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以及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CTA检查,确定动脉瘤位置、大小、指向后行经急诊夹闭手术,根据于术结果对照CTA检查的准确性。结果CTA显示后交通动脉瘤12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脉络膜前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胼周动脉瘤1例,1例CTA未发现动脉瘤后经DSA检查为前交通动脉瘤。结论CTA在动脉瘤急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中具有快速无创准确的优点,并对手术处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进行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 在发病后24 h内完成,DSA 在发病后72 h内完成.对CTA、DSA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SA发现并经手术证实32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47.06%(32/68),包括动脉瘤22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1例.CTA发现31例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45.59%(31/68),包括动脉瘤21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1例.CTA漏诊的1例,在行DSA复查时显示为大脑前动脉末梢段动脉瘤.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和阴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灵敏度高,与DSA比较具有无创和良好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脑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结合我院及外院接诊的80例患者为例,均接受颅脑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DSA检出92枚动脉瘤,单发动脉瘤者71例,多发动脉瘤者9例,2枚动脉瘤者6例,3枚动脉瘤者3例。CTA检出89枚动脉瘤,遗漏大脑后动脉瘤1枚,椎动脉瘤1枚,海绵窦段动脉瘤1枚。总体检测阳性率为96.74%。CTA与DSA检测动脉瘤和瘤口直径差异对比P>0.05。结论:颅脑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DSA相当,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对颅内小动脉瘤检测的对照研究,评价64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其64排CTA及3D DSA图像资料,以3D DSA为诊断标准,采用双盲法对比分析64排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3D DSA共检出47例,合计52个小动脉瘤。颅内小动脉瘤组(直径3~5 mm)32个,其中CTA检出32个,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颅内微小动脉瘤组(直径〈3 mm)20个,其中CTA检出19个,假阴性1例和假阳性4例。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1.8%、86.0%和91.5%。64排CTA对颅内小及微小动脉瘤诊断与DSA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的应用,提高了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能力,CTA可作为颅内小动脉瘤筛选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64排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自发性SAH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A共发现46例48个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1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静脉窦栓塞1例,阴性4例。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的空间关系;能清晰显示AVM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结论64排螺旋CTA微创、快捷、可靠性高,可作为自发性SAH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1例64层头颈CTA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头颈血管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CT诊断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头颈CTA检查,采用MIP,MPR,CPR,VR技术重建。其中35例行DSA检查。结果 CTA检查61例,动脉瘤41例(59个),动静脉畸形(AVM)10例,动静脉畸形内合并动脉瘤1例,烟雾病3例,硬膜动静脉瘘1例,正常6例。35例行DSA检查,包括6例CTA检查正常患者,34例CTA与DSA结果相同,1例结果不同,CTA检查正常,而DSA检查为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1 mm。结论 64层头颈CTA在评价自发性SAH病因及治疗后复查方面,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操作简单,无创,可以作为其影像学检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CT检查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特征。结果63例自发性脑出血,发现动脉瘤28例(44.4%),AVM9例(14.3%),动静脉瘘1例(1.6%),烟雾病7例(11.1%).末见异常者18例(28.1%)。结论脑血管造影在自发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对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变常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ahage,SAH)、脑出血、梗塞等临床急重症,及时诊断和准确评估对临床选择正确治疗手段、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37例临床怀疑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尤其是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常见的原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的149例经CT证实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8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经DSA证实为动脉瘤64例,烟雾病(Moy-amoyaDisease)3例,阴性20例;27例自发性脑内血肿中,动静脉畸形(AVM)15例,Moyamoya病4例,静脉性血管畸形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2例,阴性5例;35例自发性脑室出血中,AVM13例,动脉瘤2例,Moy-amoya病2例,阴性18例。结论: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动脉瘤、AVM、烟雾病、DAVF等,该类患者应常规进行DSA检查查找病因,以便及时去除病因,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自发性血患者查找出血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表面遮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微镜(microscopy)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及分析共检查颅内自发性出血患者45例,其中13例同时做DSA进行对照.