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sICAM—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庆  莫华根 《免疫学杂志》1997,13(3):198-199,195
动态监测41例肾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发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尿毒症组之间,血清sICAM-1差异不显著;急性肾小管坏死组与环孢素A肾中毒组,血清sIAM-1轻度升高,两组间及与肾功能稳定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急性排斥组(AR)与感染组血清sICAM-1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肾功能稳定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且AR组血清sICAM-1比血肌酐提高1 ̄3  相似文献   

2.
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加林  赵亚平 《现代免疫学》1999,19(4):249-249,253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自身基因调控下进行的一种主动死亡,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特征。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使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减轻气道炎症,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是C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由结构性细胞和渗出性炎症细胞产生,是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化学激活趋化剂,通过其受体(CCR3)选择性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在肺内黏附、募集和脱颗粒。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活化嗜酸性细胞释放的强碱性蛋白中的重要组分,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重要标志,本文概述了ECP的来源,生物学作用以及与感染的关系,着重综述了ECP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sICAM—1、sE—selectin水平在肝癌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sE-selectin)在肝癌诊疗中的价值。方法:检测健康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者手术前后,sICAM-1,sE-selectin水平变化。结果:79例名期肝癌者总体sICAM-1,sE-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P<0.01),但I期肝癌组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各期肝癌术后sICAM1-1及Ⅰ,Ⅱ,Ⅲ期肝癌术后sE-selectin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提示早期肝癌患者检测血清sICAM-1,sE-selectin无确诊意义,但可作为中,晚期肝癌者特别是AFP阴性患者的血清学确诊参考和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清sICAM-1和sVCAM-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成员。许多研究已证实ICAM 1、VCAM 1与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炎症部位的移行和募集有关。有人在哮喘实验的动物模型中采用免疫组化法 ,发现在气道粘膜下ICAM 1〔1〕和VCAM 1表达增加〔2〕。参与免疫反应的粘附分子可从表达的内皮细胞或激活的淋巴细胞上脱落下来 ,进入血液成为可溶性粘附分子 ,从而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本研究试图通过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 (sICAM 1和sVCAM 1)含量的变化 ,分析其是否与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8.
儿童哮喘青春期缓解已停发3年以上者16例,静脉取血检测外周血IgE、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值以及分别以粉尘螨浸液(5×10~4g/ml)、扰人IgE(0.1μg/ml),高渗甘露醇作为刺激剂的人嗜碱性细胞释放能力,并以无过敏史、家族史的正常人30例和本院哮喘患者25例进行比较,可观察到青春期缓解组:(1)嗜酸性细胞值增高者为3/16(18.75%)明显低于哮喘组的15/25(60%)(P<0.05),与正常组的1/30(3.33%)无明显差异;(2)IgE值增高者为2/16(12.5%),与正常组的1/30(3.33%)无明显差异,虽低于哮喘组的9/25(36%),但仍无显著性差异;(3)嗜碱性细胞值为9/16(56.25%)与哮喘组的15/25(60%)相仿;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30(3.33%)(p<0.001);(4)以粉尘螨和抗人IgE为刺激剂的HBDT其阳性数均为1/16(6.25%)与正常组的1/30(3.33%)和0/30(0%)相接近,均明显低于哮喘组的15/25(60%)和14/25(56%)(P<0.001),而以甘露醇为刺激剂的HBDT阳性数在青春期缓解组为9/16(56.25%)与哮喘组的19/25(76%)无差异,明显高于正常组的4/30(13.33%)(P<0.001)。表明哮喘在青春期缓解者嗜酸性细胞明显降低,IgE有一定程度下降,而嗜碱性细胞在量和质方面仍存在着异常。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 此种炎症与T淋巴细胞、嗜碱性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激活及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和介质有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 这些细胞在血管内流动, 粘附于内皮细胞, 并激活穿过内皮细胞进入气道粘膜层, 与多种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有关[1].本文着重探讨粘附分子中的重要成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哮喘中的变化以及与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哮湍青春期缓解者外周血IgE,嗜酸和嗜碱性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免疫学》1997,17(5):287-289
  相似文献   

11.
曹国强  钱桂生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70-173
产生于骨髓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的造血机制构成了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的活性组分,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细胞表达致炎因子如IL-5 mRNA、蛋白质和IL-5受体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形成.骨髓和肺组织一样,可能成为抗哮喘治疗的另一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2.
