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俊峡  赵玉英  李树仁  张莉  丁超  齐晓勇 《河北医药》2009,31(19):2537-2538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54例患者进行IVUS检查,根据IVUS面积狭窄率≥50%分为介入干预组及对照组。观察斑块的性状及IVUS面积狭窄率,并进行随访观察并发症。结果介入干预组32例,对照组22例,介入干预组斑块性状以软斑块及偏心性斑块为主,介入治疗中无明显的并发症,随访1年,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3例,对照组发生心绞痛4例,心梗2例,猝死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对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及指导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对IVUS面积狭窄率≥50%的病变进行介入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基层医院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50例患者进行IVUS检查,根据IVUS面积狭窄率是否>50%分为介入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斑块的性状及IVUS有效管腔面积,并进行随访观察并发症。结果介入治疗组28例,对照组22例,介入治疗组斑块性状以纤维性斑块及脂质性斑块为主,介入治疗中无明显的并发症,随访1年,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3例,对照组发生心绞痛4例,心梗2例,猝死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对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及指导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对IVUS面积狭窄率≥50%的病变进行介入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97例行VH-IVU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H-IVUS测定除左主干外的其他冠状动脉最小管腔面积<4.0 mm2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标准,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与对照组(51例,给予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结果,随访1年,比较分析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病变处管腔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其他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相关指标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可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者是否需要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介入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对冠脉造影临界病变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18例冠脉造影狭窄程度(40~60)%的21处临界病变患者,同时应用血管内超声仪检查,对病变的最小血管径、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及病变性状进行比较。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冠脉病变分为钙化斑块、硬斑块及软斑块。结果:冠脉造影示病变直径狭窄率及面积狭窄率分别为(38.50±9.40)%,(57.30±11.60)%;明显低于血管内超声结果(47.00±7.20)%,(70.00±8.80)%。超声检查21处病变中,钙化斑块5处,硬斑块11处,软斑块5处。结论:血管内超声可以进一步明确冠脉造影临界病变的程度、性质,对冠心病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临界病变患者99例,应用IVUS检测108处病变血管外弹力膜截面积(EEMCSA)、最小管腔截面积(MLA)、面积狭窄百分比(%AS)、参照管腔直径(RLD)、血管直径(VD)、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百分比(%DS)。依据IVUS检测结果分成介入组和非介入组。介入组41例43处病变、非介入组58例65处病变。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MLD、%DS和%AS均低于IVUS的检测值(P〈0.05)。介入组平均面积狭窄率为75.3%,符合介入指征,与非介入组的42.6%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前后除EEM—CSA,VD无明显变化,MLA、%AS、MLD及%DS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对临界病变斑块性质、诊断及治疗决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心管内超声(IVUS)观察到的冠状动脉缺血相关斑块与冠心病(CHD)临床表现的关系,对116例住院病人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 影(CAG)及IVUS检查。这些病人依据CAG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CA组,血管狭窄&;lt;50%)4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血管狭窄≥50%)37例,急性冠状综合征组(ACS组)33例。结果表明:①SAP组及ACS组血管病变明显较CA组长、弥漫(分别为19.52mm、25.36mm及12.35mm,P&;lt;0.01)。②CA组以同心性斑块为主,SAP及ACS组均以偏心性斑块为主(P&;lt;0.05)。③CA组及SAP组以纤维性斑块多见,ACS组则以脂质性斑块为主(P&;lt;0.05)。④SAP及ACS组均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P&;lt;0.05)。结论:冠心病的发作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形态有明确关系,脂质性斑块常诱发ACS,SAP则以纤维性斑块为主,但二者均以偏心性斑块多见,因此有明显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7.
8.
