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Gamma钉固定术治疗,试验组25例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种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试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0%,并发症发生率为4%,优于对照组的7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Gamma钉固定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锁定钢板组和动力髋螺钉组,分别应用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锁定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选择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类型采用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30个月,所用内固定方式均获骨性愈合。股骨上端解剖板和DHS固定5例,早期出现螺钉切割,颈干角变小且出现髓内翻。本组病例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HipScore)优良率为85.8%。结论术前要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准确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风险,做好围手术期原有内科疾病的治疗,早期进行手术坚强内固定,早日活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8例老年患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8例患者有关资料,采用PFNA方法进行固定治疗,对患者骨折程度按照Evans-Jerson方法进行分类,其中有2例患者为Ⅰ型,5例患者为Ⅱ型,3例患者为Ⅲ型,6例患者为Ⅳ型,2例患者为Ⅴ型。结果对患者治疗后,评价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有14例患者为优,2例患者为良,可与差的患者各有1例,患者优良率88.9%。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有15例患者为优,2例患者为良,可患者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 PFNA方法在髓内性生物力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具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可对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并锻炼患肢功能,是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成都市锦江区成都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InterTAN手术治疗在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方面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后多发的骨折,治疗方法很多。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固定材料不断出现或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Gamma钉和DHS不同内植物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以Gamma钉和DHS内固定分别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3例和36例,通过随访病人的功能评定,将两组中相同骨折类型病人的疗效相互比较。结果:对I型、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内植物都能维持良好的固定,ⅢA型、Ⅴ型骨折Gamma组有较高的优良率,ⅢB型和Ⅳ型骨折,DHS组的优良率稍高。结论:I型、Ⅱ型骨折两种内植物都有良好的疗效,但Gamma钉的创伤更小,ⅢA型、Ⅴ型骨折用Gamma钉内固定更为合适,ⅢB型和Ⅳ型骨折DHS固定的效果较前者稍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锁定板固定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2月—2011年1月50例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锁定板固定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3例发生骨不连,2例固定失败,3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不同导针方向的锁定板固定治疗的固定失败和股骨头坏死出现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分散型出现骨不连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5)。正常骨连接型平均手术时间为(16.4±6.3)h,骨不连型(26.3±4.8)h(P<0.05)。股骨头坏死型平均手术时间为(15.3±3.8)h,无股骨头坏死型为(25.3±1.9)h(P<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锁定板固定治疗是良好有效的办法,其骨不连、固定失败、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三种内固定器械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应用滑动加压鹅头钉(DHS),AO角钢板,麦氏鹅头钉内固定,并作8个月-5年(平均2.8年)的随访,随访56例,比较疗效。结果:DHS最稳定,承载量大,其次是AO角钢板,麦氏鹅头钉最差。结论:对能耐受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应首选DHS内固定,其次是AO角钢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指征与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通过手术治疗的57例,分别采用Gamma钉、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对不同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按骨折愈合情况,对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57例随访1~2年,采用Gamma钉固定18例:优良率94.4%,DHS固定20例:优良率95.0%,PFN固定19例:优良率94.7%。结论3种不同方法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具有各自的特点,Gamma钉具有手术损伤小及良好的临床疗效力臂短对抗髋内翻的能力强,适用于Ⅰ-Ⅱ型及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DH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相对坚强的抗内翻能力,但手术损伤相对较大,失血量较大,适用于Ⅰ-Ⅳ型骨折,较适宜于青壮年患者;PFN固定的手术损伤最小,属于微创手术方法,手术出血少,适用于高龄及骨质疏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200-203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DHS治疗,实验组给予PFNA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术后1年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进行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人工关节置换,而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科2015年6~12月收治的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78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00 m L,平均270 m L。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全都愈合,未出现切割现象。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14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失血量少、内固定确实,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明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200+202-200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97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23例(采用髋螺钉加压治疗),B组66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C组56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D组52例(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变化进行跟踪记录,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效果良好50例,分别为A组3例,B组28例,C组17例,D组29例;临床效果一般95例,分别为A组14例,B组28例,C组30例,D组23例;临床效果较差25例,分别为A组6例,B组10例,C组9例,D组0例。结论应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24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无退钉、断钉及髋内翻现象。11~16个月去除内固定物,Kuderna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优22例,良2例。结论PFNA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最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65~74岁,平均72.3岁。转子间骨折按AO骨折分型:A1型骨折10例,A2型骨折13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随访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扩髓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1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扩髓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卧床时间、Barthel生活指数、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0min者、骨折愈合时间<8周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arthel生活指数、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扩髓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是当今骨科领域中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 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现状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为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8.
髋部骨折是老龄患者常见的骨科创伤,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国内外专家均提倡手术治疗,包括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和关节置换等,内固定是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9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DHS与国产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例随访6~52个月。结果3例随访中自然死亡。46例中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有1例DHS滑动钉穿破股骨头,1例DHS滑动钉出现退钉,2例发生髋内翻。其余患者均3~4个月骨折愈合,恢复正常生活。采用国产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能自立行走,无并发症出现。结论DHS内固定后由于骨质疏松,螺钉难以坚强固定,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涉及骨折愈合,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快;能提供早期的关节活动及负重,便于患者早期下床,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解决了DHS内固定难以固定牢固、失败率高的难题。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使用DHS内固定治疗的6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圆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发生。随访统计优良率为98.4%。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术后病人可以早期离床不负重活动,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