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题释义: 植物血凝素:是一种有丝分裂原,能激活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继而分裂增殖,释放淋巴因子,并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作为干扰素诱导剂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抗体。由于其较难提纯,且成本极高,所以一直以来仅在实验室中作为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试剂。 免疫调节: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主要生物学特性之一,体现在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调节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维持免疫平衡。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被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与免疫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深入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特性及其作用途径,是其临床应用的基础。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及作用途径。 方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直接共培养(二者比例为1∶5,   1∶10,1∶20),或在Transwell非接触体系中间接共培养(二者比例为1∶5),流式细胞术检测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情况,Th1、Th17及Treg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直接接触共培养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抑制;采用非接触培养体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未受明显抑制;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显著抑制炎性淋巴细胞Th1、Th17亚群的比例,升高抑制性淋巴细胞Treg的比例;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显著性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分泌水平;④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间相互接触而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抑制性调节作用。 ORCID: 0000-0003-4450-086X(刘梦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随着细胞技术的提高,人们对于脐带间充干细胞的研究越发深入,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技术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技术。本文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诱导分化潜能、免疫原性进行综述,重点讨论其最新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脐带沃顿胶和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一种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并且具有免疫调节性;脐带作为医疗废弃物来源丰富,对供者无不利影响,无伦理问题的限制,这为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对供者无影响,易于采集和运输,无异体排斥反应,避免伦理争议等诸多优点。 目的:综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方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基因分析,诱导分化,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biocharacteristics, gene analysis,induce differentiation”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文章。 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状,其表达的表面标志抗原具有非单一性,高表达间质细胞标志、整合素受体,不表达造血系标志、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 和CD40、人白细胞抗原HLA-DR,HLA-G,HLA-DP,HLA-DQ、内皮标志CD31或CD33、CD14、CD56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类似,在体外可以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等;在体内可以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骨骼肌细胞、内皮细胞、胰岛细胞等。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分离方法、培养条件的规范化,如何控制其生长和分化等。  相似文献   

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是由脐带血、脐静脉、脐动脉或华通胶分离培养出来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获取过程无创伤、低免疫源性等优势。UC-MSC的细胞表型并非一成不变,而会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UC-MSC对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和T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核因子κB(NF-κB)和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有关。并且,UC-MSC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肾损伤和器官移植等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脐带中富含间充质干细胞(MSCs)。这些细胞能表达多种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及多种干细胞相关基因,能分化为3个胚层衍生的多种成熟细胞,合成多种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支持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并具有低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骨髓中的多能祖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等多种结缔组织分化的性质,并可支持造血。体外试验和异基因移植研究中均显示,MSCs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对MSCs的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背景:Nanog、Oct4和Sox2通过调节胚胎干细胞的基因转录,对其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这些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如何还不太清楚。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anog、Oct4和Sox2等这些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 方法:胶原酶和胰酶消化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TeSRTM1体系进行无滋养层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定量PCR比较上述两种细胞中Nanog、Oct4和Sox2 mRNA表达量的差异;免疫荧光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Nanog、Oct4和Sox2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胚胎干细胞标记Nanog、Oct4和Sox2,但Oct4主要表达在胞浆,且以Oct4B为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Nanog、Oct4A和Sox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胚胎干细胞,其mRNA表达量分别为胚胎干细胞的20%,0.3%,10%左右。通过了解两种细胞Nanog、Oct4和Sox2的表达差异,可为优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编程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在成体干细胞表达起何种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无污染、易扩增、无伦理学差异、多向分化等优点被作为用于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 目的: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机制进行阐述。 方法:以“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oming mechanism or home,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归巢特点”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3至2012年,选择内容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献为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共纳入31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多向分化等优势使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使众多疾病的治愈成为可能,其中向缺血或损伤组织炎性归巢的特征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的关键。