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和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丢胼发症婴幼儿肺炎25例(重症组)、无并发症肺炎32例(轻症组)和无肺、心、脑疾病20例(对照组)采用酶动力学速率法检测各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谱活性,并相互比较。结果:轻、重症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轻、重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期心肌酶谱活性下降正常,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肺炎心肌酶谱活性与病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MPP患儿(MP组)104例,细菌性肺炎患儿(nMP组)110例,进行急性期心肌酶值测定,并对MP组中有心肌酶升高的25例患儿于入院后2周及恢复期进行复查,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肺炎急性期MP组心肌酶(LDH、HDBH、CK、CK-MB)均高于nM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复查,以上各项指标的升高例数均明显下降,而恢复期仅有1例LDH增高(P〈0.01)。结论:MPP患儿有明显的心肌损害且程度重于细菌性肺炎患儿。而经过系统的抗MP及保护心肌治疗。MPP引发的心肌损害恢复较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心肌酶谱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观察对象,再选择同期的100例非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心肌酶谱水平,并且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和轻度组的α-HBDH、CK-MB、CK、LDH以及AST水平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轻度和重度组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本组的109例患儿中,20例预后差,占18. 35%,89例预后良好,占81. 65%,并且两组的LDH、CKMB、AST、CK以及α-HBDH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酶谱异常密切相关,通过监测心肌酶谱水平,有助于掌握患儿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期心肌酶谱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新生儿由于窒息或肺炎所致心肌损害时心肌酶增高的报道日益增多 ,而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许多正常新生儿心肌酶谱呈升高趋势 ,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 ,笔者对 6 2例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观察其心肌酶变化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6 2例新生儿均为 1997年本院产科出生 ,其中男 37例 ,女 2 5例。日龄 :~ 5天 33例 ,~ 10天19例 ,~ 2 8天 10例。 6 2例新生儿分为两组 ,疾病组37例。其中肺炎 10例 ;重度窒息 8例 ;肠炎伴脱水4例 ;硬肿症 3例 ;新生儿自然出血症 2例 ;低钙血症 2例 ;上感 2例 ;败血症 2例 ;吞咽综…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与心电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36例MP肺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的变化进行动态检测,并予以分析。结果 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入院时均高于入院后1周及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ECG改变入院时异常明显。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程度与心肌酶谱改变及ECG异常相一致。结论 检测心肌酶谱及ECG的变化对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变化随MP肺炎病情的好转而渐趋正常。 相似文献
8.
9.
我科于2001年10~2002年9月观察了58例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以探讨心肌酶谱与肺炎愈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58例均为住院患儿,其中男33例,女25例,~1岁26例,~2岁15例,~3岁10例、~4岁5例,一5岁2例。平均住院日8.9天。单纯性肺炎51例,占87.93%;重症肺炎7例,占12.0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7例窒息新生儿和35例正常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血钙值,并进行对比观察。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及血钙。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血钙值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低于轻度窒息组;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与血钙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窒息新生儿存在心肌酶谱与血钙水平的异常改变。联合检测心肌酶谱与血钙水平对判断新生儿窒息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儿支原体肺炎测定心肌酶谱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对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17例(26.15%),其中AST异常7例(10.77%),LDH异常10例(15.39%),CK异常9例(13.85%),CK—MB异常13例(20.00%);B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3例(5%),AST异常1例(1.67%),LDH异常2例(3.33%),CK异常I例(1.67%),CK—MB异常1例(1.67%);A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注意并可常规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及时给与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心肌酶谱、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及干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MPP患儿68例(观察组)和同期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幼儿心肌酶谱、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及复查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_HBDH)、谷草转氨酶(AS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患儿Mb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谱、Mb、CTnI明显下降,但CK-MB、LDH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PP患儿早期(急性期)进行心肌酶谱、Mb、CTnI的检测,对于M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丽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6):936-93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AST、LDH、α-HBDH、CK和CK-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轻度窒息患儿40例、重度窒息患儿56例及同期无窒息新生儿36例血清心肌酶谱水平,3组患儿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轻度窒息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01),轻...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与心肌酶CK-MB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心肌酶CK-MB升高27例,占总数的27%。给予患儿有针对性的治疗后23例患儿恢复,4例患儿失访;心电图异常10例,占总数的10%。给予患儿有针对性的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恢复;心肌酶CK-MB和心电图同时异常4例,占总数的4%。所有患儿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炎性渗出影和正常的心胸比率。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极易发生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的升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其中重症肺炎组40例,单纯性肺炎组40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肺炎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行肘静脉穿刺采血做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及心电图检查。结果除AST、CK在单纯组急性期和对照组比较中P>0.05外,单纯组和重症组急性期心肌酶谱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单纯组与重症组急性期比较明显升高,心电图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组恢复期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恢复正常(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可发生心肌损害,早期心肌酶谱测定及心电图检查有助发现其心肌损害,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肺炎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cTnT)在婴幼儿肺炎、肺炎心衰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其中普通组56例,心衰组30例,同时选择42例健康婴幼儿,于入院后次日晨抽血检测心肌酶谱和cT-nT。结果: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存在异常增高,尤以重症肺炎为著,P<0.01。肺炎心衰组心肌酶的阳性率及增高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炎心衰组cTnT值比普通肺炎组、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婴幼儿肺炎时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cTnT异常,病情愈重,心肌损害愈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程度、不同日龄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了解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临床意义,为寻找更客观、敏感地反应缺氧后心肌损害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临床及时地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两组,重度窒息组36例,轻度窒息组22例,分别于生后12 h内及生后第3天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并将同期住院的无缺氧新生儿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CK-MB、AST较灵敏,且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生后第3天心肌酶水平大部分恢复,LDH水平恢复较慢。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能较及时地反映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程度,生后第1天尽早测定其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窒息后心肌损害为一过性,经及时复苏,保护心肌等治疗,心肌酶水平常在3 d内逐渐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