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B组给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14 d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 5),且A组TCSS评分较B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A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5)。2组治疗后SOD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组SOD升高较B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上症状常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下肢沉重等~([1-2]),发病率高达15%~50%。有资料~([3])显示,DPN患者中有15%会表现出疼痛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病的发病机制与微血管病变、非酶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黏附及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培养获取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在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在EBM完全培养液中培养。EPCs与不同浓度丹参多酚酸盐及辛伐他汀共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其对EPCs增殖、黏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丹参多酚酸盐能促进EP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35±0.005 vs.0.292±0.005,P<0.01);并且能增强细胞黏附能力(32±0.8 vs.30±0.8,P<0.05),使NO分泌量增加[(51.3±1.8)μmol/L vs.(22.4±1.1)μmol/L,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EPCs增殖并增强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α-硫辛酸治疗,研究组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清可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B(Sal B)是否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糖尿病(DM)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10),DM模型组(DM组,n=10),Sal B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建立DM大鼠模型,当大鼠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及糖尿病模型组2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糖尿病模型组予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STZ注射造模,并予丹参多酚治疗,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糖尿病模型组的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设细胞钙粘蛋白(VE-C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丹参多酚治疗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DMA、VE-Ca浓度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丹参多酚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丹参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 方法 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治疗组 30例 , 每日给予丹参注射液 16 ml加入生理盐水 500 ml静脉滴注 , 弥可保 500 μ g肌注 , 均为 1次 /d, 共 4周 . 对照组 20例常规糖尿病治疗 .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 56.67% 和 9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8.18% (P<0.05)和 45.45% (P< 0.01). 结论丹参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丹参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每日给 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弥可保500ug肌注,均为1次/d,共4周,对照组20例常规糖尿病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56.67%和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8%(P<0.05)和45.45%(P<0.01)。结论:丹参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周明龙 《临床医学》2010,30(10):10-11
目的观察弥可保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降糖药物及饮食与治疗前保持不变,治疗组给予弥可保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弥可保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果糖二磷酸钠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其中3例因不能耐受退出该研究),对照组3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果糖二磷酸钠10 g、α-硫辛酸0.45 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0.45 g,静脉滴注.2组均为1次/d,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28/31),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2/32),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正中神经为(47.7±3.8)m/s与(42.5±2.5)m/s,腓总神经为(41.6±3.3)m/s与(36.0±2.8)m/s]与对照组[正中神经为(43.4±2.0)m/s与(41.9±16.0)m/s、腓总神经为(39.6±3.3)m/s与(36.2±1.9)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为(40.3±1.8)m/s与(35.2±2.3)m/s、腓总神经为(34.1±2.3)m/s与(28.8±2.5)m/s]、对照组[正中神经为(37.7±1.7)m/s与(34.8±3.1)m/s、腓总神经为(30.8±2.6)m/s与(27.8±2.4)m/s]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但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 ,DP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患者 10 6例 ,男 64例 ,女 42例 ,平均年龄 ( 5 4.8± 13 .2 )岁 ;平均病程 ( 10 .2±4.8)年 ;另有 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 45例 ,女 3 0例 ,平均年龄 ( 5 4.2± 11.7)岁。 2组对象间年龄、腿长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采用Nicolet VikingIV电生理仪测定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Fmin)、时限 (Fdur)、波幅 (Famp)、面积 (Farea)以及M波负峰波幅 (Mamp)和M波面积 (Marea)。结果 发现对照组Fmin上限 (Y)与腿长 (X)的函数关系为Y =12 .3 +4 8.8X2 。无神经病变患者组 (n =3 0 )Fdur增宽 8例 (异常率2 7% )、Fmin延长 4例 ( 13 % )、Farea/Marea增大 2例 ( 7% )。有神经病变组患者 (n =76)Fmin延长 ,Famp/Mamp及Farea/Marea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轻型DPN患者与重型DPN患者比较 ,其Fdur异常率显著增高 ( 96%vs 2 1% ,P <0 .0 1) ;Fmin异常率降低 ( 5 1%vs 76% ,P <0 .0 5 ) ;其余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F波 (尤其是Fdur)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 ,并有助于发现亚临床DPN患者。DPN患者的远、近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隐匿且长期的并发症,其主要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来明确诊断。近年来,超声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本文就超声在该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分别用灯盏花素注射液75 mg/d和甲钴胺注射液1.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0 mg/d静脉滴注,疗程皆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肌电图检查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肌电图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用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DPN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DNP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腺苷钴胺肌内注射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结果 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31/36),对照组为63.9%(23/36),观察组疗效优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腺苷钴胺及怡开治疗DN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辉  王翀  朱琳  张馨 《综合临床医学》2012,(10):1016-1019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5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选用普瑞巴林150mg/d,无效时加量至300mg/d;对照组选用卡马西平200mg/d,无效时加量至600mg/d。疗程8周,评价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服药1周时疗效评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2.028,P=0.046),服药8周时疗效评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3.54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服药1周时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5.13±1.76)、(6.74±1.52)分,P〈0.05)];服药8周时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13±0.45)、(3.27±1.04),P〈0.05]。治疗组有5例(20%,5/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0例(40%,10/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并讨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2月就诊于医院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PN的7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DPN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抗神经节苷酯抗体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抗神经节苷酯(GS)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型糖尿病病变的无神经病变以及其他神经病变和正常人进行抗神经节苷酯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DPN组抗GS-IgM、抗GS-IgG抗体分别为46.8%和20.0%,明显高于无神经病变组和其他神经病变组及正常人。结论 抗神经节苷酯抗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密切,其在病理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