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冠状病毒(HCoV)是一组人类易感的RNA病毒。目前发现,HCoV共有7种。其中HCoV 229E、HCoV NL63、HCoV OC43、HCoV HKU1为引起成人及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冠状病毒,而SARS CoV和MERS CoV分别在2003年与2012年开始爆发,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19年末,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开始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病毒正式命名SARS CoV 2。虽然HCoV多在成人中流行,但由于儿童、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免疫缺陷患者均易感。随着儿童感染SARS CoV 2人数增多, HCoV在儿童中的研究引起了人们重视。因此本文将从HCoV的发病机制、儿童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确诊急诊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OCA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和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从2009-10~11期间北京地区部分确诊感染甲型H1NI流感病毒病例中,选择采集32份鼻咽拭子标本,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HCoV-OC4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和HMPV筛查;对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初步分析.结果 32份鼻咽拭子标本中荧光定量RT-PCR检出4例(12.5%)HCoV-229E阳性,1例(3.1%)HCoV-HKU1阳性,2例(6.3%)HMPV阳性,未检测到HCoV-OCA3和HCoV-NL63阳性;检出阳性标本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病情较轻,病程多为1周左右.结论 2009-10~11北京地区部分确诊的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中存在有人冠状病毒或人偏肺病毒共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HCoV-OC4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感染常常仅表现出轻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SARS-CoV、MERS-CoV以及2019-nCoV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病症。冠状病毒感染可使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这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目前对白介素6的研究相对成熟。本文就白介素6与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王琛  王旋 《全科护理》2020,(3):309-310
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工作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武汉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在疫情发病的初期,发病还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尚无特异性治疗。目前人类已知的冠状病毒,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分类分为α、β、γ和δ属,引起人感染的冠状病毒有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CoV 6种[1]。  相似文献   

5.
1014例患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患儿医院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4例患儿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构成比、住院时间、患儿年龄、接触史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1014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291例,发生率29%,其中呼吸道感染276例,占94.8%(上呼吸道213例,占73.2%;下呼吸道63例,占21.6%),其次为消化道感染22例,占7.6%;患儿年龄〈1岁者感染率44.6%,1~3岁者感染率37.8%,〉3岁者感染率27.5%;有感染接触史的患儿感染率31.6%,高于无感染接触史者(9.1%);上述各组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无明显相关。结论患儿年龄、有无感染接触史、住院环境及自身营养状况等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率,而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本院37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结果本院37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支原体抗体检出率达13.78%,其中冬季感染率最高,达22.77%,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以学龄前儿童最易感染,达25.40%。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冬季为发病高峰期。学龄前儿童尤应加强锻炼,密切观察,做到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冠状病毒是一类阳性单链RNA病毒.目前已发现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包括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r-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r-CoV)、人类冠状病毒OC43、人类冠状病毒HKU1、人类冠状病毒NL63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63例和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健康儿童的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并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病情、病原体和有无过敏史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尿LTE4水平的差异。 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t=20.400,P<0.001)。0~3岁组的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4~6岁组及7~14岁组患儿(P均<0.05),且尿LTE4水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487,P<0.001)。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儿(P均<0.05)。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患儿的尿LTE4水平显著高于细菌感染患儿(P均<0.05)。合并过敏史的患儿LTE4水平明显高于无过敏史的患儿(P<0.05)。 结论CysLTs参与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过程,尿LTE4水平与发病年龄、病情严重度、病原体和过敏史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水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0~12岁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2268例患儿中,749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感染率为33.0%;12例患儿同时检出两种病毒。共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252例(33.1%),流感病毒 A 型(IFV A )139例(18.3%),副流感病毒Ⅲ型(PIV Ⅲ)108例(14.2%),腺病毒(ADV )101例(13.3%),副流感病毒Ⅰ型(PIV Ⅰ)79例(10.4%),流感病毒B型(IFV B )51例(6.7%),副流感病毒Ⅱ型(PIV Ⅱ)31例(4.1%)。5岁以下患儿病毒感染率较高,RSV、PIV 2岁前患儿多见,IFV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ADV 2~5岁患儿多见。不同性别间病原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的季节性比较明显,RSV集中在春、秋季;IFVA在3、4、9月高发;PIV Ⅲ和PIV Ⅰ依次在夏、秋季高发。结论病毒是三水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RSV、IFVA、PIVⅢ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8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800例中,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MP-IgM)检测阳性420例,阳性率23.33%;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学龄前儿童高;一年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以冬春季阳性率较高;肺炎患儿MP-IgM检测阳性率高于支气管炎感染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大多数为干咳或刺激性咳嗽),且大部分有发热,早期肺部缺乏特异性体征,胸部X线改变不典型。结论应高度重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且MP-IgM检测可作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早期诊断,阿齐霉素治疗420例肺炎支原体阳性病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ARTI患儿3483例。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病毒抗原。结果所有患儿中共检出RSV阳性标本627例,总阳性率为18.00%(627/3843),其中2011年阳性率为22.96%(306/1333),2012年阳性率为14.93%(321/2150),2011年RSV感染率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4,P=0.000)。男孩RS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孩。随年龄的增加,RSV感染率逐渐下降,新生儿感染率最高。RSV流行高峰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好发人群。