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很差,80%的肺癌病例在明确诊断时己失去手术机会。肺癌按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其中,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后5年存活率较高,而其影像表现往往为肺内一弧立结节或肿块影,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1,2]。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  相似文献   

2.
戴树全 《成都医药》2004,30(3):155-156
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一般比中央型肺癌少而且出现迟。痰检及纤支镜检查难度大。随着CT技术的引进和更新,其检出率和诊断率已明显提高并接近中央型肺癌诊断率。我科自1996年引进东芝CT机以来,至2003年12月共拟诊肺癌123例,笔者收集资料完整的96例周围型肺癌,以统计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分析其误诊原因,了解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并分析周围型肺癌倍增时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征象。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症状肺癌患者45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周围型肺癌X线征象为斑片状、小结节状影。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多数直径在1.0~2cm。无纵隔淋巴及肺门转移,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仔细分析上述X线、CT影像学征象是提高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恶性结节72例进行病理、CT征象的对照研究。结果72例恶性结节中,鳞癌30例、腺癌38例、小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类癌1例。鳞癌中直径大于3cm者23例,有坏死14例,空洞5例,深分叶14例,毛刺征9例,胸膜凹陷征11例,血管支气管集束征14例,周围结构浸润12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肺内外转移6例。腺癌中直径大于3cm者12例,有坏死4例,深分叶23例,毛刺征20例,胸膜凹陷征15例,血管支气管集束征21例,周围结构浸润8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肺内外转移2例。结论肿瘤的大小、坏死、空洞、毛刺征和血管支气管集束征有助于对周围型肺癌组织类型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周围型肺癌CT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 本组82例周围型肺癌病例,CT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形状呈圆形、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肿块直径大于3cm者58例,密度大都均匀,小部分瘤体内可见坏死、液化空洞及钙化;边缘呈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粘连、胸膜凹陷征等。肿块直径小于3cm者24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分叶征、空洞征、毛刺征、棘突、细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纠集、胸膜凹陷征,以及较少见蜂窝征等。结论 CT能显示周围型肺癌肿块形态、大小、密度及边缘征象等。也能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其它部位肺癌的转移。HRCT史能显示肺癌病变的细微结构。故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患者行CT检查,并进行工作站后处理,诊断为周围型肺癌,于术后进行病理对照.结果 31例病理恶性的符合术前的诊断.结论 CT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满意.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肺癌的早期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瑛  胥海燕 《江西医药》2008,43(9):956-957
目的 总结周围型肺癌的早期CT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本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周围型小肺癌.结果 13例早期肺癌的主要CT表现:全部为孤立小结节,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密度25~55Hu之间,强化峰值时间在2~5min之间:10例有分叶征;10例胸膜凹陷征;9例有细短小毛刺及锯齿样改变;9例有血管集束及穿通征;6例空泡征;5例磨玻璃样改变:4例支气管通气征;2例晕征;1例钙化.结论 CT薄层平扫,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能显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各种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3例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别是在强化扫描时的密度特点,其中23例有病灶平扫者做了前后密度对比。5例CT表现与标本的横断面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4例形成不规则厚壁空洞,另49例中,瘤体强化密度不均者占42/49,其中34例强化时病灶内见到边缘较清楚的低密度区。通过测量16例强化前后的代表性CT值,显示这些低密度区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说明坏死区是无血管的,5例标本也证实了这一征象。瘤体坏死面积常较大。非坏死的瘤组织强化明显,常高于同层面胸壁软组织的CT值。4例瘤体内见到点状钙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高危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5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5例患者进行MSCT扫描,将所得扫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并分析各种CT征象,分析CT高危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联性。结果 在5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中,腺癌32例(58.18%),鳞癌21例(38.18%),小细胞癌1例(1.82%),大细胞癌1例(1.82%)。不同病理类型早期周围型肺癌CT高危征象中的分叶征、毛刺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叶征、毛刺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对判断周围型肺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有一定意义,可帮助临床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定性认识,为定性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郭晓山  王全来 《贵州医药》2009,33(3):213-215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MMP-9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病理及MMP-9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30例周围型肺癌中,MMP-9阳性表达18例,阳性率为60%,MMP-9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MMP-9在肿瘤直径〉3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3cm者,与肺癌CT征象中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9的表达与CT征象相关,可以在蛋白表达上判断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劲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97-99,122
