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MHD)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后稀释法治疗,提取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将透析前后血清分别混匀后培养HK-2细胞。应用碱水解法、ELISA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中胶原、纤连蛋白(FN)等ECM的蛋白水平。结果HDF组透析后血清使HK-2细胞胶原蛋白和FN分泌减少,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HFHD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透析前后胶原蛋白及FN分泌的差值与HD、HF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组透析前后的差值与HF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可能通过清除致肾间质ECM异常积聚的尿毒症毒素和减少透析用水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减少HK-2细胞合成胶原和FN等ECM,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D、HFHD在此方面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MHD)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透析(HFHD)、血液透析滤过(HDF)后稀释法治疗,提取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将透析前后血清分别混匀后培养HK-2细胞.应用碱水解法、ELISA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中胶原、纤连蛋白(FN)等ECM的蛋白水平.结果 HDF组透析后血清使HK-2细胞胶原蛋白和FN分泌减少,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HFHD组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透析前后胶原蛋白及FN分泌的差值与HD、HF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组透析前后的差值与HF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能通过清除致肾间质ECM异常积聚的尿毒症毒素和减少透析用水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减少HK-2细胞合成胶原和FN等ECM,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D、HFHD在此方面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洛伐他汀对高糖环境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刺激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ECM)蓄积的作用。经体外培养人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C),分别用LDL和/或高糖刺激HKC细胞,并与洛伐他汀共孵育。采用^3H-脯氨酸参入法测定总胶原合成,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V型胶原和板层素浓度,RT-PCR技术观察HKC细胞中IV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FIV)mRNA表达。结果表明高糖和LDL均可增加HKC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V型胶原和板层素水平,并能上调IV型胶原和FN mRNA的表达,洛伐他汀可以部分或全部逆转高糖和LDL的作用。说明高糖和LDL均可促使HKC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洛伐他汀可以逆转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fin,FN)和三维基膜基质Matrigel胶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用酶消化法分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种植在LN和FN上及三维基膜基质Matrigel胶里,然后用Brdu法检测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结果:生长在FN上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率最高(24%),生长在LN上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率次之(17%),而生长在三维基膜基质胶里的平滑肌细胞未出现细胞增殖,另外LN较FN有明显的促进平滑肌细胞分化成熟的作用。结论:细胞外基质成分和基质筑构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及胶原蛋白I(ColI)等主要细胞外基质成分,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ASMCs,接种于不同细胞外基质蛋白包被的培养板,观察各时间点细胞的贴壁数量。在培养的ASMCs中分别加入两种浓度(20和60mg/L)的不同细胞外基质蛋白溶液,即FN组,LN组和Col I组,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作用8,12和24h后各组ASMCs增殖活性的变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RAS蛋白在各组ASMCs中的表达。结果 与无包被组相比较,FN,ColI包被组及LN包被组ASMCs的贴壁数量明显高(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FN和Col I各浓度组ASMCs的增殖活性增高显著(P<0.01),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而LN组ASMCs的活性无明显差异。同时,FN和Col I组ASMCs的RAS染色呈强阳性;对照组及LN组ASMCs的染色则为弱阳性。结论 ASMCs对FN,LN和Col I均有良好的粘附性,但只有FN的ColI 能明显提高ASMCs的增殖活性,其作用是通过RAS信号转导途径而实现的。表明细胞外基质是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刺激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二步原位灌注法分离、培养大鼠HSC,并分别给予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2.5μg·L-1)、奥曲肽(Oct)(0.01-10μg·L-1)或TGFβ1(2.5μg·L-1)+Oct(0.01-10mg·L-1)干预,分别用MTT法、[3H]-TdR和[3H]-脯氨酸掺入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各处理组HSC增殖及ECM合成水平。结果:Oct能不同程度抑制HSC[3H]-TdR掺入和增殖;能够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SC[3H]-脯氨酸掺入,降低上清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IV型胶原(CIV)水平;TGFβ1能够诱导HSC表达ECM上调,Oct能够阻断TGFβ1对HSC的调控作用。结论:Oct能够有效地抑制HSC增殖及ECM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组织和背根神经节体外分离培养,选取不同生长底物包括多聚赖氮酸(PLL)、Ⅰ型胶原(CoⅠ)、层粘连蛋白(LN)、PLL联合LN进行包被培养板,观察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体外生长状况。结果:PLL和LN联合包被时,神经元存活率高,细胞分散良好。CoⅠ包被时细胞聚集成团.突起粗长。结论: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影响神经元的生长方式,PLL联合LN包被是体外研究单一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细胞外基质对肝内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皎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0,20(5):374-376
细胞外基质在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特点。目前认为激活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 ,细胞外基质不仅具有连接和支持细胞组织的作用 ,而且通过与膜受体结合调控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粘附和表型表达等生物学过程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肝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 ,了解其作用机制可以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ATSl-YAP信号通路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干预组、LATSlsiRNA干预组和YAPsiRNA干预组。构建LATSlsiRNA和YAPsiRNA,LATSlsiRNA干预组利用LATSlsiRNA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S27,YAPsiRNA干预组利用YAPsiRNA转染HS27。转染后48h利用Western.blot观察LATSl、YAP和c01.1agenI的表达情况,应用MTY检测HS27细胞株的细胞活力情况。结果LATSlsiRNA转染48h后LATS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YAP蛋白和collagenI蛋白表达升高,细胞活力显著增高;YAPsiRNA转染48h后LATSl蛋白表达无变化,YAP蛋白和collagenI蛋白表达降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结论LATSl.YAP信号通路可调控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可能成为皮肤创伤后修复以及阻止创伤后瘢痕形成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