结论 RSV是常州地区ARTI患儿的重要病原体,3岁以内儿童多见,好发于冬春季,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 M )的临床特点与病原体感染多样性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11例确诊为IM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分为≤3岁组,3~6岁组,6~13岁组。结果 年龄≤3岁占63.9%,3~6岁占24.2%,6~13岁占11.9%;单种病原体感染96例占45.5%,混合病原体感染108例占51.2%,有7例占3.3%未找到病原体,混合感染患儿症状更多更重,经抗病毒及联合治疗,所有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IM中年龄≤3岁患儿多见,EB病毒是IM患儿最常见的病原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多数,其病情更重,对混合感染患儿联合用药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住普通病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儿诱导缓解及强化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频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方法:分析30例儿童急淋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急淋患儿医院感染率为86.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其次为上呼吸道、胃肠道、口腔、皮肤、血液、泌尿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其次为球菌、真菌;≤3岁儿童医院感染率多于3岁以上儿童;急淋诱导化疗期及强化治疗期易患医院感染,其中诱导缓解期较强化治疗阶段感染率高。结论:急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发生与患儿年龄、治疗阶段有关,常见细菌为G^-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和汕头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新型人冠状病毒NL63(HCoV NL63)的存在状况,初步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其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690份。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CoV-NL63的1b基因,筛选出的阳性标本再进行HCoV-NL63的1a基因检测,未检测出HCoV-NL631a基因的阳性标本再进行核苷酸测序鉴定。同时,在所有HCoV-NL63阳性标本中检测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结果 690份标本中,共检出HCoV-NL63阳性7份,阳性率为1.0%(7/690),均为单一病毒感染。7份HCoV-NL63阳性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6.0%~97.4%,分属两种不同的基因簇。婴幼儿感染者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高峰期在夏、秋季节,以10月感染率最高(3.8%)。结论深圳、汕头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存在HCoV-NL63。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感染患儿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35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Uu、CT.结果 MP、Uu、CT总检出率为58.4%,其中MP感染占29.9%;Uu为21.3%;CT为7.4oA;MP和Uu混合感染率为3.2%;Uu和CT混合感染率为1.4%.在年龄分布上,新生儿组患儿Uu感染率为30.3o,4,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MP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MP、Uu为冬春季感染率高;CT春季感染率低.MP、Uu在痰标本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标本。结论 新生儿较其他年龄组患儿易感染Uu、CT,MP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增高。痰标本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荧光定量PCR法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快速而敏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患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儿童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多数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儿童病毒感染率为46.6%~66.9%[2-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率为32.3%~52.3%[3,6],而肺炎则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7],随着抗生素的应用和生活水平提高,病毒感染率呈逐年相对上升趋势.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IDV)、流感病毒A、B型(IVA、B)、3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和肠道病毒等[3].随着病毒的演变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病毒检测方法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不断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发现新的病原性病毒,如人偏肺病毒(hMPV)[8]、SARS冠状病毒[9]、冠状病毒NL63(HCoV-NL63)[10]、冠状病毒HKU1(HCoV- HKU1)[11]、人博卡病毒(HBoV)[12]、C组鼻病毒(RHV-C)[13]、KI多瘤病毒(KIPyV)[14]、WU多瘤病毒(WUPyV)[15]等.同时发展了多种简便实用的非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将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西安地区2006年1月~12月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1289例,总阳性率为24.55%。其中〈1岁、1~3岁、3~5岁、〉5岁各不同年龄纽患儿中MP阳性检出率分则是18.4%,29.48%,27.91%和19.25%;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1~3月14.12%,4~6月23.84%,7~9月35.48%,10-12月24.0%,其中第三季度(7~9月)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结论MP为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儿童人群普遍易感;2006年第三季度MP感染检出率较高,可能有小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比较肺炎支原体核酸(MP—DNA)和抗体(MP—Ab)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2781例,利用实时荧光PCR和颗粒凝集法分别检测MP—DNA和MP—Ab。利用McNemarg和Kapp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利用妒检验比较不同季节和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结果①MP—Ab阳性率(19.17%)明显高于MP—DNA(5.57%)(χ2=257.0,P〈0.001),两法间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15;95%CI,0.076~0.154);②MP—Ab滴度为〈1:40、1:40、1:80、1:160及≥1:320组中MP—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6.2%、9.2%、10.0%及22.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9.48,P〈0.001);③儿童MP冬季的感染率(31.01%)明显高于其它三季(P〈0.001)。④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率存在差异(χ2=378.209,P〈0.001),〉16岁年龄段最高(59.66%)。结论①MP—Ab检测MP感染的阳性率高于MP—DNA,MP—DNA的阳性率随抗体滴度的增高而增加;②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及年龄段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构成特点。方法收集临床162例确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肺泡灌洗液,用试剂盒法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结果1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病毒感染阳性病例119例,阳性率73.5%。119例阳性病例中检出:流行性感冒病毒(IFV)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2例、腺病毒(ADV)4例、副流感病毒(PIV)46例、偏肺病毒(hMPV)17例、冠状病毒(COV)6例、博卡病毒(HBoV)20例。其中混合性感染47例,占29%,两种病毒混合感染38例,三种病毒混合感染8例,四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结论病毒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原因,患儿感染呈混合性感染趋势,两种病毒感染情况最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院住院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病原感染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1 738例呼吸道病原感染的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式检测11种常见呼吸道病原。结果 1 738例患儿中,全年病原感染以流感A病毒和流感B病毒最多,分别占10.18%和24.8%,支原体、CMV、EBV、衣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7.6%、2.2%、6.2%、3.97%和4.78%。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B病毒、流感A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在全年的发病率均较高,EBV、CMV、衣原体在夏冬两季的感染率较高,血培养阳性感染在春夏较高,嗜肺军团在夏秋两季的感染率较高,而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则分别在春、冬两季的感染率较高。结论患儿全年病原感染以流感A、流感B、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患儿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类型主要为支气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