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辽宁省某医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产妇的助产质量(产妇心理舒适度评分与生理舒适度评分)、产程时间、产房内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产妇的心理舒适度评分及生理舒适度评分为(94.16±2.34)分及(91.64±3.89)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3.26±6.19)分及(78.55±7.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93,17.070;P0.05)。舒适护理组产妇产程时间为(514.35±75.77)min,短于常规护理组的(671.63±10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3,P0.05)。舒适护理组产妇感染率及新生儿感染率均为1.00%(1/10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8.00%(8/100)及9.00%(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88,6.737;P0.05)。舒适护理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9.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5,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妇产科,能够显著提高助产质量,明显缩短产程,降低产房内感染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楚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35-6436
目的:观察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依据产妇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及感染率。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心理舒适率、生理舒适率以及对助产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产妇同对照组产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产妇及新生婴儿产房内感染率,治疗组产妇及新生婴儿产房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婴儿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且可以显著降低产妇及新生婴儿产房内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研究产房舒适护理对于产房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10月接收的产妇,共计涉及到94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产妇配合常规的产房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产房舒适护理对产妇进行干预,比较本研究两组产妇的产房感染情况的发生.结果:本研究组观察组产妇的助产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房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的时候,落实产房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助产士的助产效果,并且能够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产房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对于助产效果以及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通过信封式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产房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助产效果与产房内感染情况.结果:以上观察指标中,观察组产妇均明显较对照组优越,P<0.05.结论:产房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助产质量,将产房感染的概率降低,临床应用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5.
周云 《中国卫生产业》2020,(4):34-35,3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房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该院产房292例孕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成立质控小组、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法律意识、规范助产士分级培训、优化配置产房人力资源、做好孕产妇沟通工作。结果观察组助产士护理质量(95.53±3.76分)、孕产妇满意评分(97.22±0.88)分高于对照组的(88.22±7.28)分、(90.15±2.34)分(t=3.36、3.55,P<0.05);助产不良事件2.05%、护理投诉0.68%低于对照组的6.85%、4.79%(χ^2=5.03、4.63,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房管理中,能够提高助产士护理质量及孕产妇满意评分,降低助产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产妇120例,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实用舒适护理办法进行干预,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两组产妇在分娩结束后不同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助产质量,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产房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助产的质量,降低产房内感染率,有利于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值得推广虚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18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产房护理安全管理,记录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3.33%,第一产程时间为(5.98±0.46)h,第二产程的时间为(0.59±0.13)h,第三产程时间为(0.59±0.13)h,新生儿Apgar评分为(8.96±1.03)分,住院时间为(5.68±1.09)d,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76.67%,第一产程时间为(7.34±0.91)h,第二产程的时间为(1.46±0.29)h,第三产程时间为(1.46±0.39)h,新生儿Apgar评分为(6.99±0.60)分,住院时间为(8.81±2.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月之前入院的7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房护理,将2016年6月之后入院的75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实施产房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助产质量和产房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助产质量优于对照组,产房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助产质量,减少产房感染的发生,在产房护理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的影响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设立的康乐产房(丈夫陪伴)及传统的封闭式产房(无陪伴)的孕产妇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康乐产房组无焦虑症状可疑,在总产程、产后出血、子宫复旧等方面明显优于封闭式产房组,使手术产率明显下降。康乐产房组手术产率为8%。康乐产房的设立,减轻了产妇心理负担,消除了焦虑、紧张情绪,有利于分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陈芳芳  张萍 《现代保健》2014,(17):65-6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高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15例护理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11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护理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为89.3%,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中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4例产妇行产钳助产分娩,观察组中有1例产妇行产钳助产分娩(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长为(9.3±2.1)h,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时长为(12.6±3.5)h(P〈0.05);对照组产妇抑郁情绪评分为(49.5±2.4)分、焦虑情绪评分为(68.5±2.4)分,均高于观察组的(37.7±2.3)分、(40.3±2.7)分。结论: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缩短分娩时长,提高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6月—2020年4月本院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期间接收的42例待产妇设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3月开展QCC活动期间接收的42例待产妇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8±6.43) vs (42.15±7.48),t=5.171;(37.66±6.49) vs (44.51±7.80),t=4.375,P均<0.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17%,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观察组护患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水平、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62±1.17) vs (93.05±1.66),(94.19±1.40) vs (92.33±1.52),(96.22±1.03) vs (94.25±1.28),(90.30±1.12) vs (86.49±1.78),P均<0.001]。结论 QCC活动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预防不良妊娠结局,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助产管理联合分娩球对初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8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9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助产管理联合分娩球方式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卧位或半卧位待产和分娩。