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2年9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中,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结果 10例乳腺癌患者出现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0/938),每1000个导管留置日中的血栓例数为0.11,共携带导管1035 d,置管后血栓发生中位时间23.5(4~176) d,9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中位抗凝时间为14(3~50) d,5例患者抗凝后继续使用导管,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后,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2年9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中,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结果10例乳腺癌患者出现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0/938),每1000个导管留置日中的血栓例数为0.11,共携带导管1035d,置管后血栓发生中位时间23.5(4~176)d,9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中位抗凝时间为14(3~50)d,5例患者抗凝后继续使用导管,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后,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原因,探讨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6月~2007年6月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2170例,6例发生相关深静脉血栓并发症7例次(0.32%),其中2例合并菌血症,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手段,并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为晚期肿瘤,分别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使用聚脲氨酯材质的PICC导管,管尖位置6例次在锁骨下静脉、1例次在颈内静脉;超声确诊血栓形成后,拔出导管并抗凝治疗,5例患者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平均随访10.6个月,4例血栓消失。结论PICC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管尖位置不当,置管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头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抗凝治疗结果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痊愈7例(38.9%),有效11例(61.1%),总有效率为100%,均治疗有效出院。结论抗凝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是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行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行PICC的84例CI患者,统计上肢静脉栓塞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评估,84例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30例,占比35.71%(30/84);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及导管材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为导管留置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多、聚氨酯导管(OR>1,P<0.05)。结论 导管留置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多、聚氨酯导管均是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围置管期的健康教育、导管护理在防止并发症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在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实施PICC并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和导管护理的162例肿瘤患者情况,并对PICC相关并发症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149例,二次置管后成功16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23/162),其中静脉炎9例(5.56%),PICC相关性感染8例(4.93%),局部渗血2例(1.23%),导管堵塞2例(1.23%),导管移位和导管异位各1例(1.23%)。静脉炎发生率与管道的型号、留置时间呈相关性。PICC相关性感染与输液种类、留置时间、出院带管的时间呈相关性。结论置管不同时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全程的导管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对预防PICC导管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具有操作安全、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可输入各种药物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导管功能丧失、血栓性静脉炎,甚至肺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道显示,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51%[2].本文主要分析老年患者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总结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许尔夫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67-1568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患者45例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全身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经颈静脉插管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髂股静脉通畅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经颈静脉插管成功率为100%,留置导管时间4~13d,经导管局部注射尿激酶260~1200万U.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1例,明显改善21例,改善9例,复发4例.共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观察组患者PTS发生率[35.56%(16/45)]低于对照组[57.78%(26/45),x2=4.46,P<0.05],观察组患者髂股静脉通畅率[71.11%(32/45)]高于对照组[48.89%(22/45),x2=4.63,P<0.05].结论 在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中,经颈静脉插管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98例肿瘤患者,分析出现PICC感染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8例患者出现PICC感染9例,感染发生率9.18%(9/98),其中局部感染、菌血症、静脉炎分别为4例、3例、2例。感染因素分析,导管留置时间、输液种类与躯体状态均为PICC主要感染因素。结论:肿瘤患者PICC管留置期间,出现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如导管留置时间、输液种类以及患者躯体状态等,需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控制置管下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的发生状况,分析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PICC门诊行PICC置管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置管情况、并发症等。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态观察PICC置管后直到拔管或化疗满3个疗程期间血栓形成情况。结果:PICC带管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19.7%;其中无症状血栓占14.4%,有症状血栓占5.3%。置管穿刺次数、血栓史2个因素对血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较高,血栓史和置管穿刺次数是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长期肠外营养输液治疗或化疗患者中的实用性和费用。方法选用三向瓣膜式PICC及非三向瓣膜式PICC,两种导管的型号均为4Fr。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观察3、6个月的实用性和费用差异。使用非三向瓣膜式PICC为A组,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为B组。结果3个月后A组使用导管维护费用平均569元人民币,B组为187元人民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6个月后A组导管维护费用平均为1709.4元人民币,B组为561.6元人民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7)。3个月内两种导管维护消费如果加上导管本身的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37),但如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则B组仍低于A组。