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人在生活中,随着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起伏变化,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烙印。情绪,像染色剂,使人们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像催化剂,使人们的活动加速或者慢行。情绪,具有两极性。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得到满足后,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呈现出愉快、高兴、欢乐的  相似文献   

2.
《长寿》1995,(10)
人的精神、情绪在养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情绪指挥着生命。愉快、积极的情绪,能给人以适当的刺激,有益于健康长寿;而苦闷、消极的情绪则会给人以不良刺激,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对生活丧失信心,对养生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3.
人的情绪表现与年龄和发育有一定的关系,即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情绪特点。 新生儿一出生就具备了两种可以区分的原始情绪,即积极、愉快的情绪(代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代表生理需要尚未满足)。在给予良好照顾的条件下,儿童积极的情绪会逐渐增多,如在吃饱睡足之后,常自发地嫣然一笑。从2个月起,对妈妈或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愉快的情绪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能承受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易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它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健康。 不良情绪使人缺乏信心和勇气。容易气馁。不良情绪是引起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5.
四十岁是人生的中年,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讲究养生,主动积极地去面对和适应这个人生新阶段,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克服负性情绪 人的情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乐、兴奋、积极等健康情绪;一类是抑郁、愤怒、恐惧、悲伤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思想的消极,造成难以消除的精神压力.因此要学会正视现实,控制情感,笑对人生,使生活得以充实愉快.  相似文献   

6.
赵烨 《医药与保健》2004,12(8):25-25
在生活中,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和境况有千差万别的小同之处,但人的情绪总是表现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大量事实证明,情绪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能经常保持乐观态度、情绪愉快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利;相反,心情不佳时产生的悲伤、抑郁、焦虑、恐惧、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成为疾病或灾祸的诱因,给身心健康带来毁损。  相似文献   

7.
调节情绪     
情绪,属于人的情感范围。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和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当是否符合需要时人就产生一种体验 情绪的发生有其生理机制,它是从可察觉到的身体变化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人的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腺都随情绪而变化。 情绪有很多种类。我国医学中的七情六欲,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状态的情绪。从人的心理影响而言,可将情绪分为两大类,即愉快情绪与不愉快情绪。 在人类进化史上,愉快情绪可能起源于性的活动和食物的满足,后来发展到凡是有好看的颜色、好听的声音、甚至美好的回忆等刺激都会在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和扩散,产生喜悦和欢愉的情绪,它包含希望、快乐、勇敢、恬静、好感、和悦等。实验证明,人处在良好情绪时,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乃至运动系统都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相似文献   

8.
树海 《长寿》2005,(9):25-25
幽默 幽默是一种美丽的转化剂,它可以把烦恼转为欢畅,能让痛苦变成愉快,将尴尬变为融合,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适时地来点幽默逗趣,不仅能使自己的心理得到舒展,亦能松弛别人心头郁结,起到固守从容、化解焦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情感转正     
海波 《保健医苑》2002,(3):34-35
<正> 情感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 情感的产生经常伴随有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因而情感既是人致病的因素,也有治疗的作用。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情感状态,则可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许多研究表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状态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活动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人体的潜能,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相反,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情绪激动造成人猝死的事例屡见  相似文献   

10.
长寿学者胡夫兰德指出:“在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了。”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讲究心理卫生,对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怎样才能做到心理健康呢? 保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情绪反应强度适中,喜、怒、哀、乐相对平衡,积极、乐观的情绪多于消极沉闷的情绪;遇到不幸或受到挫折能很快摆脱困境,走出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情绪,就是人思想感情的流露,是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所处的一种状态。情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愉快情绪,如希望、快乐、恬静等;另一类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不愉快情绪,如焦急、抑郁、愤怒、恐惧、沮丧、悲伤、痛苦、紧张等。我们把后者叫做负性情绪。现代医学认为,负性情绪长期郁积于心中,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可能破坏人体生理平衡和防卫机制,引起癌症的发生。大量医学资料表  相似文献   

12.
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情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会不自觉地觉察到家庭主要成员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这就叫情绪传染。积极的情绪,如轻松、愉快能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烦闷能削弱人的活力。有些妻子常常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夫妻生活中,或者把拒绝性生活作为惩罚手段,这不仅影响夫妻感情,更影响夫妻生活。  相似文献   

13.
图弥 《家庭医生》2010,(12):1-1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具有四种特质:一是积极的自我观念;二是恰当地认同他人;三是面对和接受现实;四是主观经验丰富,可加以利用。心理健康的人,虽然也会面对悲伤、忧虑、生气、郁闷等负面情绪,但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心态总是占优势的。他们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不卑不亢、自尊自重。  相似文献   

14.
郑红  郑冰 《医药与保健》2003,11(7):55-55
人生渐老是生命的自然演变过程。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或病理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可出现逐渐的功能衰退,而表现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应激能力差等症状。但这些是一个逐渐而缓慢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可以通过锻炼和保健的方法来推迟和延缓器官的老化。1保持稳定持久、积极乐观的情绪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老年人要做支配情绪的主人,要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及较大的心理容量,做到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愉快的情绪可使人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不良情绪则是造成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5.
情绪记忆是记忆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记忆的一个主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成人能够追寻到的最早的平均记忆年龄是3岁零7个月。他们记住的事情通常和他们的情绪体验有关。特别是和第一次回忆相联系的恐惧和愉快有关。愉快积极的情绪记忆会给人的一生留下美好回味,而消极、痛苦的情绪记忆则会给人留下痛苦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长寿》1997,(1)
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选自《养生镜》 人为什么会生病?石氏一针见血地指出:“不会快活疾病作”。人的情绪有快活的积极的,也有不愉快的消极的。快活的情绪对人  相似文献   

17.
陈福新 《家庭医学》2007,(11):19-19
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情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会不自觉地觉察到家庭主要成员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这就叫情绪传染。积极的情绪,如轻松、愉快能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烦闷能削弱人的活力。有些妻子常常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夫妻生活中,或者把拒绝性生活作为惩罚手段,这不仅影响夫妻感情,更影响夫妻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心理学中所说的心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持续性、扩散性的一种情绪状态。通俗地讲,心境就是人们在某段时间内的心情。每一个人心境的好坏都会给家庭带来积极或消极的效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庭的幸福。 首先,心境影响着家庭的气氛。一个人心情开朗、乐观,能给家庭带来欢乐和愉快,使家庭气氛轻松;反之,就容易发脾气,把家人作  相似文献   

19.
情绪记忆是幼儿记忆的一个主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证明,成人能够追寻到的最早的记忆年龄平均是3岁零7个月。他们记住的事情通常和他们的情绪体验有关,特别是和第一次回忆相联系的恐惧和愉快有关。愉快积极的情绪记忆将给人的一生留下美好回味,而强烈消极、痛苦的情绪记忆只能留下痛楚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