比较两组产程和产后2 h出血量,采用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视觉模拟量表(VAS)、言语反应量表(VRS)、视觉模拟焦虑量表(VAS-A)及分娩控制量表(LAS)对比两组产妇产痛、焦虑及分娩控制感,分析两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46.37±121.52)min、(487.90±124.6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4.18±129.67)min、(596.04±121.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I、VAS、VRS及VAS-A评分分别为(2.79±0.83)分、(6.20±1.52)分、(21.34±2.68)分及(3.54±1.2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8±0.88)分、(8.61±1.90)分、(28.67±2.34)分及(6.58±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评分(176.30±18.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8.66±16.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助产管理联合分娩球用于初产妇可加速分娩第一产程,降低产妇疼痛,提升控制感及舒适度,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平产、家庭化分娩一体化产房实施的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一体化产房作观察组,普通产房作对照组,将两组施行不同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生物监测、产妇会阴切口及新牛儿脐部感染率、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0.27%,远低于普通产房的平均感染率4.73%(P<0.01),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P<0.01及0.05),会阴切口及脐带感染率(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P<0.05)亦低于普通产房.结论 一体化产房采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属协同下导乐结合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满意度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初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1例,两组均常规产科分娩干预,观察组同时实施家属协同下导乐结合无痛分娩,对比总产程、分娩恐惧问卷(FCQ)评分、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产痛分级、分娩方式、产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产妇分娩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FCQ评分、LAS评分、G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产痛分级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97.6%)高于对照组(73.2%),阴道助产率及顺转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SAS评分(41.28±5.29分)、SDS评分(42.93±4.95分)均低于对照组(49.36±6.23分、50.46±5.92分),产妇(2.4%)与新生儿(0)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7.1%、12.2%),产妇分娩满意率(95.1%)高于对照组(80.5%)(均P<0.05)。结论:家属协同下导乐结合无痛分娩可较好缩短自然分娩总产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干预模式对母婴感染控制及产房质量的影响,旨在提高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母婴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产科开展优质干预模式后经阴道分娩的213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开展优质干预模式前的224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及家属对产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感染和新生儿感染分别为0.94%和0.47%,对照组分别为4.46%和5.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干预模式前交接班制度、入院评估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环境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评分分别为(90.6±4.9)、(89.2±4.1)、(91.2±4.4)、(88.9±5.0)、(88.8±4.8)、(90.5±3.7)、(89.9±4.6)分,干预后分别为(99.3±5.6)、(98.7±3.5)、(98.6±4.2)、(97.4±5.1)、(96.9±4.6)、(98.5±3.6)、(98.8±5.2)分,优质干预模式执行后管理质量评分高于执行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干预模式的开展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家庭式产房2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家庭式产房在分娩中的优越性。方法:将住入家庭式产房产妇285例与同期非家庭式产房产 妇443例在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结局、产后阴道流血量4个方面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家庭组阴道产率 93.68%,剖宫产率6.32%;非家庭组阴道产率74.04%,剖宫产率25.96%(P<0.001);家庭组总产程时间7.06±2.76 h,非家庭组总产程时间8.20±2.15 h(P<0.001);家庭组新生儿结局;新生儿窒息率为0.07%,非家庭组新生儿结局: 新生儿窒息率占 3.16%(P<0. 05);非家庭组产后阴道流血量比家庭组多 100 ml。结论:家庭式产房比非家庭式产房在 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结局、产后阴道流血量4个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方法 收集在本院分娩的产妇320例,均为健康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产妇对新生儿保健、护理及育儿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2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观察2组婴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25%和1.875%,总产程时间分别为(7.89±1.85)h和(10.48±2.19)h,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9.4±0.5和7.9±0.8,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875%和2.5%,2组比较,观察组在总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发生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分别为97.5%和73.1%,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9.4%和77.5%,2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5). 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在总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产科常规护理,同时,在对母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及对护理满意度方面,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均明显优于常规产科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更适用于产科护理,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产房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本院产房顺产分娩的5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实施改进硬件及软件方面后的优质护理服务,以2014年4月~2014年12月登记在本院产房顺产分娩的实施传统护理的产妇50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综合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结局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产妇1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产妇利用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对照组产妇仅使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246.34±78.16)、(42.35±19.67)、(268.69±87.71)min]均较对照组[(369.53±86.42)、(66.43±31.28)、(415.96±107.65)min]短,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0.77%)高于对照组(49.23%),剖宫产率(21.54%)较对照组(38.46%)低(均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的情况均较对照组少(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84±0.92)分]较对照组[(8.39±0.68)分]高(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气囊助产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胎儿发生窘迫、产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等情况发生,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产房护理中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正常分娩100例产妇.根据接收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接生,观察组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对比两组产妇临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42.1±10.7)min,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46.9±13.3)min,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尿潴留率与产后出血率,观察组产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分娩期间,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可降低会阴侧切率与产后出血率,同时还可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