结果CTA发现动脉瘤14例,动静脉畸形8例及Glan静脉瘤1例,均清晰显示与颅内血管解剖关系、病灶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结论CTA可查找到颅内自发性出血患者病因,并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术(DSA)的比较,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60岁及以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其中28例在CTA检查1周内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对比分析DSA及CTA的检查结果。结果以DSA为参考标准,CTA检出老年脑血管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99.2%,重度狭窄为87.5%和99.3%,闭塞分别为92-3%,99.8%。结论64层螺旋CTA能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狭窄,是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3D-CTA)在自发性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7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CTA检查结果,结合DSA造影结果及手术,评价CTA在自发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动脉瘤27例,CTA发现25例,17例根据CTA提示直接开颅手术,4例经CTA发现动脉瘤后急诊行栓塞治疗;脑AVM19例,首次CTA检查发现14例阳性,3例首次CTA及DSA检查结果均为阴性,1年后CTA复查发现异常血管团,经DSA检查证实后手术治疗.2例首次及2周后CTA检查阴性,但DSA检查阳性.海绵状血管瘤4例,CTA不显影,MRI+增强及手术病理证实.烟雾病5例,静脉畸形2例,为CTA与DSA证实.其余15例CTA、DSA未见明确病因.结论 CTA对自发性颅内出血是一种无创、快捷有效、安全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3):246-248
目的评价CT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全部病例行cT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临床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7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32例(64%)、密度改变36例(72%)、胰腺周围液体聚集12例(24%)、胰腺内坏死7例(14%)、并发假性囊肿5例(10%)、并发脓肿3例(6%)、肾周筋膜增厚26例(52%)、并发蜂窝织炎9例(18%)、少量胸腔积液12例(24%)等影像学改变。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能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对临床早期及时有效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5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表面遮掩法(SSD)三维重建进行诊断。结果 215例病例成像清晰,DSA或手术(病例均行DSA检查、207例行手术)证实,215例共238个动脉瘤,其中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正确诊断230个动脉瘤,漏诊8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手术发现DSA漏诊3例共3个动脉瘤。其中M IP、MPR正确显示230个、VRT显示221个、SSD显示219个。本组CTA敏感性为96.6%,阳性预测值99.6%。CTA检查与DSA检查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技术能较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合理利用不同三维重建技术能提高脑动脉瘤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性检查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上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患者所进行核素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67例病人中经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确诊肾动脉狭窄34例,腹主动脉狭窄3例,正常者30例。肾血流图的敏感度约为67.4%,特异度为53.1%;肾动态显像的敏感度约为67.3%,特异度为36.6%;肾脏超声的敏感度约为30%,特异度在91.9%以上;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3.7%;CTA或MRA的诊断结果与造影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素检查可用于肾动脉狭窄的初步筛查,如果异常,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肾功能状况选择CTA或MRA。肾动脉狭窄程度及下一步治疗方法的选择仍需依靠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CTA在基层医院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实用性。方法通过3D—CTA检查自发性SAH患者36例,结合DSA,开颅手术、介入栓塞术、保守治疗结果证实3D—CTA检查结果及临床实用性。结果通过3D-CTA技术检查SAH患者36例,4例为非动脉瘤性SAH。32例动脉瘤阳性患者共发现34个动脉瘤。1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开颅动脉瘤夹闭。6例放弃手术,要求保守治疗。8例要求转上级医疗中心。结论3D-CTA较DSA具备快速、便捷、微创、安全、敏感性高、家属认同度高、基层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和开展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患者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合理的救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破裂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患者的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将CTA与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ETA与DSA均发现破裂性动脉瘤15个,其中明显萎陷的动脉瘤1个;与DSA对照,CTA对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颅内破裂性动脉瘤的检出率高、安全、快速,可以作为颅内破裂性动脉瘤首选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早期CT血管成像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早期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特征,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MI患者的CTA检查资料。结果 9例中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栓,2例发现肠系膜下动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栓,3例发现肠系膜下静脉血栓;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血栓;9例血栓性肠坏死,治愈4例(44.44%,4/9),死亡5例(55.56%,5/9)。结论 AMI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CT检查诊断意义不大,CTA以及选择性肠系膜DSA检查有确诊意义;CTA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