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后获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IVF-ET后临床妊娠1,230例,HP15例,发生率1.2%。15例均为输卵管因素不育,其中1例合并男性因素;7例有盆腔手术史,3例宫外孕史;14例为宫内合并输卵管妊娠,1例为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合并间质部妊娠。15例患者均于确诊后手术治疗,其中10例在异位妊娠破裂前确诊,5例于破裂后确诊。术后9例宫内妊娠继续至足月分娩,4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继续妊娠。结论输卵管病变或(和)盆腔手术史是IVF-ET术后H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IVF术前术中适当处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异位妊娠,有助于挽救宫内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IVF-ET周期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治疗方式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本研究50例患者中10例(20.0%)无明显症状,16例(32.0%)表现阴道流血,13例(26.0%)出现下腹痛或腹胀,11例(22.0%)出现阴道流血伴下腹痛或腹胀。(2)治疗探查发现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4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峡部妊娠4例。(3)50例患者均通过阴道超声初步诊断,异位妊娠超声表现包括1例妊娠囊、5例卵黄囊、6例胚芽、16例心管搏动、22例附件区混合性包块。(4)39例腹腔镜手术中31例宫内妊娠存活,随访妊娠结局为2例早产,24例足月活产,5例继续妊娠;8例终止妊娠(7例流产、1例畸形引产)。7例开腹手术中3例宫内妊娠足月活产,4例流产。4例介入治疗后宫内妊娠1例早产、2例足月活产、1例流产。治疗后宫内妊娠总存活率为74.0%(37/50)。随访足月及早产婴儿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先天畸形。(5)比较不同输卵管部位(间质部组、壶腹部组、峡部组)异位妊娠治疗后的宫内妊娠结局,3组间宫内妊娠存活率、早产率、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除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外,将剩余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流产分为流产组(n=12)与宫内妊娠存活组(n=37),分析两组妊娠结局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超声表现、治疗时孕周与妊娠结局有统计学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盆腔病变史、输卵管手术史、移植胚胎类型、临床症状、宫外包块平均直径、异位妊娠部位及治疗方式并不显著影响妊娠结局(P>0.05)。结论阴道超声对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孕早期尽早检查可以排除合并的异位妊娠对宫内妊娠的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中 ,胚胎虽然直接置入子宫腔内 ,但却不能完全避免异位妊娠的发生。现就我院 IVF-ET术后异位妊娠 1 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7月在我院生殖助孕中心接受 IVF-ET治疗后临床妊娠 1 42例中发生异位妊娠 1 1例 ,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 2例。年龄 2 6~ 3 8岁 ,不育年限 3~ 1 1年。 1 0例为 IVF-ET,1例为解冻胚胎移植 ,1 1例均为继发不孕。不孕原因输卵管积水 5例 ,盆腔粘连 5例 ,输卵管梗阻 1例。诊断 :所有患者移植后 1 4~ 3 3 d,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导致异位妊娠的比率介于 2 .1 %~ 9.4%之间 ,高于自然妊娠。世界首例经 IVF-ET助孕成功即为输卵管妊娠 ,其最主要的因素为输卵管病变及既往曾有异位妊娠史。而经宫颈移植多个胚胎致多部位妊娠 ,包括宫内、外合并妊娠 ,双输卵管同时妊娠可能性比自然受孕高 70倍之多 ,危险性更大 ,且诊断困难。鉴于国内开展辅助生殖临床日渐增多 ,本期刊登 3例经 IVF-ET或促超排卵助孕而致双输卵管多部位妊娠 ,提示在辅助生殖临床对此必须高度警惕。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 ,术时仔细检查双输卵管及卵巢甚至盆腔状况以发现可能的妊娠部位 ,避免再次手术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宫内存在胎囊情况下也应注意有无宫外同时妊娠。改进胚胎技巧 ,减少移植注入液量可能使胚胎流入输卵管的机会降低。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早期不典型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早期不典型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5月36例因“输卵管妊娠可能”收治的临床资料,经阴道超声、血β-hCG检查,实施腹腔镜诊断手术,判断术前、术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腹腔镜检查明确为输卵管妊娠25例,卵巢妊娠1例,排除3例,明确诊断率80.6%(29/36)。暂时无法确诊7例,其中2例经天花粉治疗后痊愈,5例经临床观察后明确为输卵管妊娠1例,宫内早孕4例。结论腹腔镜是输卵管妊娠尤其是早期或不典型输卵管妊娠诊治的最佳选择,但腹腔镜检查用于输卵管妊娠诊治宜适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受孕方式、诊断孕周、临床表现、超声表现和异位妊娠位点、双侧输卵管情况等方面资料。结果受孕方式:1例为促排卵人工授精,其余26例均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从移植或者授精到诊断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5d,最早20d,最迟54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或者腹痛,其中10例患者仅为常规超声检查发现。1例因内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超声下表现为盆腔包块26例,宫角妊娠1例;16例患者既往有至少1次异位妊娠病史,11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输卵管病变而行相应手术处理。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显著增加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风险,尤其是既往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高危患者出现腹痛及阴道出血表现时,不应简单地视为宫内妊娠先兆流产而予以积极的保胎治疗,需要仔细寻找宫内妊娠证据并排除异位妊娠的发生;对高危患者在无临床症状时,首次确认宫内妊娠后间隔2周重复超声检查有助于排除同时合并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并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VF-ET失败的原因及行宫腹腔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7年11月120例IVF-ET失败后行宫腹腔镜检查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平均不孕时间5.5年。