马克静  刘玉洁  张颖 《天津医药》2019,47(2):150-154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 (IVUS) 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指导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 ACS) 多支病变患者非罪犯病变 (NCL) 的疗效。方法 纳入NSTE-ACS多支病变并成功对罪犯病变 (CL)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患者共295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IVUS组 (148例) 和CAG组 (147例), IVUS组对NCL进行灰阶 IVUS检查, 对具有斑块负荷 (PB) ≥70%的病变进行PCI; CAG组对NCL直径狭窄≥90%的病变进行PCI, 并给予所有患者规范严格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发生情况及疾病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1) IVUS组支架植入率高于CAG组 (P<0.05), 但患者的支架植入数量更低 (P<0.05)。(2) 2组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 随访结果显示, 2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52% vs. 1.37%, χ2 =2.589, P>0.05); IVUS组在活动受限程度、 心绞痛改善情况、 疾病的认知程度方面均明显优于CAG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2组累积无MACE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94.5% vs. 98.6%, Log-rank χ2 =3.276, P>0.05)。结论 IVUS指导NCL治疗能减少患者的支架植入数量, 优化支架植入, 不增加治疗费用,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冠脉左主干病变患者98例,据辅助引导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以传统CAG指导介入治疗,实验组以IVUS指导介入治疗,比对两组治疗结果及远期预后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结合血管内超声技术对冠心病临界病变行介入治疗后产生不良事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均在术前做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采取血管内超声检查,当最小管腔面积符合时行支架植入术。把患者分成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与升高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升高组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机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预测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术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可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标结合压力导丝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价值。方法 4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临界病变(直径狭窄率40%-70%)56处,用压力导丝测定其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IVUS测定最小管腔面积(MLA)、血管外膜面积计算面积狭窄率。以FFR<0.75为界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择IVUS指标的切点。结果 56处血管病变的IVUS测得面积狭窄率为(75.0±3.8)%,MLA(3.83±0.37)mm2。压力导丝测得FFR为0.78±0.03,29处病变低于界限值(FFR<0.75),均显著低于CAG正常对照组(FFR为0.95±0.03)。IVUS面积狭窄率与FFR呈负相关(r=-0.72,P<0.01)。以FFR<0.75为界值,根据ROC分析,面积狭窄率≥75%、MLA≤3.0mm2为切点灵敏性分别为94%、85%,特异性73%、66%。结论IVUS测定的面积狭窄率≥75%和MLA≤3.0mm2与FFR<0.75密切相关,可据此判断临界病变的血管功能,指导临床处理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技术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引导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在血管内超声技术引导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手...  相似文献   

14.
孙丽娜  范新俊 《安徽医药》2018,22(4):692-694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入选该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3例,根据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组(49例)和对照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吸烟饮酒史、早发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史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早发组高于对照组,而早发组高血压患者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早发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早发组单支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三支病变、回旋支及右冠脉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是早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早期干预对减少早发冠心病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水平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连续住院的择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430名,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136例)、冠心病简单病变组(86例)、冠心病复杂病变组(根据Syntax评分进一步分为低危组139例、中危组36例和高危组33例)。留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上述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ST2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可溶性ST2水平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430例研究对象中,全部冠心病患者(含简单病变和复杂病变)的可溶性ST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449±1250)vs.(2743±961)pg/mL,P<0.001];冠状动脉简单病变组、复杂病变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sST2水平分别为(3200±1406)、(3338±1064)、(3728±1228)和(4261±1235)pg/mL,sST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T2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为1.001,P<0.001),sST2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严重程度也独立相关(OR为1.001,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543,P<0.001)。ROC曲线显示:sST2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结论:血清可溶性ST2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膜下再通术(SIR)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5月—2013年01月笔者所在医院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45例,25例(介入组)行内膜下再通术接受经皮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治疗;20例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治疗,为手术组。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恢复正常。介入组术前、术后健/患侧上肢的动脉收缩压比分别为0.67±0.15、0.96±0.12(t=8.03,P<0.05);手术组为0.64±0.17、0.92±0.11(t=9.41,P<0.05);随访531个月,介入组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轻微上肢功能障碍,手术组人工血管均保持通畅。结论介入内膜下再通术和手术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的特点,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军委  赵文静 《中国医药》2012,7(4):447-448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人后血管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支架置入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因各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28例,应用血管内超声的方法,测量置入支架后支架近端(1 cm)处的血管容积,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重复测量该部位的血管容积,应用SPSS软件分析包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正性重塑23例,零重塑1例,负性重塑4例.正性重塑中最大达到89.0%,平均(23.0±5.7)%;负性重塑平均(12.0±1.1)%.而正性重塑组中发生心脏缺血事件3例,支架内狭窄13例,最大管腔面积狭窄达70%;而零重塑1例、负性重塑4例中无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支架近端血管的正性重塑对支架再狭窄可能有相关性,从而提醒我们要更加慎重的选择支架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取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