悬雍垂嗜酸性细胞腺瘤1例1程忠2田家乐1万珊作者单位:1湖北省广水市第一医院病理科4327002湖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患者女,37岁,发现咽部肿物2年余,因近1月肿块逐渐增大于1995年12月6日入院。检查:见悬雍垂左侧有一黄豆大基底...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杯状细胞肥大、黏液分泌增多、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及对吸入变应原和非特异性刺激的高反应性等特点,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随后的激活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一线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征  王顺朝 《现代免疫学》1993,13(6):351-351,364
用多粘菌素B给豚鼠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成腹腔渗出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收集EOS,用微孔滤膜法测定哮喘和正常人血清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活性(ECA)。结果,哮喘组的EC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EOS在哮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 (T辅助细胞 1/T辅助细胞 2 )平衡、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率的影响作用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C)、哮喘组 (A)、地塞米松治疗组 (T)。卵清白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 ,检测大鼠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IL 4、IFN γ水平及气道壁EOS凋亡率。结果 A组大鼠BALF中IFN γ水平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血中及BALF中的IL 4水平则明显高于C组 (均为P<0 0 1) ,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T组大鼠IL 4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而IFN γ的表达则明显高于A组 (均为P <0 0 1)。在A组 ,大鼠气道壁EOS的浸润明显增多 ,但凋亡细胞却很少看到 ,EOS凋亡率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T组EOS凋亡率则明显高于A组 (P <0 0 1)。结论 纠正哮喘Th1/Th2失衡和促进气道壁EOS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ICAM—l和TGF—β1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再障 )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 β1)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再障 3 0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15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血清sICAM - 1和TGF - β1水平 .结果 慢性再障 (CAA)组sICAM - 1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TGF - β1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1) ;重型再障 (SAA)和MDS组sICAM - 1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均 <0 0 1) ,TGF - β1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 (p均 <0 0 1) .SAA组sICAM - 1较CAA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MDS组与CAA组比较 ,sICAM - 1明显增高 (p <0 0 1) ,MDS组与SAA组比较 ,TGF - β1明显增高 (p <0 0 1) .动态观察 10例再障 ,随着病情的好转 ,sICAM - 1水平逐渐下降 ,TGF - β1水平趋于上升 ;当病情加重时 ,sICAM - 1上升 ,TGF - β1下降 .血清sICAM - 1和TGF - β1接近正常者疗效、预后好 .结论 高水平的sICAM - 1和低水平的TGF - β1可能参与再障造血干 /祖细胞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动态检测sICAM - 1和TGF - β1水平 ,为再障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健康献血者和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出高纯度、高存活率的嗜酸性粒细胞。方法 :采用磁性细胞分选技术的阴性选择法分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并检测分离后嗜酸性粒细胞的纯度、存活率 ,计算其回收率。结果 :①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回收率为 6 9.7%± 6 .8% ,存活率 95 .4%± 1.8% ,纯度为 90 .7%± 4.3% ;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回收率为 6 0 .4%± 5 .4% ,存活率为 96 .1%± 0 .7% ,纯度为 92 .6 %± 5 .1%。结论 :采用磁性细胞分选技术的阴性选择法 ,能从外周血中分离出高纯度、高存活率的嗜酸性粒细胞 ,因此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免疫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骨髓与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体细胞增多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强 《免疫学杂志》2002,18(B06):170-173
产生于骨髓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的造血机构成了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的活性组分,如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细胞表达致炎因子如IL-5mRNA、蛋白质和IL-5受体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形成。骨髓和肺组织一样,可能成为抗哮喘治疗的另一种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9.
王茂  张君 《现代免疫学》1998,18(6):379-381
嗜酸细胞凋亡是其生命周期的最终生理过程,但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多种诱导因子来加速。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加速嗜酸细胞凋亡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减轻和症状的缓解密切相关,这为人们设计开发治疗支气管哮喘新的药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与TGF—β1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病毒复制及临床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 ICAM-1,TGF-β1与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了平行测定。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TGF-β1,IL-1,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HBV-DNA和HBeAg阳性患者明显高于HBV-DNA或HBeAg阴性患者,且与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结论:sICAM-1,TGF-β1及炎症相关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及携带HBV的活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