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征象.本文就胆系的解剖、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以探讨梗阻性黄疸的有无、明确梗阻的部位、鉴别梗阻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CT诊断难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CT扫描和手术病理及临床对照方法,对85例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进行研究。结果:良恶性胆道梗阻的特点①扩张胆管腔形态:肝内胆管无或轻度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不一致,肝内轻、肝外重,阻塞胆管管径逐渐同心变小,移行距离大于10mm见于良性阻塞;胆道扩张程度较重,肝内外胆管呈一致性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几达肝被膜下,扩张总胆管突然中断见于恶性阻塞。②扩张胆管壁形态:局限或弥漫肝外胆管壁增厚多见于良性阻塞;胆管壁增厚、僵硬且不规则见于恶性阻塞。③阳性结石是良性胆道梗阻的直接征象;肿块是恶性胆道梗阻的直接征象。结论:通过对胆道阻塞的定位、扩张胆管壁的改变、阻塞的直接征象等方面的观察来提高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由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为14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MPR及CPR技术重建图像等.根据术前影像诊断的结果将疾病类型分为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良性病变组为96.70%,恶性病变组为94.23%.结论 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变显示清晰,结合增强扫描、MPR、CPR等图像后处理,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病变所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对梗阻部位和性质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对胆管下端梗阻性黄疽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70例胆管下端梗阻性黄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病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39例、31例,患者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平扫和强描,对扫描图像进行MPR、CPR处理,对CT的扫描定位和定性诊断作出评估,同时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128层螺旋CT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疾病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94.3%;良性组和恶性组在不同病理变化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是因肝内外胆管机械梗阻致血液逆流入胆汁而出现的黄疸样改变,病因较为复杂,肝胆胰等脏器良恶性病变可致。及时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利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CT可发现胆管扩张,显示梗阻部位和原发病灶及其范围,是检查和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手段。为提高梗阻性黄疸疾病的诊断水平,作者回顾分析CT检查34例患者的征像特征和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检查时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及病因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CT资料,分析扩张的肝内胆管的各种影像学表现与其性质及梗阻部位的关系。结果27例梗阻性黄疸中,良性梗阻13例,占48%,其中肝内胆管呈“枯树枝”样扩张6例,占46%;恶性梗阻14例,占52%,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扩张12例,占85%。肝门区梗阻3例,肝总管和胆总管梗阻24例,其中胰上段梗阻3例,胰腺段梗阻12例,壶腹部梗阻9例。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结石,胆道,胰腺肿瘤。结论CT对梗阻性黄疸有较高诊断价值,应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3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梗阻性黄疽患者加以分析和总结,旨在进一步探讨提高多层螺旋CT(MSCT)对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1994年4月~2000年4月收治的30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 ,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20~70岁。临床表现为黄疸 ,可有或无腹痛、发热。部分病人可伴有体重减轻、瘙痒及食欲不振以及下痢及陶土样便等症状 ,病程为2~3个月。CT装置为GE—1600C型全身CT机 ,矩阵 :512×512,扫描范围为肝脏上部至胰腺钩突部以下 ,层厚10mm、层距10mm。可疑病变部位必要时加扫层厚5mm、层距5mm若干层面。10例做了团注法增强检查 ,造影剂采用60%…  相似文献   

9.
李青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0):942-942
24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男13例,女11例;年龄27—77岁,平均52.2岁。使用A1oka SSD-680EX实时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仰卧位,常规探查腹部,了解肝脏、胆囊及肝内外胆管、胰腺的情况,必需时加用左侧卧位探查。  相似文献   

10.
贺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609-360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OJ)的诊断价值.方法:CT采用多期扫描,与B超、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进行比较.结果:179例检测对象中,155例有手术病理结果.在恶性OJ的85例中,胆管癌21例,壶腹癌11例,胆囊癌7例,肝癌胃癌肝门转移22例,胰头癌24例.3种影像学检查的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依次为CT 88.1%,PTC 55.6%,B超62.3%,P<0.01.结论:螺旋CT的多期扫描,对OJ的诊断准确率达97.1%,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3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资料,通过对其CT表现的分析,以期提高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原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本组诊断为胆管结石12例,胆总管炎性狭窄6例,胰头癌9例,胆管癌7例,肝癌、肝门或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通过CT影像的表现对胆管阻塞的部位、胆管腔扩张的形态、胆管壁的改变、阻塞等征象的观察能对梗阻性黄疸有较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梗阻性黄疸患者94例,对其分别采取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疾病诊断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采取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疾病诊断准确率93.62%明显高于采取MRI联合MRCP检查的疾病诊断准确率8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梗阻性黄疸患者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清晰显示患者胆道占位性病变及立体结构关系的同时,提供强大后处理功能,有较高的疾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US,CT和PTC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龙  郭新瑞 《江西医药》1991,26(6):334-336
  相似文献   

15.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于肝胆或胰腺恶性肿瘤生长、浸润或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压迫、浸润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Jeremy等认为对于近端恶性梗阻性黄疸,其手术根治率只有15%~20%。因此。一些综合治疗的措施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现就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张明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84-84,86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在螺旋CT三期扫描中的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7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三期扫描资料。结果:经螺旋CT扫描,能够显示胆管梗阻的位置,所有患者与临床证实相符合,78例患者中,良性梗阻37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9例,胰腺炎14例,术后粘连2例,胆管感染2例;恶性梗阻41例,其中胰头癌22例,胆管癌12例,胰头转移瘤4例,壶腹癌2例,胆囊癌1例,同时还能够对其性质也相应作出判断。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对梗阻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且具有无痛苦、无损伤、诊断快等优点,兼备定位、定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丽英  刘满常  刘冲 《河北医药》2006,28(8):719-719
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较常见,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梗阻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病因较多,现胆道梗阻性疾病术前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多依赖影像学检查.本文将我院20例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建及多层面重建(MPR)诊断并经手术病理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的胆道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58例,对其CT表现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梗阻部位准确性为97%,判断梗阻原因的准确性为81%。结论CT在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和鉴定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住院40例胆道梗阻患者的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良性诊断符合率为88.5%,恶性诊断符合率为85.7%,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38/40)。各类型胆道梗阻性疾病CT表现有特异性。结论螺旋CT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性、定位诊断准确,可作为胆道梗阻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在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6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左叶胆管内结石者15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者10例,肝左、右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者20例,胆总管结石19例,伴胆囊结石、胆囊炎者9例,肝内胆管伴胆总管结石者23例,肝内胆管积气者6例,伴肝癌4例、伴肝硬化者2例。结论螺旋CT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合并症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其中薄层CT及MPR重建技术分析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