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今年68岁,患病E23年。俗话说:久病成医。多年来为了治病、控制病情发展,我积累了一些抗糖斗争的经验。正如大家所熟知的“五驾马车”: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定期监测、参加科普讲座。遵照这5个原则,我有效地控制了血糖,病情稳定,生活美满。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85岁,与糖尿病打持久战47年,多年的抗糖生活告诉我,不懂知识不行,学了知识不实践不行,驾驭“五驾马车”没有知识引领不行。知识就是那么重要,疫情期间,我坚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接受糖尿病教育。  相似文献   

3.
总是有许多病友向我抱怨一个问题:抗糖“五驾马车”中最难以坚持的就是运动这驾“马车”!没时间——最难办!少伙伴——没法动!有雾霾——天时不配合!没地方——地利不支持!哎呀,这么多“好借口”,再加上运动的幅度又难以把握,和胰岛素配合不好,血糖不是低就是高!所以,现在很多病友的现状是想运动但不会运动,最后干脆就不动了。于是,控糖的“五驾马车”中,运动不驾而废。  相似文献   

4.
朱兆朋 《糖尿病之友》2011,(1):I0014-I0014
年底了,各企事业单位都忙着各式各样的年终总结。我们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这不,73岁的朱兆朋先生就总结了自己的抗“糖”体会。他已尝到“五驾马车”的甜头,那您呢?  相似文献   

5.
五驾马车控制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健康宗旨。我早在糖尿病初期,就从书上学习到,很多年来,成为我控制血糖的指南。在将近十年的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体会,学习和总结,对五驾马车的内容,感悟比较多。由于时代发展和实践条件的丰富,我觉得,认识也需要提高,观念也应该改变。发挥自我生理条件功能,应该让饮食和运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适应人群中代替药物作用,我和病友们有这样的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我患2型糖尿病已有23年。确诊初期,由于无知,思虑过多,情绪低落。后来一位学医的学生了解我的病情后,向我详细介绍了糖尿病和“五驾马车”,并说只要科学治疗,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的,不会影响预期寿命。回想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接受糖尿病教育,看到了一线光明,觉得过正常人的生活还有希望,而真正的觉醒是在不断学习糖尿病知识和抗“糖”实践中逐渐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我是有着14年糖尿病的老病友了,这么多年的糖尿病生活,让我在很多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很重要的一点是,糖尿病人的生活“五驾马车”缺一不可。其中,按时运动我觉得为我降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这么多年来,我的血糖都还算控制的不错,精神也很好,知道很多糖友都在为管理糖尿病而忧愁烦闷,我想我该结合我的抗糖经历告诉大家我的秘诀,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期的“抗糖明星”和以往不同,不仅能歌菩舞,创作表演过《五驾马车》、《快乐老家》等京城糖友熟悉的文艺节目,常年活跃在各种糖尿病活动现场,又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有人也许会问,这期的“抗糖明星”如此“神通广大”,一身兼具多项本领,他究竟是谁呢?聪明的读者也许已经猜到了,他并不是一个人,他是一支队伍,本期的抗糖明星就是:“海琴抗糖小分队”!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之友》2013,(1):88-89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到全身组织器官的终身性、综合性代谢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明确指出,防治糖尿病需要“药物、饮食、运动、教育、监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驾马车”。只有这“五驾马车”综合作用齐用力,才能有效控制住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专家指出,治疗糖尿病要靠五驾马车。即: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控制糖尿病,五驾马车缺一不可,而学习掌握糖尿病知识则是首要的,它起着不可替代的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近年来,在我居住的小区里,还有部分“糖友”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存在一些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血糖不降,就加大药物剂量;只要血糖控制好,就不吃药了,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西医治不好糖尿病,得靠中医的祖传秘方;重视降糖治疗,忽略调脂、抗凝治疗等。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糖尿病的治疗要靠公认的“五驾马车”,即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病情监测、药物治疗,五项措施缺一不可。“五驾马车”是久经考验的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近年来,心理治疗也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以为糖尿病治疗有了“五驾马车”就足矣,原来人间还有一种比“马车”更珍贵、更重要、更具有决定性的战胜疾病的力量——亲情和爱。有了这种力量,“五驾马车”就能天马行空,一日千里;没有了这种力量,“马车”前面就是崎岖山路,寸步难行。婷婷的故事就是用亲情和爱谱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在2002年上半年戴上2型糖尿病这顶“帽子”的。一开始,因为我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干着急,束手无策,情绪很低落。2004年上半年,我在《糖尿病之友》杂志上学习到不少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使我对糖尿病和“五驾马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2004年11月份我买了一台血糖仪,  相似文献   

14.
营养不良困扰病友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首,糖尿病患者需遵循各种“饮食禁令”,以控制血糖超标。但如果日常配餐不科学,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往往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患者糖代谢紊乱,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下降,导致蛋白质分解供能增加,消耗过多,加之饮食控制,易造成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EM)。长期如此,患者免疫力下降,各种感染、并发症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糖尿病之友》2014,(10):8-8
河北田晔祥:《糖尿病之友》是中国第一本糖尿病教育杂志,紧扣“五驾马车”,刊登糖尿病新闻,介绍糖尿病知识和控糖经验,是“糖友”的必读刊物,我非常喜欢。第8期的《聚焦妊娠期糖尿病》一文实用性很强。作者许岭翎既是患者也是医生,她写的妊娠日记是经验总结,可供准妈妈借鉴。建议惠有糖尿病的医生像许大夫那样,把自己的控糖经验介绍给读者,让患者学习,获得健康。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具有13年病龄的“糖友”,我是《糖尿病之友》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主动与这位“好朋友”保持亲密接触,坚持读完读懂每期的所有文章,并从中获益。在这位好心“朋友”的指导下,我注意驾驭好防治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的专家甚至认为是“五驾马车”之首,因为死于无知的患者大有人在!而《糖尿病之友》是中国第一本糖尿病教育杂志,是面向“糖友”和基层医护工作者的科普读物。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我得了糖尿病,因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在生活中存在许多误区,因此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随着近些年糖尿病教育的普及,北京一些大医院定期举办健康大课堂,我坚持学习,不仅从理论上认识了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而且联系实际,身体力行。听课之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糖尿病联盟向社会倡导的是“现代综合疗法”,包挂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也即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驾马车。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一天     
我接触糖尿病防治教育比较早,早在大家一锅粥地争先恐后降血糖的时候,我就知道血糖并不是简简单单降下来那么简单。血糖不单要降下来,还要保持平稳。“糖友”要想很好的控糖,离不开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这“五驾马车”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