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9-3440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双侧颈动脉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及颈动脉斑块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水平(2.86±1.23mg/L)低于对照组(7.55±1.46mg/L),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8±3.52分;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性与血浆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ACI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USP组,n=40)、稳定斑块组(SP组,n=42)和无斑块组(NP组,n=38)。另外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PTX3、hs-CRP水平,并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各组血浆PTX3、hs-CRP水平和CIM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浆PTX3、hs-CRP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ACI发病和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USP组、SP组、NP组血浆PTX3、hs-CRP水平及C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TX3、hs-CRP水平在USP组、SP组、NP组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PTX3、hs-CRP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TX3和hs-CRP为ACI发病和ACI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CI患者血浆PTX3、hs-CRP水平明显提升,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因此早期监测有助于预测ACI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症状性和无症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用B超显像法观察 34例症状性脑梗死和 35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 症状性脑梗死病人在颈动脉粥样硬块检出例数、斑块数目、厚度、长度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两组间在颈动脉中层 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对有脑梗死高危因素的老年人进行颈动脉B超检查具有预后价值 ,有利于指导及时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126例及正常对照者61例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有斑块组102例,无斑块组24例,将102例有斑块者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5例及不稳定斑块亚组67例;比较各组脑梗死危险因素,测量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形态结构,评价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脑梗死患病组的颈动脉形态结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病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51/60,85%)高于健康对照组(8/30,26.7%)(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相关性。超声可直接观察颈动脉壁病变,对脑梗死患者评价疗效和预后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声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84例经CT、MB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和84例非脑梗死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和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84例脑梗死患者中,58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68.3%;非脑梗死组84例中有30例,发生率35.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梗死组60岁以上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22例,无粥样斑块者25例;60岁以下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8例,无粥样斑块者29例,6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下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年龄越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越高。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6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70例非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颈动脉内径及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78.46%(、7.42±0.08)mm(、7.53±0.06)mm]与对照组[28.57%、(7.84±0.10)mm、(7.97±0.75)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7.5%),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0%),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7.5%)。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脑梗死组年龄(69±8)岁和患有高血压(70.1%)、糖尿病(47.7%)、代谢综合征患者(40.0%)的比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61±6)岁、41.3%、18.6%、15.7%](均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抽血化验血脂,并与4201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作对比。各项数据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9.09%,对照组为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的升高是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班块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56例(77.8%),明显多于对照组10例(20.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脑梗死组斑块类型多为软斑和溃疡斑,其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斑块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脑梗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微栓子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TCD)超声脑动脉微栓子监测,分析颈动脉斑块部位、性质、数量的特征及与微栓子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60.42%,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群19.15%(P=0.000)。颈总动脉分叉处为斑块的好发部位。96例患者微栓子阳性率为29.17%。结论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不稳定斑块及多部位斑块与微栓子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血脂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尿酸(UA)与血脂及颈动脉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8例CI患者及49例体检健康者血清UA和血脂浓度,并对其中78例CI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CI组的血清UA为(310.88±90.9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66.96±55.04)μmol/L(P=0.000);CI患者的年龄和血清UA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呈明显正相关;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升高的患者血清UA水平高于血脂正常、单纯高甘油三酯和单纯高总胆固醇的患者(均P〈0.05)。结论血清UA升高与CI密切相关,其与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可作为诊断CI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进展期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及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分为无斑块组(n=30)、稳定斑块组(n=51)和不稳定斑块组(n=41).检测3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72例)和无斑块组(38例)。2组之间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测定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调查血糖、血脂及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血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为颈动脉斑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选择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n总疗程1年,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12个月后,TC、LDL-C、TG降低(P〈0.05),HDL-C升高(P〈0.01);颈动脉的内径有所扩大,颈动脉斑块缩小,尤以12个月后改变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减少并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100例非脑梗死住院患者分别纳入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均予以Lp-PLA2水平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Lp-PLA2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6 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 132例 (82 .5 % ) ,颈动脉狭窄 7例 (4 .4 % )。斑块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 (5 4 .8% )。颈动脉有斑块组其高血压发生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无斑块组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稳定性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高阳县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C T或MRI诊断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14)、稳定斑块组(n=21)和不稳定斑块组(n=30),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YKL-40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YKL-40水平远远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YKL-40水平远远高于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YKL-40水平远远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YKL-40水平能表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杨春海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26-2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并加以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治疗的71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检测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同时选取同期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后进行研究分析,后将伴颈动脉斑块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颈动脉斑块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其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价值,且其可进一步反应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因此,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10例脑梗死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取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Hcy浓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与非脑梗死患者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Hcy含量为(22.1±5.9)μmol/L,而对照组为(15.9±4.3)μmo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正常者的血浆Hcy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轻度硬化68例,其血浆Hcy浓度为(21.6±3.7)μmol/L,重度硬化44例,其血浆Hcy浓度为(32.9±6.8)μmol/L,正常98例,其血浆Hcy浓度为(17.2±3.7)μmol/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水平Hcy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浆Hcy水平变化有助于脑梗死早期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