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9.经络的组成?答:经络的组成,主要包括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络脉(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40.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及循行规律?答:流注次序,即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十二经脉,隶属于十二脏腑,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即肺手太阴经、心包手厥阴经、心手少阴经,合称“手三阴经”;大肠手阳明经、三焦手少阳经、小肠手太阳经,合称“手三阳经”;脾足太阴经、肝足厥阴经、肾足少阴经,合称“足三阴经”;胃足阳明经、胆足少阳经、膀胱足太阳经,合称“足三阳经”。它们的命名原则是,首先按经脉分布的部位,凡在上肢的称手经,在下肢的称足经;再根据内阴外阳,前阴后阳的原则来比较阴阳的大小,位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针灸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阐述人体内存在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部分。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体,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三阴经分布于肢体内侧,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居中。三阳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居中。三阴属于脏络腑关系,三阳属于腑络脏关系,它们相互联结,共同形成一个密布周身的网络体系。经络学说中的奇经八脉是沟通和连接十二经脉的较大支脉,但它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故称奇经八  相似文献   

4.
在<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中,全面论述了足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等正经,任、督、带、阳维等奇经,以及足太阳之分支,足少阴之支脉,足少阴、足太阴之别络等不同经络受病后,出现腰痛的特点与针刺方法及针刺部位.全篇可分三段,在这我们主要探讨第一段:正经引起腰痛的症状及刺法.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 1.《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2.中脘上下左右各二寸,分别是:巨阙,下脘,梁门,梁门。 3.颧髎是手太阳小肠经穴,禾髎是手阳明大肠经穴。巨髎是足阳明胃经穴,和髎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4.外踝上七寸平线上是足少阳胆经的阳交,外丘;是太阳膀胱经的飞扬,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 5.太洲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端,是手太阴肺经的输穴,肺的原穴,八会穴中的脉会。 6.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7.关于经脉的气血多少,《素问·血气形志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1.十二经脉是①手太阴肺经;②手阳明大肠经;③足阳明胃经;④足太阴脾经;⑤手少阴心经;⑥手太阳小肠经;⑦足太阳膀胱经;⑧足少阴肾经;⑨手厥阴心包经;⑩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2.奇经八脉有:①督脉;②任脉;③冲脉;④带脉;⑤阳跷脉;⑥阴跷脉;⑦阴维脉;⑧阳维脉。写对一个经脉给一  相似文献   

7.
试述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答: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厥阴肝经肝属络胆,足阳明胃络属胃络脾,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太阴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何谓八会穴?它们各治疗哪些病证?  相似文献   

8.
中医时辰包括十二时和十二辰。十二时包括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辰的内容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十二时辰则对应一天24小时的昼夜时间变化。人体经脉沿着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等十二条经脉依次循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以及时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运用中医十二个时辰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养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之魂——论三阴三阳与开阖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勇 《光明中医》2015,30(1):12-14
<正>1《黄帝内经》(以下简写为《内经》)三阴三阳《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在中医古籍里有29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1],《内经》中的三阴三阳主要有10种不同的说法,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天之六气的三阴三阳和人体之三阴三阳。1.1天之六气的三阴三阳《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  相似文献   

10.
晓倪 《家庭中医药》2000,7(3):19-19
1 在经络系统中,沟通机体内外上下的主要是手三阴、足三阴及手三阳、足三阳共十二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合称手三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下络大肠,  相似文献   

11.
一、请写出十四经的名称并例举一经的简要经脉循行他们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  相似文献   

12.
十二经脉交会规律初探241000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黄红十二经脉指手足三阳经脉及手足三阴经脉,在经脉循行上它们虽在起止处互相联结成“如环之无端”外,还在别处彼此相交。《灵枢·经脉篇》明确指出两经相交的如脾足太阴之脉“交出厥阴之前”,三焦手少阳之脉“交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医》1982,(9)
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张××问:1.《伤寒论》名称的源流;2.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名称是怎样产生的?3.为什么要命名太阳……厥阴而不用其他名称?4.阳为奇数,阴为偶数,为什么只有三阴三阳,而不是三阳四阴?5.厥阴的“厥”是否因为厥阴病有手足厥逆因而命名为厥阴?现解答如下: 《伤寒论》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病名源出《素问·热论》。《热论》专门讨论经络受病,为了便于辨证,故将《灵枢》的十二经脉简化为六经。《伤寒》的六经,虽然是以讨论脏腑之  相似文献   

14.
依据<内经>等文献提供的线索,分析了三阴三阳的来源和各自阴阳的含量,指出阳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阳明、太阳、少阳,阴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太阴、少阴、厥阴的内在含义.根据五(六)脏所处部位确定各自的阴气含量,按照阴气多配多、少配少的原则,五(六)脏与三阴相配.膈以上脏联系手经,膈以下脏联系足经,完成六阴经的命名.六阳经的名称与相表里的阴经对应,阴经联系手(足),阳经亦联系手(足),阴经所属脏的阴气多寡与阳经所属腑的阳气多寡相平衡,以此为原则,完成六阳经的命名.强调十二经脉的命名蕴含有深奥的中医理论问题,特别是中医借阴阳及三阴三阳,说明人体从整体到系统和大体器官水平的生命现象,所揭示的科学原理--"阴阳无限可分性"及其意义,一定能够指导现代生命科学从整体到分子生物水平生命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伤寒六经辨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 ,太阴、少阴、厥阴 ,又分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 ,合为十二经。由于经络的互相衔接和脏腑的互相络属 ,把人体内而脏复 ,外而四肢百骸肌肉皮毛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在病理条件下 ,体表受邪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 ,内脏病变可以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下面分而述之。1 反应病痛手足三阳交接于头面 ,故太阳经病头项强痛 ;阳明经病合面赤色 ,少阳经病耳聋目眩。手足三阴交接于胸腹 :故太阴病之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 ;少阴病之吐利 ,但欲寐 ;厥阴病之气上撞心 ,心中疼…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要点 :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第二单元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概况   要点 :四肢、头面、躯干。第三单元 十五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要点 :1.手三阴。2 .手三阳。3 .足三阴。4.足三阳。第四单元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灵枢.经别》中有“足太阳之正”等十二正,十二正之别为十二经别。历代医家认为十二正即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笔者经反复研究,认为这种理解有悖于《灵枢》原义,故不揣自陋,简要论述如下。《灵枢.经别》中言“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皆“上至髀”。可见,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为向心性循行,而足阳明经脉从头走足,故言“十二正即十二经脉”于理不通。同理,十二经别也为向心性循行,言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支脉也于理不通。营气行于脉中,沿十二经脉顺序循环流注,昼夜营五十周;卫气日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  相似文献   

18.
<正>1理论依据1.1《伤寒论》三阴三阳及三阴三阳病欲解时1.1.1《伤寒论》三阴三阳《伤寒论》三阴三阳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三阳感受寒邪后,人体发生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荣卫、气血变化,产生疾病,仲景制定理、法、方、药,而成为《伤寒论》。1.1.2《伤寒论》三阴三阳病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子上;少  相似文献   

19.
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王居易(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北京100700)主题词经络/历史,阴经/历史,阳经/历史,手经/历史,足经/历史经络的称谓指;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后世多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笔者通过对经方、六经理论的阐释,以及对《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位序的理解,认识到古人总结经方的过程即: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三阳证先认识到表阳证太阳和里阳证阳明,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阳证少阳,故三阳的排序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证先认识到里阴证太阴和表阴证少阴,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感到疑问最多的是厥阴,故三阴的排序是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中三阳三阴排序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更与经络相传无关,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