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董兆琴  侯远 《中国药业》2013,(22):46-48
目的研究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加钙拮抗剂(CC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l02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中402例患者仅运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余619例患者加服钙拮抗剂,619例中有547例患者服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72例患者服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雷组与联用CCB组患者发病密度(全因死亡)分别为55.55/1000,42.02/1000,相对危险(RR)为0.83[95%c,:(0.55—1.26)],调整后的RR为0.47[95%cI:(O.14—1.6)],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所选的患者混杂因素进行倾向评分加权后,服用非二氢吡啶类CCB比二氢吡啶类CCB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标准化死亡率加权法(SMRW)调整OR=1.97[95%:(1.2—3.23)],P=0.007。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氯吡格雷加钙拮抗剂治疗不会使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增加,多种代谢途径CCB之间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服用非二氢吡啶类CCB比二氢吡啶类CCB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氯吡格雷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皆经肝酶CYP3A4代谢,冠心病患者两药联用可能存在药物互相作用。方法: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不予任何药物干预为A组;选择10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B、C两组,其中B组服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C组未用钙拮抗剂。术后均服用氯吡格雷75 mg·d-1,至少连续服用2周,在入选时和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第15天分别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程度并据此计算出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血小板检测仪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氯吡格雷合用钙拮抗剂组(B组)较未合用钙拮抗剂组(C组):PRI(60.05%±5.20% vs 53.16%±6.58%)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42.35%±14.15% vs 31.92%±12.18%),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能降低氯吡格雷所介导的血小板受抑程度。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P2Y12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疗效及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时间为1995年1月~2016年12月),全面收集有关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性的队列研究,纳入研究的受试者均为服用氯吡格雷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动物实验研究,并对可纳入的研究进行严格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队列研究(英文3篇,中文7篇),共5 223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氯吡格雷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中,C34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CC型相比,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82~1.09,P=0.46);G52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于GG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9,95%CI:1.63~2.44,P<0.000 01)。C34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高于CC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02,95%CI:1.37~2.96,P=0.000 4)。G52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高于GG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6,95%CI:1.04~2.34,P=0.03)。i T744c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与C等位基因非携带者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78~1.25,P=0.92)。结论: C34T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G52T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i T744c位点C等位基因的存在不会增加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同时对药物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药物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接受随访的10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服用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国产组64例,服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进口组36例,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①进口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2.78%(1/36),国产组MACE发生率为4.69%(3/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进口组在治疗中出现腹痛2例、皮疹1例;国产组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皮疹2例;③随访期(1年)内,进口组的治疗费用平均为(7761.7±458.1)元,明显高于国产组的(4937.5±261.3)元,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国产氯吡格雷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进口氯吡格雷,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完全可以用国产氯吡格雷代替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2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组( A组)和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组( B组),各162例。两组均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心肌缺血需靶病变再通治疗等),同时观察两组之间全因死亡、再狭窄率、抗血小板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结果12个月随访, A组与B组相比,冠脉造影发现支架内再狭窄(9.76%比12.00%,P=0.47),靶病变需血运重建(6.92%比8.92%,P=0.4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95%比15.92%,P=0.21),A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药品反应发生率更低(12.96%比33.33%,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类似作用,但前者出血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阿司匹林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小板聚集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氯吡格雷组患者血小板聚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氯吡格雷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均为药物洗脱支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PCI术后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氯吡格雷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随访2年,评估患者安全性指标(口腔、消化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部位的出血风险)和有效性指标(指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缺血性卒中等)。结果:观察组TIMI、GUSTO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的抗凝效果良好,且出血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H)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效果、安全的影响。方法125例冠心病合并UGH高危因素PCI术后的患者分为:A组(n=62):口服西洛他唑100mgBid+氯吡格雷75mgQd;B组(n=63):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氯吡格雷75mgQ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第7、14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抑制率,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消化道事件。结果2组在同时间点对PAC-1、CD62P抑制率、MACE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出血并发症、消化道事件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合并UGH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血小板活化抑制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心内科62例冠心病PCI术后1周的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n=32)为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d)抗栓治疗,对照组(n=30)为氯吡格雷(75mg/d)联合华法令抗凝治疔,两组均给予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观察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事件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无死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心房附壁血栓形成,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无大出血情况,对照组局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房颤患者(CHADSz评分为1-3分),12个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与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的相似,而氯吡格雷联合华法令抗凝的出血风险增加,提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老年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试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有患者53例,其治疗药物分别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病情症状的好转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减少以及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上,A组患者上述标均优于B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氯吡格雷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研究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82例(82%),临床上有49例(49%)表现为急、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硝苯地平缓释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在第4周时该药的降压显效率为59%,总有效率为85%;治疗6个月后主要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率为7%。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老年人占比例较大,临床表现以急、慢性心力衰竭为主。硝苯地平缓释片(Ⅱ)是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一线降压药。  相似文献   

12.
邸晓辉  边佳明  徐娟  张梅 《中国药房》2014,(20):1872-1874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北方汉族冠心病人群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25例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G)组和氯吡格雷敏感(CSG)组。检测其基因型,分析其CYP2C19*2等位基因携带状态,并分析血小板聚集率等实验室指标和冠心病易感指标等与其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CYP2C19基因G681A突变携带者(GA、AA)在CRG组与CSG组的分布率分别为64.4%和33.1%,携带突变基因与否在两组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其他非遗传性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2等位基因的携带与氯吡格雷抵抗有显著的相关性,G681A突变基因的携带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其他非遗传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临床应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HP—CCB)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集DHP—CCB临床应用相关的系统评价及大规模临床对照研究,对DHP—CCB和安慰剂或者其它药物进行比较,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检索到3项大型临床研究和20项系统评价,对DHP—CCB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蛛网膜下腔出血、抑制分娩等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论:DHP—CCB在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和其它药物效果相同,与其它降压药合用,效果和安全性更好。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用DHP—CCB明显降低肾功能不全和痴呆。DHP—CCB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效果和安全性更好。DHP—CCB能够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在抑制分娩中,DHP—CCB较其它抑制分娩药更有效,安全性更好。DHP—CCB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的临床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15.
吴禹蒙  李岩  吴玉波 《中国药房》2012,(40):3816-3818
目的:系统评价T型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治疗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VIP),收集T型钙离子通道阻滞药与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治疗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RCT,合计2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对收缩压的控制好于T型[WMD=1.58,95%C(I1.20,1.95),P<0.00001],对舒张压的控制与T型相当[WMD=0.42,95%CI(-1.60,2.45),P=0.68];与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比较,T型可显著地提高肌酐清除率[WMD=7.79,95%CI(4.75,10.82),P<0.00001]。结论:T型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曾亚平  聂绍平  艾辉 《中国医药》2014,(12):1738-174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 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78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272例)和非2型糖尿病组(706例),术前给予氯吡格雷,总量≥300 mg,将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大于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观察2型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联合终点事件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44.1%(120/272)比14.7%(104/706),P=0.017],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16.2% (44/272)比7.4%(52/706),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为4.710,95%置信区间为1.380 ~ 7.551,P=0.028).结论 2型糖尿病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稳心颗粒的X射线衍射傅里叶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心颗粒制剂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Fourier)指纹图谱法。结果对1个稳心颗粒样品进行试验,获得了其X射线衍射傅里叶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X射线衍射傅里叶指纹图谱法可用于稳心颗粒的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31例);B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30例),各组患者治疗观察12个月,分别随访分析患者出血事件和出血状况.结果 A治疗组5例(16.1%)发生脑栓塞,与B治疗组1例(3.3%)比较发生率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A治疗组4例(12.9%)与B治疗3例(10.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三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