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芬 《大家健康》2014,(9):112-11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602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作为观察组;对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57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0%;对照组共有7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保证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标识腕带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彩色标识腕带,对照组给予常规身份识别。结果观察组自杀、外逃、藏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6.25%(P0.05);观察组错误执行治疗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5.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彩色标识腕带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及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驻马店市精神病院精神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方案。参考KP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生命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安全管理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家属满意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0例来我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记录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的安全管理方法,观察组80例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理念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康复结果、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件数显著高于观察组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件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精神病患者护理流程取得家属好评的概率与观察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理念中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医疗护理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增强了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医疗环境,促进了精神病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了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2/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可提高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护理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警示标志在老年病人护理及预防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据设立床头警示标志前后选取患者1010例为实验组,1062例为对照组,对比住院时间、并发情况、不良事件、医患纠纷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均住院时间、人均并发例次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例、医患纠纷例分别为5.25%、28例、61例高于实验组0.47%、20例、21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头警示标志应用于老年病人护理能有效抑制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结局,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评估住院精神病患者高危因素,提出存在的高危问题,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警示、宣教等预防措施,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结果2012年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精神病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进行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明确高危因素,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和宣教,提高护士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预见性,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梅俏 《大家健康》2016,(9):270-271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用于泌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泌尿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3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4±0.7)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9±1.7)d,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使用护理标识管理模式,在对泌尿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理念对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的影响。方法:结合对照试验开展需要选取研究病例,将2013年2月~2014年11月就诊我院护理流程再造中未融入风险管理理念的48例精神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我院精神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护理流程再造中融入风险管理理念的4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对照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缺陷与不良事件在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次数分别为1次、3次,在对照组发生的次数分别为6次、8次,两组护理缺陷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8%(46/48)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评价满意,对照组满意本次护理服务的患者占72.9%(35/48),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精神科护理再造中不仅能显著降低临床护理缺陷与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广大医务人员将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护理流程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惠爱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情况、痴呆生活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后生存质量、疾病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4/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危险因素、疾病症状、疾病危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护理工作的质量,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癫痫持续状态(SE)患者神经功能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SE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执行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小组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和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改善ICU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等级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对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严重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我院统一护理安全标识,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7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的84.07%(P0.05)。结论护理安全标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及生命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采取延伸护理服务对术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延伸护理服务,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依从率,进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调查,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及再住院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72.73%和96.36%、69.09%和89.09%、56.36%和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角色功能、与医生的沟通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角色功能、与医生的沟通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0例(18.18%)心血管不良事件,观察组出现3例(5.45%)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对照组再住院5例(9.09%),观察组再住院0例(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采取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术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出院后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哮喘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6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可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并能降低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安全护理管理,予以观察组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有效预防跌倒,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