目的:探讨分析周围型肺癌的CT检查的影像学征象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09年8月43例周围型肺癌的CT检查的影像学征象,均采用常规扫描加增强扫描。结果本研究组周围型肺癌中2例误诊为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5.35%(41/43)。43例患者中肺腺癌21例,肺鳞癌19例,肺小细胞癌3例;22例患者肿瘤位于左侧肺叶,21例患者肿瘤位于右侧肺叶。结论 CT可作为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建彪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15-116
目的:探讨分析CT诊断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央型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了X线胸片与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在两种方法中的显示情况。结果:X线胸片检查准确率为63.3%,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91.7%,CT扫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1);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在CT扫描检查中比X线胸片检查显示得更清晰和明确,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诊断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治疗,其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诊断准确、费用低、操作简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8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东海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03-104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检查已证实的早期无症状周围型小肺癌28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X线片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大多直径在1—3cm。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熟练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能谱CT增强扫描,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影的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病理已确诊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各20例,均用宝石能谱CT进行GSI扫描,在宝石能谱成像浏览器(GSIviewer)的软件上进行,得到能谱曲线含碘量图40-140keV能量水平的CT值及斜率值对比,最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增强扫描中40-140keV能量水平的CT值中,40-70keV能量水平的CT值小细胞肺癌组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能谱曲线肿瘤内40-70keV兴趣区(ROI)碘含量斜率各为(2.07+0.76)、(3.08+1.16),两组组间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能谱成像上碘含量不同的特征,可以初步区分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为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相丽  陆启芳  郑穗生 《安徽医药》2016,37(2):163-166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SCT对75例周围型肺癌进行常规扫描,并将所得数据经过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分析各种征象,对CT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在腺癌与鳞癌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瘤体直径、棘突征、深分叶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和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在腺癌和鳞癌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对肺癌的初步定性诊断提供一定的影像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小肾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22例小肾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小肾癌CT平扫呈现高密度3例,等密度15例,低密度4例。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高于或等于正常肾皮质,实质期强化均明显减退,肾盂期进一步减退。结论肾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类型和肿瘤的内部结构有关,多层螺旋CT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对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分别行X线片检查和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并分析所显现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查阳性率以边缘不规分叶征67例(51.69%)最多,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46例(75.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优于X线片检查。结论 CT薄层增强扫描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田德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22-123
目的探讨CT联合经皮肺部穿刺活检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诊断及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CT确诊51例(78.46%),经皮肺部穿刺活检确诊55例(84.62%),CT+经皮肺部穿刺活检确诊62例(95.38%)。其中病灶位于右肺34例,左肺29例,纵隔内2例;中央型肺癌49例(75.38%),周围型肺癌16例(24.62%)。结论CT联合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是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对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健 《中国当代医药》2013,(27):84-85,88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MRI)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孤立性肺结节(SPN)的MSCT、MRI征象,其中MSCT增强不典型的42例SPN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周围性肺癌与结核球各有较典型征象,周围性肺癌分叶征及毛刺征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94.9%及66.5%;结核球卫星灶及钙化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86.5%及92.2%。周围型肺癌表现为明显均匀或欠均匀的强化,结核球表现为薄层环状或弧线形强化。强化不典型的42例SPN患者行MRI检查,出现环形强化30例,明显均匀或欠均匀的强化12例。追踪复查35例周围型肺癌发生转移,结核球对症治疗后病灶变小。结论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MS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应用MSCT、MRI检查对鉴别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有重要意义,结合基本征象及追踪复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