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结石清除率、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医院自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通道组(34例,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组(34例,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出血、发热、脓毒症休克)。结果:标准通道组患者手术时间(101.23±30.23)min、术中出血量(70.34±9.12)ml、住院时间(7.01±1.23)d与微通道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通道组的结石清除率(91.18%)、切口感染率(5.88%)与标准通道组结石清除率(94.12%)、切口感染率(2.94%)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标准通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例(11.76%)与微通道组3例(8.82%)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均可取得一样的结石清除效果,且切口感染率无显著不同,但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镜Ⅰ期治疗肾铸型结石合并脓肾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铸型结石合并脓肾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合并脓肾的肾铸型结石患者45例,其中术前明确脓肾诊断27例,术中穿刺后发现脓肾1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尿培养,经抗感染治疗后行经皮肾镜治疗,术中穿刺成功后常规扩张至F24标准肾镜通道,根据结石坚硬程度分别用EMS超声或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时间控制在2h内,如结石无法清除,予留置肾造瘘管、双J管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行造瘘管间断呋喃西林冲洗。结果:术后复查,一期手术取尽结石32例(71%),8例仍有较多结石残留,行二期取石,5例残留结石较小,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不同程度发热,17例体温超过38.5℃,常规行血培养,未见有菌血症或败血症。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大,冲洗液容易流出,配合EMS超声碎石,肾盂内压力低,不易引起肾内逆行感染,可一期治疗合并脓肾的肾铸型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F20皮肾通道进行微创经皮肾穿碎石取石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时,皮肾通道扩张至F20,先用标准肾镜、EMS第三代超声负压碎石系统处理主要肾盏、大部分结石,不更换工作鞘改用李逊镜,采用负压弹道碎石处理残余结石。结果 42例复杂性肾结石均采用经皮肾穿碎石术完成,35例患者一期手术完全清除结石,7例残余结石大于1 cm,需二期手术,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建立F20皮肾通道,灵活采用李逊镜及标准肾镜进行碎石,提高手术效率,避免并发症,结石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4.
焦湘  张雪培 《临床医学》2011,31(5):34-35
目的探讨与评价经皮肾镜下应用第四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复杂性肾结石136例(单侧107例,双侧29例),腹部平片(KUB)测量结石最长径2.2~6.6 cm。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采用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对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均一期建立经皮肾通道,手术总的结石取尽率为90.2%,泌尿系梗阻解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53 min。术中失血10~300 ml,平均90 ml。单发肾结石取尽率为95%。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2 d。13例残石,6例二期碎石;4例术后1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6例术后短期发热。随访2~10个月,无大出血、感染、肾周积液。结论经皮肾镜应用第四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结石,可提高碎石、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高效、微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5例患者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38例,肾结石20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140例,共556侧结石,均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皮肾通道(微通道、标准通道或大通道)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或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Ⅰ期取石450例(509侧),Ⅱ期取石35例(47侧)。手术时间(穿刺至放置肾造瘘管)15~221 min。术后5~7 d复查腹部平片(KUB),447侧排净结石,Ⅰ期结石取净率86.8%。无术后肾造瘘管脱落,无胸膜和腹腔脏器损伤。结论 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高效、安全、易操作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脓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泌尿专用超声穿刺探头引导下,采用穹窿穿刺法标准通道辅助MPCNL联合EMS,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脓肾53例(55侧,2例双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输血率和并发症。结果 53例患者共55侧肾脏均Ⅰ期建立F24通道,并成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82.3±22.5)min;72.7%的肾脏Ⅰ期F24辅助F16/18双通道;18.2%为Ⅰ期F24辅助Ⅱ期F16/18的双通道或多通道;9.1%为Ⅲ期经原通道PCNL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4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辅助治疗。Ⅰ期结石清除率70.9%(39/55),总结石清除率89.1%(49/55)。2例患者术后输血,1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止血,3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1例出现感染性休克;2例少量液胸保守治疗;1例因尿外渗引起明显腰痛,给予止痛药物处理,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泌尿专用超声穿刺探头引导下,采用经穹窿穿刺法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PCNL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脓肾,具有结石清除效率高、肾盂内压低、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式中,采用超声或X线定位皮肾通道建立失败的原因,探讨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经皮肾镜取石术式中采用超声或X线定位建立皮肾通道失败的41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失败的原因;采用皮肤小切口肾脏表面手指诊定位+X线定位的方法建立皮肾通道,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皮肾通道建立失败的情况有:多次穿刺失败者19例;穿刺成功但经皮肾通道建立失败者12例;经皮肾通道建立后又丢失者10例。38例采用小切口指触+X线定位一期完成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肾周脓肿1例、伤口感染延期愈合1例、动静脉漏行介入治疗1例。结论皮肾通道建立失败的原因有穿刺不成功、穿刺成功但通道建立失败和通道建立后又丢失等情况,有解剖原因也有技术原因。对此类患者,采用皮肤小切口肾脏表面手指诊定位+X线定位的方法完成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可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皮肾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3月B超引导下采用经皮标准肾镜和微造瘘输尿管镜2种方式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患者共13例,处理狭窄肾盏憩室盏颈9例.结果 本组患者10例1次穿刺成功,3例2次穿刺成功,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57 min.平均住院天数11 d,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mL,无严重并发症.穿刺通道3例经第10肋间,10例经第11肋间,术后随访2~29个月.无结石复发,憩室消失6例.