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比起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推迟,程度轻,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反应能得到预防和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适合临床长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放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阳春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予以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全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尤为显著,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惠明 《现代医院》2013,(10):61-6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首次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25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9例,对照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一系列早期、综合、全方位、全程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延后,3级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综合、全方位、全程的护理干预能延缓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减轻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放疗治疗的40例鼻咽癌患者,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KP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Ⅰ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持续时间及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致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I临床患者病例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放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在放疗期间的口腔黏膜反应。结果:两组放疗7周后,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临床患者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口腔黏膜的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徐芳  滕海荣  王月霞  何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76-147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提高放疗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 结果 166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全部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100%,将0~1级归为对照组,共33例,2~4级归为病例组,共13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患者中超重者、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史、口腔pH值≤7.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者、应用抗生素及口腔黏膜保护剂者比例高于病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6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OR=2.147,P=0.044)、化疗史(OR=5.220,P=0.000)、口腔卫生状况较差(OR=2.477,P=0.023)、口腔pH值≤7.0(OR=2.300,P=0.013),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OR=0.372,P=0.013)及应用口腔黏膜保护剂(OR=0.341,P=0.012)。 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化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H值≤7.0,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和口腔黏膜保护剂。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对于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胡萝卜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RTOM)的防治作用。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11月将40例初治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放射治疗前半小时、放射治疗后半小时、睡前1小时口含胡萝卜冰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出现时间及具体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I、Ⅱ、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4、6、0、0例和8、8、3、1例,实验组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5)。结论 胡萝卜冰块对放射性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料喉风散联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鼻咽喉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料喉风散,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分布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显著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料喉风散联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比常规护理对鼻咽癌病患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差异。方法:抽取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本院确诊为鼻咽癌病患并接受本院放疗和护理的60例病患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此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从心理、行为习惯以及饮食等全方位护理,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根据黏膜情况、痛感等相关指标评价护理结果,并接受Wilcoxon检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护理,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中的病患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高、患者口腔黏膜状况更好。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进行全方位护理后,患者病情恢复状况良好,病人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集束化口腔护理在胃肠减压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胃肠梗阻且接受胃肠减压治疗患者,将2019年1-6月未实施集束化口腔护理前的9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实施集束化口腔护理后接诊的10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胃肠减压治疗时间、护理第5天时口腔清洁度评分、口腔黏膜损伤比、咽喉疼痛发生率,比较两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以及护理第1天、第3天及第5天时口腔疼痛度。结果研究组胃肠减压时间、口腔黏膜损伤率、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腔清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中0分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3和4分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第3天和第5天研究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口腔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及咽喉疼痛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缓解疼痛程度,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胃肠减压治疗进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氟康唑联合碳酸氢钠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真菌感染患者口腔白斑面积及口腔pH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真菌感染患者8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氟康唑联合碳酸氢钠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口腔白斑面积、pH值变化及治疗有效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2周后,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77.27%;研究组治愈23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腔的白斑面积及pH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口腔白斑面积为(2.65±1.06) mm~2,小于对照组(7.46±1.94) mm~2(P0.05);研究组口腔pH值为7.45±0.76,高于对照组6.24±0.74(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康唑联合碳酸氢钠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口腔内白斑面积,改善口腔环境,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富氢水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富氢水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至放疗结束。在放疗第2、4、6周评价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吞咽功能及口腔黏膜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第4、6周对口腔粘膜放射损伤较对照组减轻(P<0.05)。对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对口腔黏膜疼痛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氢水可以改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方法 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了6项真因,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并执行,分别为:建立综合性评估体系,制定阶梯式干预方案,实施全维度提醒策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由56.67%降低至22.22%。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促进多学科协作团队管理,降低了鼻咽癌放疗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使放疗中断率下降,提高了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L-11(IL-11) 治疗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2012 年4 月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25 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放射治疗期间给予IL-11 局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1:5000 呋喃西林液漱口,维生素B12 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降低,减轻患者疼痛和增进患者食欲等方面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 IL-11 对预防和治疗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显著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特尔立配制含漱液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接受同期放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漱口液含漱(生理盐水、一杰牌抑菌漱口液交替使用),试验组从放疗首日开始三餐后及睡前半小时先用清水漱口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20~25 mL+特尔立(rhGM-CSF)150μg配制而成的液体进行"含、漱、咽"3步护理法。用药后1 h内不进食、进水。根据急性黏膜反应分级标准RTOG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时间较对照组延迟2~3 d,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比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尔立漱口液对于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血液肿瘤化疗并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总结。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6.67%;且观察组口腔黏膜炎II度及以上的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液肿瘤化疗中,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低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加强观察,可以降低并控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程度,对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并观察口腔黏膜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相结合,同时给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患者口腔局部。结果 4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18例发生口腔黏膜炎,发生于移植后150~180天,其中3例表现为口腔和腭部的白条纹状的改变;5例有不同程度的多处口腔溃疡引起口腔疼痛;3例进行性或反复的口腔黏膜炎,影响进食;3例出现口腔黏膜变薄,黏膜红斑,味觉减低和口干症;3例出现舌痛;1例出现与免疫抑制剂有关的念珠菌感染以及双颊和舌部粘液性囊肿。通过增加CsA用量或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等,加强口腔清洁和给予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贝复济喷雾剂(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交替含漱护理干预后,口腔黏膜炎均能得到控制,仅3例需加用MMF。而对于口腔溃疡型的黏膜炎,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患者口腔局部疗效较好,对于其他类型口腔黏膜炎疗效不明显。结论口腔黏膜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多样性,系统免疫抑制剂结合口腔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他克莫司软膏局部外涂患者口腔对控制和降低口腔黏膜炎的程度有很大的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忧虑,是提高移植成功的主要手段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爱维治预防治疗急慢性放射性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确诊为头颈部肿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32例,在肿瘤放疗过程中给予静脉滴注爱维治,对照组30例,仅单纯放疗,两组予以6mV-X/6000~7000cGy/6~7W面颈联合野放疗;最终对两组间黏膜炎损伤分级进行数据汇总比较。结果:两组间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损伤程度及平均疼痛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施以放射疗法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爱维治,可有效减小因放疗所带来的各种急慢性黏膜损伤,也一定程度的预防了因患者无法承受放疗伤害而终止治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分析系统化护理方式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胃痛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32例,接受系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痛等症状消失时间、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经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与抑郁等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有助于缩短胃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并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鼻咽痛放疗后预防感染中的作用,探讨有效地预防措施.方法 10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在化疗开始后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辩证加用中医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情况并记录比较.结果 第4周中医护理组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率86.8%,常规护理组为100.0%;中医护理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以Ⅰ、Ⅱ级为主,分别占28.3%、45.3%,而常规护理组患者以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为主,分别占47.2%、32.1%,且两组4个级别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以延迟口腔感染发生,降低感染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