既往IVFET失败者中,IVF-ET指征明确者55例(45.8%),不明原因者65例(54.2%);本次术后成功妊娠54例,妊娠率49.1%。IVF-ET指征明确患者中,输卵管因素34例、排卵障碍7例、男方因素9例、其他因素5例。34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者中,术后妊娠率为44.1%;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55.9%(19/34例)存在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与术中输卵管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84.2%(16/19例);HSG提示双侧输卵管不通与术中的符合率为42.9%(6/14例)。86例既往因非输卵管因素行IVF-ET者中,经腹腔镜探查存在输卵管积水者19.8%(17/86例),术后妊娠率52.9%(9/17);不存在输卵管积水者69例,术后妊娠率39.1%(27/69),其中自然妊娠占所有妊娠者37.0%(10/27)。根据本次手术中诊断和处理输卵管积水与否将病例分组,积水组和非积水组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58.8%和44.2%(P=0.032)。结论应强调严格把握IVF-ET指征,腹腔镜手术对于明确助孕指征、处理输卵管积水、提高IVF-ET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非输卵管积水的患者也能从手术中获益。合理规范的助孕前诊治流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合并宫内外复合妊娠(HP)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1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后发生重度OHSS合并HP,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发生急性左心衰。本文对该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报道,为相关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远端粘连阻塞126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输卵管造口、粘连分解等手术治疗输卵管远端粘连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于电视腹腔镜下分离粘连 ,恢复解剖结构 ,并进行伞端成形术、袖口状造口术、圆韧带悬吊术及病灶清除术等综合治疗。结果 :输卵管远端造口 78例 ,行粘连分离等其它输卵管重建术 4 2例。合并子宫极度后倾后屈行双圆韧带悬吊 13例 ,多囊卵巢钻孔 9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清除 6例 ,子宫小肌瘤剔除 5例 ,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剔除术 2例。手术结束前腹腔镜下通液 ,双侧输卵管通 10 5例 ,单侧通 15例 ,双侧完全不通 6例。术后随访 2年 ,宫内妊娠率为 5 0 79% (6 4/ 12 6 ) ,宫外孕 6 35 % (8/ 12 6 )。造口术组的宫内妊娠率为5 0 79% (4/ 12 6 ) ,宫外孕 6 35 % (8/ 12 6 )。造口术组的宫内妊娠率 4 1 0 3% (32 / 78)低于粘连分离术组宫内妊娠率 76 19% (32 / 4 2 ) (P <0 0 1)。中重度粘连组的宫内妊娠率 4 3 6 2 % (41/ 94 )低于轻度粘连组的宫内妊娠率 71 88% (2 3/ 32 ) (P <0 0 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远端粘连阻塞性不孕有效 ,但宫外孕的高发生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对342例临床拟诊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检查。诊断明确335例,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术、部分卵巢切除术或宫角切除术等:诊断不明确7例,进一步行诊断性刮宫术。结果 335例腹腔镜确诊异位妊娠,333例成功行腹腔镜手术(包括3例卵巢妊娠、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中转开腹。7例腹腔镜未见明显妊娠部位行诊断性刮宫术,其中1例子宫畸形(残角子宫)合并宫内妊娠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合并宫内妊娠行黄体囊肿剥出术,5例宫内外均未发现妊娠部位,MTX治疗成功。340例腹腔镜术后8~24h肛门排气,除5例MTX保守治疗外,335例术后2~4d出院;2例中转开腹术后24~36h肛门排气,术后6d出院。结论 腹腔镜检查有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and importanceHeterotopic pregnancy is the occurrence of pregnancies in at least two different implantation sites in the same time. The diagnosis of heterotopic pregnancy remains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of the gynecological-obstetrical emergencies.Case presentation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spontaneous heterotopic pregnancy of a 32-year-old woman, diagnosed with a heterotopic pregnancy by ultrasound and treated by laparotomy in emergency obstetrical department of Ibn Rochd University Hospital of Casablanca.Clinical discussionThe existence of intrauterine pregnancy does not exclude an ectopic pregnancy. The occurrence of a spontaneous heterotopic pregnancy without risk factors is a rare event, the clinical symptomatology is often related to a threatened or ongoing abortion, the diagnosis of heterotopic pregnancy is not made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signs of hemoperitoneum secondary to a ruptured EP, hence the importance of a