A组置管时出现导管异位并发症1例(5%),B组治疗后期出现1例(5%)。A组出现导管堵塞2例(10%),B组1例(5%)。结论三向瓣膜式比非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维护费用低,且使用时间越长,导管维护费用相对越低。两种导管因在不同患者特点不同,均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均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260例行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各种类型并发症,基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行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50/260),其中穿刺点渗血以及导管堵塞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3例和12例,在所有并发症中占比分别为5.00%和4.62%,导管异位和静脉炎均发生8例,占比均为3.08%,血栓形成和送管困难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例和4例,占比分别为1.92%和1.54%。结论对于行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导管异位、静脉炎、血栓形成和送管困难,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蔡秀群  李懿 《现代保健》2014,(26):133-135
本文报告了1例因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致深静脉血栓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罕见病例,通过积极正确救治,患者痊愈出院的原因分析,研究探讨如何规避及减少或者及早发现发生PICC继发性异位所致深静脉血栓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一旦发生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100例)。根据感染发生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二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300例化学治疗患者中,32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10.67%),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更多,PICC留置时间更长,导管移动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换药频次更高,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更低(均P<0.05)。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及免疫功能均为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依次为: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WBC、换药频次及免疫功能。随机森林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ICU行PICC置管的患者318例,年龄20岁。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5例)和未感染组(293例),分析ICU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导管相关性感染25例,感染率为7.86%。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Neu计数、留置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Neu计数、合并糖尿病、置管时间及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是ICU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表现出更高的感染风险(OR=4.283,95%CI:1.846~9.938),P0.05)。结论 ICU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对干预措施,或将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抗凝因子变化.方法 110例AECOPD患者按下肢深静脉超声结果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比分析其危险因素及抗凝指标.结果 110例AECOPD患者中,确诊DVT 12例(10.9%),合并肺血栓栓塞症2例(1.8%).与非DVT组比较,DVT组卧床>3 d、吸烟、机械通气的例数增多及住院时间延长(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P<0.05);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S含量下降(P<0.05)及血D-二聚体含量增加(P<0.05).结论 造成AECOPD患者制动的因素如长期卧床及吸烟、机械通气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且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更容易合并DVT;AECOPD合并DVT患者存在纤溶功能失衡状态,应监测纤溶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压力抗栓泵预防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35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抗凝治疗措施,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5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压力抗栓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1.62±7.28),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4.15±6.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压力抗栓泵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属于广义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 CVCs ). 1997 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PICC的临床应用研究. 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短期或长期静脉注射抗生素、化疗药物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使用PICC可避免CVCs在颈、胸部穿刺引起的并发症,以及静脉切开和定期更换穿刺静脉导管带来的痛苦,而且维护简便、可靠,长期使用时,并发感染机率低并可节省医疗费用,但置管后并发症仍不容忽视,特别是其中最常见、 最严重的上肢深静脉血栓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UEDVT),即PICC 相关深静脉血栓(PICC-related deep vein thrombosis,PICC-DVT).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性回顾,为诊治和预防PICC-DVT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C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进行PICC置管的16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发生CRI发生率,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长、PICC置管时间、PICC穿刺次数、化疗次数、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感染培养及药敏结果等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6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置管后有27例发生CRI,感染率为15.98%。共分离培养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占64.91%,革兰阳性菌18株占3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置管时间≥8个月、化疗次数≥7次、PICC穿刺≥3次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发生CR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发生CRI主要是以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CRI的影响因素较多,可以通过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效果及医疗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防治体会及血栓形成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于放化疗期间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0例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其中24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成功,无肺栓塞发生;16例未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溶栓过程中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39例患者中痊愈1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延误了抗肿瘤治疗时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及时检测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确能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