谱显示针晶中含有-COOH,-NH2基团;说明针晶不仅仅是由草酸钙组成;4种有毒中药的针晶可以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LD50分别为:半夏针晶14.78 mg·kg-1,虎掌南星针晶14.11 mg·kg-1,天南星针晶16.02 mg·kg-1,禹白附针晶18.90 mg·kg-1,而其相应生品的LD50从半夏到禹白附均在3 300 mg·kg-1以上,针晶的毒性是相应生品毒性的200倍.结论:半夏、天南星、禹白附及虎掌南星中所含有的针晶是4种有毒中药中具有共性的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选清半夏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清半夏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浸出物、总酸及白矾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药材-白矾的质量比、浸泡时间、水煮时间对清半夏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炮制工艺为浸泡2 h,水煮6 h,药材-白矾质量比10∶1;总酸、浸出物、白矾平均质量分数依次为0.83%,10.5%,6.4%。结论:总酸、浸出物及白矾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清半夏的要求,清半夏粉末中草酸钙针晶明显减少,说明通过水煮炮制可降低半夏的毒性和刺激性,与传统工艺相比缩短了炮制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香薷传统切制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的对比,为香薷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实施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以软化时间、切制段长、烘干温度作为传统切制工艺的考察因素,以切制段长、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作为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的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香荆芥酚、麝香草酚、挥发油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优化传统切制和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并对2个优选出的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采用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ECOSIL-C18色谱柱测定香荆芥酚和麝香草酚含量,以乙腈-0.2%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274 nm,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优化的香薷传统切制工艺为:3倍量水淋润软化1 h,切制1.0 cm,50~60℃烘干;优化的香薷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为:趁鲜切制1.0 cm,50~60℃干燥36 h。香薷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的香荆芥酚、麝香草酚、挥发油含量均高于传统切制工艺。结论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简单方便,能弥补传统切制工艺繁琐、有效成分易流失等不足,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药虎掌南星名称、产地、原植物、加工炮制进行本草学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进行考证。结果确定了虎掌南星的名称演变过程,明确了其原植物和道地产区。结论为虎掌南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交设计优选东北南星炮制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东北南星炮制工艺。方法:以口尝麻辣味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东北南星炮制工艺;并对不同炮制品的刺激性,浸出物量及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东北南星生品100kg,清水漂8d(每日换水2-3次),加入到适量水煮沸的生姜片和白矾的水液中(每100kg生品用生姜12.5kg,白矾6kg),煮2h,取出,隙至4-6层干,切薄片,晾干。新法制品刺激性与药典法制品相当;新法制品的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均高于药典法制品,新法制品的紫外吸收略高于药典法制品。结论:优选出的炮制工艺不仅有效消减东北南星的刺激性。减少非麻辣成分的损失,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白矾辅料。  相似文献   

11.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3.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20.
脾阴论是明代医家在继承丹溪养阴思想的基础上对东垣的脾胃学说的一次创新,由于后世胃阴学说的兴起,这部分理论逐渐被忽视。文章通过系统整理这部分理论,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致中和的治疗理念,以期能被合理地应用到某些疾病证候的治疗当中去,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