结论 经皮肾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是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穿刺路径的选择、憩室盏颈的处理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76例住院手术治疗的结石性脓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Ⅰ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一次结石清除率、术后各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9.68±16.74)min和一次结石清除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9.56±14.58)min和57.89%(P均<0.01);术中出血量(75.96±12.33)ml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0.89±13.28)ml(P<0.0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64±1.27)d vs(5.68±1.32)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在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1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脓毒血症(2.63%)及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率(5.26%)稍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53%和18.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两种通道对脓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率会否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标准通道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经验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通道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41例(461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0 min;住院时间8-28 d,平均11 d。采用三通道取石2例,二通道取石20例,单通道取石419例。一期手术术前血红蛋白(115±26)g.L^-1、1-3 d内复查血红蛋白(96±21)g.L^-1,术中损伤腹膜3例、损伤十二指肠1例,术后高热8例、感染性休克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术后需配合体外震波碎石(ESWL)35例。结石总排除率92%。结论标准通道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接受、治疗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中术后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别行mPCNL(35例)和标准通道PCNL(43例)治疗,术后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16F和24F经皮肾通道并一期行碎石术。mPCNL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标准通道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mPCNL组低于标准通道PCNL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CNL组术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治疗者有1例,标准通道PCNL组无输血病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邻近脏器损伤,mPCNL组有1例经第11肋间穿刺肾上盏患者出现胸腔积液,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标准通道PCNL组出现腹腔积液2例,经抽液、利尿后痊愈。mPCNL组术后体温>38.5℃1例。2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与标准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标准通道PCNL联合应用EMS第4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碎石清石效率高,较mPCNL钬激光碎石明显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可吸引金属清石鞘行微造瘘经皮肾镜一期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并同侧泌尿系结石的36例患者行微造瘘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数据,评价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其中单通道30例,双通道6例;手术时间为48~96 min,平均(68.5±5.3)min;术后3例患者出现发热,予以对症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出现肾动脉出血,予以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术后复查CT结果显示,36例患者肾囊肿均一期成功处理,34例患者结石取净,另外2例鹿角型结石患者术后仍有较多结石残留,采用2期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治疗。结论应用自制金属清石鞘行微造瘘经皮肾镜一期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同侧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我们应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患者20例,16例行I期单通道取石;2例行I期双通道取石;2例因合并严重感染I期肾造瘘充分引流后行Ⅱ期单通道取石。结果20例患者结石清除率为88.36%(18/20),平均手术时间66min,术中无肾盂、肾盏黏膜撕裂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肾造瘘管留置6或7d后拔除,随访未发现并发症。术前6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术后2周复查,血肌酐下降。结论经皮肾镜技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复杂性肾结石236例,在B超定位穿刺探头引导下,采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0min(30—160min)。一次碎石取净率91.1%(215/236)。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0ml。住院时间平均8.5d。236例随访1—6个月,术后无严重出血、感染、胸水、腹水、周围器官损伤。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损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80例尿路结石患者采用B超定位引导经皮肾穿刺建立F16通道,使用用德国WOLF8/9.8 F输尿管肾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结果 80例患者行Ⅰ期穿刺取石69例,行Ⅱ期取石8例,行Ⅲ期取石3例.结石清除率93.75%(75/80).手术时间0.6~3.6 h,术中无需要输血病例,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好、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对残留结石和复发结石的再次手术治疗有较大优越性,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进一步提高肾结石的清除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湛海伦  周祥福  杨飞  陆敏华  卢杨柏  黄洁夫 《新医学》2011,42(11):708-710,713
目的:总结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处理肾盏结石的技巧.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10年10月行B超引导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78例肾盏结石患者的手术资料,观察穿刺通道位置及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结石清除率.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单通道取石58例,双通道15例,三通道5例,并以穿刺肾后组中盏为主,结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孤立肾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取石术。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出血量少,随访3~6个月,患者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存在。结论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关键是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掌握术中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超声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引导穿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监测下定位引导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35例。结果除1例肾穿刺后,发现肾内有积脓,另1例穿刺后肾结构及结石显示不清外,均定位穿刺碎石成功。结论采用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可重复、避免放射线损伤等优点,且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附42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作用。方法 从2000年5月~2004年12月应用minj 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426例。结果 426例中有351例Ⅰ期取石,69例行Ⅱ期取石,6例行Ⅲ期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363例,双通道取石58例,三通道取石5例,平均结石清除率90.18%,平均手术时间86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6天。平均住院12d,术中均未输血,其中2例术后并发迟发性大出血,经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置入外支架管后治愈,其它随访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mini 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