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骨饮防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本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得到完整随访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基础用药组和强骨饮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康复组为常规骨折康复治疗,其余两组在常规骨折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基础用药组给予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而强骨饮组给予强骨饮颗粒。均术后随访1年,记录3组病例术后对侧再发骨折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对侧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情况,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05例获得随访,15例失访。术后1年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4例,其中常规康复组3例、基础用药组1例和强骨饮组0例,经统计再骨折发生率分别为8.57%,2.85%,0.0%,强骨饮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骨饮组治疗1年后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672±0.052 g/m2、0.574±0.063 g/m2,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高于基础用药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对侧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有效降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2.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2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压空心螺纹钉组24例,动力型加压髋螺钉组173例,动力型加压髁螺钉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7年,平均37个月.加压空心螺纹钉组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其他手术组(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应正确地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和分析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正确的康复锻炼计划,合理地制定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记录手术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出现对侧下肢静脉血栓,经治疗后好转;1例EvansⅣ型骨折术后2个月复查时出现髋内翻。全部病例无断钉、退钉及切出。骨折在3~5个月愈合。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优51例,良9例,可6例,优良率达90.9%。结论采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早期能够行患髋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股骨粗隆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e fracture)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  相似文献   

6.
短重建钉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的上升趋势及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短重建钉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现将临床应用体会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多与骨质疏松有关。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该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常用的Evarts分型将顺粗隆间线的定义为Ⅰ型,逆粗隆间线的定义为Ⅱ型,Ⅰ型又分为4个亚型。国内外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报道有很多,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关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非常常见。老年人髋部摔伤后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因此治疗难度很大。过去倾向于非手术治疗,但患者卧床时间长,易患并发症,死亡率较高。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但由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骨质疏松.因此内固定系统选择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由于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合并较重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密盖息+钙+维生素D3)方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5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除髋关节康复锻炼外,应用(密盖息+钙+维生素D3)方案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空腹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24h尿钙、磷以及定量CT腰椎骨密度值变化。结果周身疼痛症状改善有效率为50%;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24h尿钙、磷变化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密盖息+钙+维生素D3)方案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有效增加骨密度,改善疼痛,从而预防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比较,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纳入69例。按照骨折类型分为股骨颈骨折组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解剖部位以及术前合并症等基本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 结果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8)岁(男性10例,女性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10)岁(男性12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238.33±97.82)ml ;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44.80±130.01)ml,P<0.05]、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14.46±130.30)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459.73±173.34)ml,P<0.05]、显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77.78±27.29)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160.42±51.03)ml,P<0.05]和总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92.24±133.62)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620.15±171.11)ml,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半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术)较股骨颈骨折组(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有较多的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P<0.05)。但两组内不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更多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在临床诊治中,尤其需要更加重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dynamic hip system blade (DHS-blade) o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who had been treated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with DHS-blade in our department between September 2012 and February 2014.There were 22 males and 38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66.8±3.2) years.According to the Singh Index Classification,all the patients' Singh index was below level 3.The Harris criterion and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were analysed.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17 months (mean 14 months).No femoral head necrosis,femoral neck shortening,internal fixation loosening or backing out of the nails occurred.Bone nonunion was found in one case and he had a good recovery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e time for fracture healing ranged from 3-6 months (average 3.5 months).According to Harris criterion,35 cases were rated as excellent,22 good,2 fair and 1 poor.The Harris scal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rom 28.46±2.35 preoperatively to 91.98±3.26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P<0.05).Conclusion:DHS-blade,being minimally invasive,allowing earlier postoperative exercise and avoiding the complications elicited by traditional internal fixation,is advisable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d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治疗较困难的损伤。现将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股骨颈骨折178例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78例中男113例,女65例;年龄54~87岁,平均64.8岁。骨折类型:头下型71例,头颈型51例,经颈型37例,基底型19例。骨折移位:GardenⅠ型4例,Ⅱ型37例,Ⅲ型86例,Ⅳ型5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43例,手术治疗135例,其中三翼钉固定术36例,多枚斯氏针固定4例,3根加压折断螺纹钉固定术45例,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2 结果 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本组病例观察愈合时间12~48周,平均26周,因此判定愈合与否不得少于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r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治疗36例75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内固定,同时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 36例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1例90岁患者,于术后9个月死于脑梗塞,其余35例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不连、髋内翻、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Harris功能评分标准:28例优,4例良,3例中,优良率91.4%。结论 PFNA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性,固定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5例伴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6.3±10.3)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276.8±118.2)mL。住院期间无伤口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下床时间4-15d,平均7.2d。住院时间15-28d,平均18.4d。6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问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个月生活基本达到自理。根据Harris评分法,优42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0.6%。1例于出院后2个月因心脏病死亡,6例术后3-7d并发患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具有术后可早期下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沈阳医学院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34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术前和术后14 d、3个月患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5个月)。置换组在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4 d、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相点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无假体脱位、松动及关节感染,对照组2例因螺旋刀片选择过长而出现活动性髋外侧疼痛。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可获得与PFNA内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术后负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2年内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 9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573例,女1 389例;首次骨折时的年龄中位数为81(75,86)岁。根据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对侧髋部骨折分为两组:对侧髋部骨折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老年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的长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患者接受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平均年龄为(72±5)岁(65~85岁)。记录患者生存状况、术后复查情况、X线情况及再次手术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髋部疼痛情况。 结果36例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85.7%,平均随访时间为(6.6±2.9)年(2.1~10.6年)。健在患者36例(36/42,85.7%),已故患者6例(7/42,14.3%)。5例(5/42,11.9%)出现股骨头坏死,无骨折不愈合。1例患者(1/42,2.4%)因股骨头坏死而再次手术,实施率为2.4%(1/42)。除去已故及行关节置换患者外,其余3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3±9)分;VAS评分为(0.6±1.0)分(0~4分)。 结论对于老年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