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分析异染色质蛋白1结合蛋白3(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 binding protein 3, HP1BP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TCGA数据库分析肝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HP1BP3基因的表达差异。生存检验分析HP1BP3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P1BP3蛋白表达水平。用小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Huh7、HepG2细胞,功能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GSEA分析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HP1BP3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P<0.0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短(P=0.029)。HP1BP3基因是肝细胞癌的独立预测因子(P=0.024)。体外实验结果显示,HP1BP3基因在肝癌细胞株及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沉默HP1BP3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HP1BP3高表达与泛素化(P<0.001)、核酸切除修复(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483-5p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P3启动子驱动的m RNA(P3 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3B、Bel-7402、Hep G2和SMMC-7721,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83例人肝细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22例正常肝组织中miR-483-5p和P3 m RNA的表达水平,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P3 m RNA与miR-483-5p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2)将IGF2基因P3 m RNA的5’端非翻译区(5’UTR)克隆入p GL3启动子载体,构建P3 m RNA 5’UTR野生型(p GL3-P3-5’UTR-WT)及P3 m RNA 5’UTR突变型(p GL3-P3-5’UTR-MUT)重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将其分别与miR-483-5p mimic、miR-483-5p inhibitor及scrambled control共转染He La、293T及Huh7细胞,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萤光素酶活性。(3)分别将miR-483-5p mimic、miR-483-5p inhibitor及scrambled control转染Huh7及Hep3B肝癌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这2种肝癌细胞P3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4)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癌细胞Huh7及Hep3B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miR-483-5p的表达水平;应用核连缀实验(nuclear run-on assay)分析miR-483-5p对P3 m RNA转录的影响;应用RNA稳定性实验分析miR-483-5p对P3 m RNA稳定性影响。(5)应用体外细胞功能实验研究miR-483-5p对Huh7肝癌细胞生长、凋亡、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5种肝癌细胞株miR-483-5p及P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HL-7702(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miR-483-5p及P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在5种肝癌细胞株及肝细胞癌组织中,P3 m RNA表达水平均与miR-483-5p水平呈正相关。(2)萤光素酶实验显示,miR-483-5p与P3m RNA 5’UTR的同源位点互补结合可促进P3 m RNA的表达。(3)瞬时转染实验显示,过表达miR-483-5p呈剂量依赖性促进Hep3B和Huh7肝癌细胞P3 m RNA表达水平的增高。(4)miR-483-5p表达实验显示,成熟miR-483-5p存在于肝癌细胞Hep3B和Huh7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核连缀实验显示,miR-483-5p诱导Huh7肝癌细胞核中新生P3 m RNA转录;RNA稳定性实验表明,miR-483-5p不改变Huh7肝癌细胞P3 m RNA稳定性。(5)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显示,miR-483-5p促进Huh7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增强迁移与侵袭能力。结论:miR-483-5p高表达可部分通过上调IGF2基因P3 m RNA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进而参与肝细胞癌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对miR-22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及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iR-22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经不同浓度5-FU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和Huh7中miR-22及其初始转录产物pri-miR-22的表达;用miR-22类似物及5-FU处理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2靶基因HDAC4的表达;设计拯救实验(rescue assay)研究5-FU、miR-22与肝癌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 miR-2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下调;5-FU可以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Huh7内源性miR-22、pri-miR-22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miR-22过表达及5-FU处理可以抑制HepG2、Huh7,HDAC4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5-FU通过调控miR-22介导的HDAC4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hc3对人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及耐药机制。方法选取稳定下调Shc3的人肝细胞癌系HCCLM3和HepG2细胞及其对照组scramble细胞,稳定上调Huh7和HepG2细胞及其对照组pCDH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hc3、MEK、p-MEK、ERK和p-ERK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hc3 mRNA表达;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成功验证Shc3降表达及过表达细胞系;与scramble组比较,Shc3降表达组细胞MEK/ERK通路激活程度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与pCDH组比较,Shc3表达上调增加细胞对索拉菲尼耐受性(P<0.05),并且MEK/ERK通路激活程度明显增强(P<0.05)。