了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特点,研究其归巢机制,使其高效归巢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66年间充质干细胞首先由Friedenstein[1]从骨髓中发现,传统理论认为这群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向中胚层细胞即骨、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其来源丰富,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如骨髓、脂肪、羊水、脐带、胎盘等.在合适的诱导条件下,能分化为中胚层及其它胚层的细胞.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MSC具有免疫调节,抗炎及营养的作用.MSC逃避免疫识别,在体外发挥免疫抑制的特性使其成为细胞治疗与组织工程再造的侯选者.临床上已将其用于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本文将近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如何,目前了解甚少。 目的: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淋巴细胞增殖、细胞亚群和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分别成骨、成心肌细胞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按不同浓度(1∶1,1∶10,1∶100)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并添加植物血凝素刺激,同时设立对照组,3 d后收集上清。 结果与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检测3种浓度组淋巴细胞的A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其中1∶1浓度组最低(P < 0.05);CD4+CD25+Tregs亚群比例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且1∶1浓度组最高;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水平明显减低,但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 < 0.05)。提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增加CD4+CD25+Tregs亚群数量,以及改变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但有关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从人脐带沃顿胶组织块培养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将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及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植物凝集素刺激下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多功能酶标仪测量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及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与植物凝集素刺激下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72h后A值;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γ-干扰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凝集素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为56%(P0.01),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植物凝集素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也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含50%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组和100%培养上清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3%、27%(P0.05);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能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P0.05);可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量低于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培养组(P0.05)。提示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及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植物凝集素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间的接触及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间克质于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可以从骨髓、脂肪、脐带、骨膜等组织分离而来的一种干细胞,具有黏附培养基生长的特性和复杂的免疫表型,可以向3个胚层细胞分化.MSC在组织修复和再生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MSC回输体内可以定位到受损的组织,并且通过上调抗炎症细胞因子和下调促炎症细胞因子,调节受损部位的炎症反应.此外,MSC有显著的免疫调节特性,可以抑制T细胞、NK细胞等细胞的功能,调节树突状细胞的活性而诱导免疫耐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损伤的修复。文章着重以hUC-MSC的来源及生物学特性、hUC-MSC与组织修复(与肝脏损伤、与心肌损伤、与肺损伤、与肾损伤、与皮肤黏膜及血管内皮损伤、与子宫内膜损伤、与卵巢损伤、与其他损伤)进行阐述,并对其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展望利用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受损组织正日益成为临床治疗及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通过更多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将会跨越hUC-MSC的应用障碍,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调节能力,并可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扩增,但其体外长期培养的生物学活性变化特点及其限制性仍不十分清晰。 目的:观察体外长期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变化特点及其限制性。 方法:无菌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Ⅱ消化后,用黏附生长选择法获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酶消化传代;取第3代细胞进行流式分析,脂肪和成骨诱导鉴定;收集不同代的细胞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爬片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凋亡率及黏附能力。 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CD105+/CD29+/CD44+/CD31-/CD34-/CD45-/HLADR-,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传代培养第3~23代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第28代后细胞增长缓慢;流式分析发现第33代细胞较第3代G0/G1减少17.9%、S+G2/M增加103.4%、细胞凋亡率增加316.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第3~18代细胞间G0/G1、S+G2/M、细胞凋亡率和黏附细胞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在体外长期培养环境中,随着传代次数的递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黏附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总的生物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最佳生物活性期出现在培养第3~18代之间。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伤口愈合相关因子定量检测研究的报道较少。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伤口愈合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转化生长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GM-CSF和TIMP-1的分泌水平。 方法:以胎牛血清替代物CCS1107为培养基添加物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培养获得的P2代细胞以1.1×104/cm2的接种密度接种于直径100 mm无菌培养皿中,培养96 h后,收集上清液并对其中所含伤口愈合相关因子进行ELISA定量检测。 结果与结论:10份不同个体间的因子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女间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表达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量最高。结果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有大量伤口愈合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20.
蜕膜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具有间充质干细胞一般表型及分化潜能外,还具有低免疫原性等独特性质,是一种多能基质细胞。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不但为妊娠期间胚胎植入提供适宜环境,而且通过表达免疫调控因子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如T细胞、NK细胞及DC等,发挥其在胚胎植入、免疫耐受建立及正常妊娠维持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治疗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特征、功能及临床应用前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