systematic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adnexa during first trimester ultrasound. The standard treatment is conservative surgery, preferably by laparoscopy. Laparotomy retains its indications especially in form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With the aim of preserving intrauterine pregnancy while removing ectopic pregnancy.ConclusionThe diagnosis of heterotopic pregnancy should not be excluded by the discovery of a UGI in a spontaneous cycle. Diagnosis is often difficult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initi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given the risk of matern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日趋增高,尤其是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的发生,给临床诊断和处理带来困难,有关IVF-ET中E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就近年来对IVF-ET后E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术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发生率、发病影响因素、治疗、妊娠结局等,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胚胎移植术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2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我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胚胎移植术后临床妊娠病例共6 487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1例,发病率为0.32%(21/6 487),其中14例(66.67%)有输卵管手术史;20例行腹腔镜治疗,1例保守治疗成功;输卵管间质部合并宫内妊娠8例,经腹腔镜治疗后3例成功抱婴,1例术后宫内胎儿存活(目前妊娠至28周),2例术后宫内妊娠难免流产行清宫术,2例因胚胎停育行清宫术。结论输卵管手术史是导致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重要因素;腹腔镜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有效方法;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合并宫内妊娠,有利于宫内妊娠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现有的输卵管切除和阻断方式需改进,以减少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I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8例CSP患者的MRI、经阴道超声表现,对比两种方法显示孕囊位置、大小、性质、对子宫肌层的浸润、是否合并囊内及宫腔出血、对卵黄囊显示及存活状况等情况。结果MRI及经阴道超声均可显示23例囊性孕囊和5例包块型孕囊。23例囊性孕囊中,MRI诊断孕囊内合并出血6例,经阴道超声发现囊内出血2例;MRI无法显示卵黄囊及判断胚胎是否存活;经阴道超声发现卵黄囊12例,其中胚胎存活10例。MRI显示孕囊位于瘢痕周围肌层内9例,位于瘢痕处向官腔方向延伸14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位于肌层8例,瘢痕及官腔内15例。5例包块型孕囊中,MRI均见包块内出血,经阴道超声诊断包块内出血3例;MRI诊断包块对子宫肌层浸润5例,经阴道超声无法判断孕囊对子宫肌层的浸润。MRI诊断官腔内积血1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8例。结论联合应用阴道超声与MRI有利于诊断CS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后发生异位妊娠(E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中心2006年11月至2010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后发生E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9个周期获妊娠1,773例(42.02%),EP52例,发生率2.93%(52/1,773),其中单纯输卵管妊娠占88.46%(46/52),宫内外同时妊娠3例,发生率5.77%(3/52),宫颈妊娠、卵巢妊娠、宫角妊娠各1例,发生率各占1.92%(1/52);3种ART方式发生率比较,IVF-ET显著高于ICSI—ET和FET(P~0.05),ICSI—ET和FET无统计学差异;异位妊娠史、盆腔手术史、输卵管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发生EP的重要危险因素,胚胎移植数与EP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输卵管因素是ART后发生EP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5月因IVF-ET失败行宫腔镜检查130例,并对发现的宫腔病变进行治疗,对镜检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存在宫腔病变87例(66.9%),其中子宫内膜炎40例(30.8%),子宫内膜息肉23例(17.7%),宫腔粘连20例(15.4%),黏膜下小肌瘤4例(3.1%).67例于宫腔镜检查术后1年内再次行IVF/ICSI或冻胚移植,20例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30%.余20例宫腔镜检查术后10~20个月未行IVF-ET,不避孕未孕. 结论 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对于因宫腔因素而导致的IVF-ET失败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B超联合诊治子宫角部妊娠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B超联合应用在诊治子宫角部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9月~2004年9月间17例子宫角部妊娠应用宫腔镜和B超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17例子宫角部妊娠均在官腔镜和下腹部B超联合检查下得以确诊,16例行吸宫术治疗取得成功,其中14例一次吸宫成功,2例再次吸宫取得成功。1例术中子宫角部破裂穿孔转腹腔镜手术治愈。术后均得到病理确诊。结论子宫角部妊娠可在宫腔镜和B超的监视下得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陈旧性的坏死组织可分次手术,但术中要作好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