结论Shc3可通过干扰HCC细胞凋亡,激活MEK/ERK通路,增加HCC细胞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性,本研究结果为靶向Shc3治疗肝细胞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为靶点,观察不同表达水平的IGF-Ⅱ对肝癌Huh7细胞生长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探讨IGF-Ⅱ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IGF-Ⅱ基因过表达质粒pc DNA3.1(+)-IGF-Ⅱ和RNA干扰质粒p LVX-shRNA2-IGF-Ⅱ转染肝癌Huh7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GF-Ⅱ的表达,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过表达与抑制IGF-Ⅱ对肝癌Huh7细胞生长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结果:过表达IGF-Ⅱ能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迁移(P0.05),而抑制IGF-Ⅱ的表达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IGF-Ⅱ参与调控肝癌Huh7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LC1促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qPCR检测肝癌细胞系ALC1 mRNA表达;MTS实验及平板克隆实验验证ALC1 siRNA干扰后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从蛋白水平检测验证ALC1 siRNA干扰后MEK/ERK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改变。结果肝癌细胞株Huh7、HepG2及BEL-7402均有ALC1 mRNA表达,其中Huh7细胞AL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细胞株。MTS实验结果显示ALC1 siRNA干扰后Huh7细胞增殖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ALC1表达后Huh7细胞克隆体积变小,克隆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LC1siRNA干扰可明显降低Huh7细胞ME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ALC1高表达于肝癌Huh7细胞;ALC1介导了MAPK信号通路激活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IGF-2R)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人类肝癌组织中IGF-2R的表达,并分析IGF-2R组织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IHC结果显示IGF-2R主要在HCC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中表达,与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相比,IGF-2R蛋白水平在HCC组织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P=0.012).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HR=9.87,95%CI 4.13~17.80,P=0.008)、门脉癌栓(HR=5.21,95%CI 1.38~10.76,P=0.023)和IGF-2R高表达(HR=2.30,95%CI 1.20~5.01,P=0.033)与H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结论:这些数据表明IGF-2R表达与HCC患者的总体存活负相关,是潜在的HCC新型分子靶标和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RNA干扰(RNAi)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GF1R) 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筛选抑制IGF1R mRNA表达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构建该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将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Huh7和Hep3B肝癌细胞,筛选沉默 IGF1R 基因表达的稳定细胞株。将上述稳定细胞株扩大培养,检测细胞IGF1R mRNA表达变化,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以及Ki-67、p-AKT、p-ERK1、Gli1、β-catenin、cyclin D1、p21、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感染携带 IGF1R 干扰序列慢病毒的Huh7和Hep3B肝癌细胞IGF1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中IGF1R、Ki-67、p-AKT、p-ERK1、Gli1、β-catenin、cyclin D1、p21及BCL-XL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RNAi介导的 IGF1R 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Huh7和Hep3B肝癌细胞生长及恶性生物学特征,这可能与IGF1R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引起上述调控细胞增殖、抗凋亡基因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AMA4调控TGF-β1/SMAD Western blot检测LAMA4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及正常肝细胞L02中的表达;MM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AMA4和TGF-β1/SMAD信号传导途径对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4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免疫因子TNF-α、IFN-γ、TGF-β1的影响。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AMA4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mRNA表达显著上调;LAMA4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蛋白表达显著上调;沉默LAMA4使TGF-β1和SMAD4表达显著上调,SMAD6、IFN-γ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过表达LAMA4则结果相反;MM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敲低LAMA4可使Huh7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过表达LAMA4则结果相反;Ly364947干扰TGF-β1/SMAD信号传导路径后,Huh7细胞的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IFN-γ和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TGF-β1显著降低,且Ly364947可部分逆转沉默LAMA4对肝癌细胞Huh7的免疫逃逸因子和凋亡的调控作用。