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霞  裴承华  丁爱东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211-212,216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共126眼)糖尿病疑似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OCTA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及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情况。同时以间接眼底镜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OCTA、FF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经间接眼底镜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46例,占73.02%;OCTA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76.47%;FFA的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64.71%,经χ~2检验,OCTA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χ~2=4.21、5.32,P=0.040、0.021)。结论 FFA、OCTA均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OCT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12例新生儿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明确FFA在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视网膜病变的12例新生儿,其中男8例、女4例,出生胎龄27~40周。采用Retcam Ⅲ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 4例患儿FFA示视网膜血管充盈良好,考虑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予双眼玻璃体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4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退行期。结论 FFA检查可早期明确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更清晰显示病变分期,对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118-119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DON)的眼底表现及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278眼)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及FFA等临床病例。结果 27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各异,视神经病变可无视力损害,也可有严重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出血、充血、色淡等。FFA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视盘充盈缺损、荧光渗漏及视盘晚期染色。其中,合并视神经病变者150眼(53.9%)。结论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疾病进展有升高趋势。因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期均需注意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FFA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09年7月收治的500例(965只眼)糖尿病患者拟诊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资料,患者进行检眼镜检查,后对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检眼镜检查670只眼存在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69.43%,Ⅰ期220只,Ⅱ期135只,Ⅲ期147只,Ⅳ期85只,Ⅴ期83只;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有868只眼存在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89.95%,Ⅰ期288只,Ⅱ期210只,Ⅲ期173只,Ⅳ期103只,Ⅴ期94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较高,并可以进行分期,是指导患者治疗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分期,为临床激光治疗眼底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3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70只眼进行FFA检查,分析DR的分期,并进行激光治疗。结果轻、中度非增殖期患者478只眼,局部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及环形渗出病变。重度非增殖期及增殖期患者292只眼,需做大面积播散性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及定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DR进行分期,并根据分期选择激光光凝,可以很好的保持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眼球钝挫伤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外伤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眼底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是眼底病变常用的检查方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可以动态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状态、明确受伤的性质、部位深浅,以指导治疗。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98例眼钝挫伤FFA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具体表现及临床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具体分析我院眼底荧光造影的432例患者中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结果总结我院自2005年2010年眼底荧光造影,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中,1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正常眼;误诊率为44.44%。23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2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52.17%。42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5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35.71%。4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4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3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无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综上可见Ⅳ到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和眼底造影诊断相同。误诊率为0%。眼底造影分型诊断率分别为Ⅰ期12.16%,Ⅱ期15.54%,Ⅲ期28.37%,Ⅳ期32.43%,Ⅴ期8.7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2.70%。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要早于且优于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66例在我院眼科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研究。对全部患者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检查,发生不良反应共计4例,发生率为6.1%。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49例(7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者采用VISULAS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激术,术前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术后3~6个月再次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诊6个月~1年。结果:49例(74眼)中,视力提高58眼(78.4%),视力无变化14眼(18.9%),视力下降2眼(2.7%)。期间2眼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均与血糖控制不稳定有关。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5例(170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彩色照相进行检查,将两种方法对病变分期及黄斑水肿程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眼底血管造影对病变分期及黄斑水肿程度检查结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眼底彩色照相,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分期及黄斑水肿情况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11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用激光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局部视网膜光凝、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治疗后1~3个月复查视力及眼底,3个月后复查FFA。结果光凝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2行38眼(33.93%),无变化64眼(57.14%),视力下降<2行10眼(8.93%)。眼底及FFA检查: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101眼(90.18%)。无效的6眼(5.36%),黄斑水肿加重2眼(1.79%)、玻璃体出血增加的3眼(2.68%)。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图像特征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共60例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并选择30例正常者同时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中54例患者同时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中心凹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的平均厚度为(314.35±142.38)μm。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如果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弥漫性渗漏,表示为重度水肿;如果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局限性渗漏,表示为轻度水肿或者正常。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检查出3种不同形态的图像,分别为视网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和神经上皮脱离。其检查结果优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使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50例患者(10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50例患者(100眼)患者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后,45例患者(90眼)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眼底病变,病变主要表现为微动脉瘤、毛细血管荧光通透性较正常情况增强,渗漏,毛细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黄斑囊样水肿等。结论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筛检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裘文娴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795-1796
目的 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 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结果 糖尿病确诊患者557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共1114眼,其中正常眼(未检出病变)580例(52.1%),检测出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Ⅰ期108眼(20.2%),Ⅱ期131眼(24.5%),Ⅲ期143眼(26.8%),Ⅳ期87眼(16.3%),Ⅴ期59眼(11.0%),Ⅵ期6眼(1.1%),合并黄斑都水肿172眼(32.2%).DR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相关性(x2=14.86,P<0.05,r=0.264),且病程越长,眼底损害严重程度所占比例越高.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准确地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荧光素血管造影,用于早期诊断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及糖尿病黄斑病的诊断及分型等。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能更透彻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能增加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患者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行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7483例,记录所有患者从静脉给药至离开造影室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处理。结果共出现不良反应者325例,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多,其次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且以男性为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有56例(17. 2%),以中青年居多。轻度不良反应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主,中度不良反应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居多,重度不良反应只出现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3例)和葡萄膜炎患者(1例)。结论对于可能出现的重度不良反应,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观察和预防。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发生紧急状况时做好及时救治的准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代谢异常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造成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诊断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目前,激光治疗是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方法。在激光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中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较为少见,本科在临床治疗中遇到3例该种并发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实施眼底荧光造影(FFA)过程中开展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眼底荧光造影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是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总体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荧光造影过程中开展全程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够显著的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眼科致盲的重要原因 ,本文通过测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ATP酶的活性〔1 ,2〕及平均红细胞体积 ,并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 ,探讨红细胞膜 ATP酶活性改变及红细胞体积的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根据 WHO诊断标准的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2 1例 ,男 11例 ,女 10例 ;年龄 5 4.1± 11.0岁 ;病程平均 2 2 .3± 3.5 6年。用眼底镜和 (或 )眼底荧光造影发现眼底血管病变者。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 :无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