结论 LAMA4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传导途径影响肝癌细胞免疫逃逸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OP2/Sun RNA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2(NOP2/Sun RNA methyltransferase 2,NSUN2)在肝癌发展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比较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肝癌数据集中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NSUN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9对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SUN2的蛋白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肝癌TCGA数据集中NSUN2对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活细胞动态成像与分析系统记录经shNSUN2慢病毒感染的Huh7和SNU182细胞的实时生长情况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基因富集分析(GSEA)肝癌TCGA数据库中高表达NSUN2组富集的信号通路,探索NSUN2可能甲基化的关键基因和参与的信号通路;Pearson法分析TCGA数据集中NSUN2与预测基因的相关性;在SNU182细胞中敲低NSUN2后,用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预测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TCGA数据集分析结果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NSUN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敲低NSUN2后Huh7细胞和SNU182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嘌呤和嘧啶代谢通路在高表达NSUN2组富集。重亚硫酸盐甲基化测序(Bisulfite-Seq)结果与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存在共同变化基因有PRPS2、ADSL、POLR2D、CANT1、ENTPD4、TXNRD1和CAD。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CGA数据集中NSUN2与PRPS2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3283,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验证了敲低NSUN2后抑制了SNU182细胞中PRPS2的mRNA和蛋白表达。RT-qPCR结果显示敲低NSUN2后嘌呤从头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结论:NSUN2可能通过调控PRPS2的表达参与核苷酸代谢,从而影响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OXD3-AS1在胃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 GCA)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FOXD3-AS1在GCA中的表达。应用细胞功能实验检测FOXD3-AS1异常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FOXD3-AS1异常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GCA组织中的FOXD3-AS1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Z=-2.695,P=0.007),FOXD3-AS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Z=-2.981,P=0.003)和淋巴结转移(Z=-3.43,P=0.001)相关。FOXD3-AS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FOXD3-AS1敲低明显抑制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侵袭能力;FOXD3-AS1敲低上调胃癌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N-cadherin、β-caten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结论 FOXD3-AS1在GCA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敲低FOXD3-AS1可以抑制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人肝细胞癌拷贝数变异和转录组实验,结合临床公共数据,探索肝细胞癌的拷贝数变异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用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识别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中的拷贝数变异,随后分析两种细胞系拷贝数变异基因的功能,并根据富集通路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选取两个细胞系核心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分析肝细胞癌拷贝数变异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GEPI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生存的关系。用RNA-seq实验和公共数据验证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HepG2细胞主要存在拷贝数增加,相关基因富集在雌激素信号通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通路;Huh7细胞系中既有拷贝数增加又有减少,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嗅觉传导、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关键基因SRC、MAPK3和MAP3K7拷贝数与基因表达成正比,并且高表达这些基因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HEK293T细胞系,SRC、MAP3K7基因在两个肝癌细胞系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提示了肝细胞癌的特异性变异,MAPK3无差异。结论 肝细胞癌拷贝数变异基因SRC、MAP3K7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组蛋白甲基化酶SETD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64对肝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ETDB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41例(64.06%)肝细胞癌组织中SETDB1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肝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SETDB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58±1.287)、(1.233±1.070)(t=2.917,P<0.05)。SETDB1表达上调与肿瘤大小、微血管侵犯及p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SETDB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上调,且肿瘤直径>5 cm者、伴有微血管侵犯者及pTNM分期高者,更易出现SETDB1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3)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取雄性SD大鼠PASM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小鼠抗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LC3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测定CLC3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均P<001);(2)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比较,ERK抑制剂U0126+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均P<001);p38抑制剂SB203580+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P<001);p38激活剂茴香霉素+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和P<001)。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可上调大鼠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ERK1/2通路介导了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的大鼠PASMCs CLC3表达, 而p38 MAPK通路活化则下调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的CLC3 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5.
艾福录  赵国华  林杰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3):269-271,275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qRT-PCR方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肝癌细胞株及正常肝细胞中LINP1的表达情况。si-LINP1转染肝癌细胞敲低LINP1表达;CCK-8实验检测si-LINP1对肝癌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结果 LIN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肝癌细胞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o2(P0.05);敲低LINP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和cyclinD1表达(P0.05)。结论敲低LINP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癌Huh7细胞外泌体促进自身转移的机制。方法:培养肝癌Huh7细胞,分离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将分离的外泌体与Huh7细胞共培养,Transwell比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外泌体中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β1、SMAD2/3、EMT相关分子表达。结果:提取的外泌体经Western blot检出CD63、TSG101条带;透射电镜检测出双侧膜结构小体;纳米粒径分析显示颗粒大小集中在100 nm左右。外泌体中检出TGF-β1。外泌体与Huh7细胞共培养,免疫荧光显示外泌体成功进入Huh7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迁移和侵袭大幅增加,TGF-β/Smad通路相关分子活化,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p-Smad7表达下降,间充质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升高。结论:肝癌Huh7细胞自分泌的外泌体通过运输TGF-β1上调TGF/Smad通路进而影响肝癌转移,探明了肝癌发展机制,为肝细胞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敲减含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的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C3)表达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NLRC3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片段转染至BEAS-2B细胞;RT-qPCR筛选干扰片段;MTT法检测细胞活力;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NLRC3基因的干扰片段3(siNLRC3-3)干扰效果最佳(P0. 01)。在BEAS-2B细胞中敲减NLRC3可显著增强细胞活力(P0. 01)。敲减NLRC3表达可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使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 05)。敲减NLRC3表达使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 01)。结论:敲减NLRC3基因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增强BEAS-2B细胞活力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SEL1L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EL1L(human Sel-1-like)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35例距癌灶边缘5am以上切缘的正常黏膜、60例癌旁黏膜及20例内窥镜活检的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EL1L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上述癌组织、正常黏膜、癌旁黏膜中SEL1L mRNA的表达。结果(1)SEL1L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率为80.0%(72/90),较正常黏膜的14.3%(5/35)和癌旁黏膜的16.7%(10/60)高(P〈0.01);SEL1L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为92.7%(38/41)比无淋巴结转移组69.4%(34/49)高(P〈0.01)。(2)SEL1L蛋白在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为87.8%(79/90),在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0.0%(18/20)。分别较正常黏膜的14.3%(5/35)和癌旁黏膜的13.3%(8/60)高(P〈0.01)。SEL1L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EL1L mRNA和SEL1L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92,P〈0.01)。结论(1)SEL1L蛋白表达的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SEL1L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主要是相应转录水平上调的结果。(2)SEL1L蛋白过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表现,SEL1L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识别食管癌高风险患者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水飞蓟素(Sili)对人肝癌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面死亡受体4(DR4)、死亡受体5(DR5)的表达。结果 Sili与TRAIL联合作用Huh7细胞后,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及单独用药组相比,Huh7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下降;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相对活性明显提高。Sili作用Huh7细胞后能明显提高DR4、DR5蛋白表达。结论 Sili可通过上调死亡受体DR4、DR5表达而促进TRAIL诱导的Huh7细胞凋亡,为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MPK2在IFNα治疗肝癌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作用。方法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FNα处理后胞苷单磷酸激酶2(CMPK2)在肝癌细胞系Huh7中的表达。通过构建的稳定表达CMPK2的慢病毒感染Huh7细胞,用Cell Titer-Glo ATP荧光检测过表达CMPK2的Huh7细胞及其上清中ATP的水平。用RT-q PCR检测过表达CMPK2的Huh7细胞上清对巨噬细胞中炎性因子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IFNα处理6 h后,Huh7细胞中CMPK2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1);CMPK2显著上调Huh7细胞及其上清中ATP的水平(P0.01);用稳定过表达CMPK2的Huh7细胞上清处理巨噬细胞6 h后,巨噬细胞中IL1β、IL6和CCL5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FNα上调Huh7细胞中CMPK2水平,激活巨噬细胞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