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岚晓  郭坤元  秦煜  李江琪  李玉华 《广东医学》2002,23(11):1134-1135
目的:构建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研究:用RT-PCR从BALB/c小鼠脾细胞基因组中扩增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H-2Dd的编码基因,克隆于载体pGEM-T中。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亚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构建pMSCV-H2Dd4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并进行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结果: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证实,H-2Dd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MSCV,H-2Dd的编码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阅读框架与设计相符。结论:成功构建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HC分子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BALB/c小鼠MHC Ⅰ类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该基因在C57BL/6小鼠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由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介导,将BALB/c小鼠的H-2Dd基因导人C57BL/6小鼠的造血细胞中,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基因的表达.结果用EcoRⅠ和Xho Ⅰ双酶切鉴定证实,H2Dd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MSCV.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的C57BL/6小鼠造血细胞整合了BALB/c小鼠的H2Dd基因,且能转录为mRNA,在其细胞膜上有H2Dd分子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小鼠H-2Dd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该基因已稳定地整合进C57BL/6小鼠造血细胞的基因组内,且在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BALB/c小鼠MHC I类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该基因在C57BL/6小鼠造血细胞中,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基因的表达。结果:用EcoR I和XhoI双酶切鉴定证实,H2D^d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MSCV。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的C57BL/6小鼠造血细胞整合了BALB/c小鼠的H2D^d基因,且能转录为mRNA,在其细胞膜上有H2D^d分子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小鼠H-2D^d编码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该基因已稳定地整合进C57BL/6小鼠造血细胞的基因组内,且在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外周血中克隆人MGMT基因,并进行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用RT-PCR方法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克隆得到长为684bp MGMTcDNA。将该片段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后得到重组质粒pGEM-T-MGMT,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PCR及测序鉴定。再将MGMTcDNA亚克隆到GlNa逆转录病毒载体EcoRI和xhoI位点之间,并进行酶切、PCR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人MGMT基因,经酶切分析、PCR初步筛选及测序鉴定证实序列正确,并成功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结论:通过克隆人MGMT基因,并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GlNa-MGMT,为探讨将耐药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对烷化剂类化疗药物抗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周琳  吴雄文  梁智辉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1):63-64,F0004
目的 克隆小鼠H-2K^d胞外段基因,构建相关表达载体。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PCR)技术从BALB/c品系小鼠(H-2K^d)脾细胞中扩增出目的基因,构建载体后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 克隆基因产物鉴定结果与理论预期值一致,DNA测序完全吻合。结论 该实验克隆H-2K^d基因胞外段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能够有效抑制livin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构建针对livin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设计并合成具有基因特异性的一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pSilencerTM3.1-H1hygro载体,并经BamHI/EeoRI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livin的siRNA序列成功地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结果经BarnHI/EcoRI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人livin的siRNA序列成功地克隆到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hygro中,构建了表达载体,测序分析证实插入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livin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结核杆菌cfp10真核载体的构建、表达与基因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 cfp10基因为基础的基因疫苗. 方法: 采用BamH I和Xba I双酶切质粒pGEM-Teasy-CFP10中,10 g*L-1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约300 bp大小片段,以亚克隆法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相应酶切位点. 阳性克隆提取质粒,体外电穿孔转化CHO细胞,RT-PCR法检测cfp10特异的mRNA的表达. 质粒肌注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滴度. 结果: 用BamH I和XbaⅠ酶切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cDNA3.1,命名为pcCFP10; pcCFP10转化的CHO细胞RNA提取物中,RT-PCR扩增出300 bp大小的条带. 肌注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相应抗体平均滴度为1∶ 4,000. 结论: 以CFP10的编码基因为基础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及克隆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mCD99L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的mRNA表达,RT-PCR法从A20细胞总RNA中获取mCD99L2基因含编码区全长cDNA,克隆入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经序列测定;设计含酶切位点的PCR引物,PCR获取含mCD99L2基因编码区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ho I双酶切取所需目的片段.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与pcDNA3.1/MycHisC(+)质粒重组,对产生的重组子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并经过测序证实。结果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20细胞中mCD99L2基因mRNA呈阳性表达;RT-PCR法成功获得mCD99L2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DNA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已知序列(NM—138309)比较,结果完全一致;重组质粒pcDNA3.1.mCD99L2中的插入片段经DNA测序后与GenBank中mD99L2基因相应序列比较,100%同源。结论 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存在mCD99L2基因,采用RT-PCR和T.A技术克隆了A20细胞的mCD99L2基因,成功构建了pcDNA3.1.mCD99L2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探索mCD99L2基因在小鼠B淋巴瘤A20细胞株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微小RNA hsa-miR-148a并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将PCR扩增得到的miR-148a前体序列和pMSCV载体经双酶切连接产生pMSCV-miR-148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双酶切后测序鉴定,筛选阳性克隆.用pMSCV-miR-148a和PIK packaging质粒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包装细胞293FT,包装产生逆转录病毒.将病毒感染NIH3T3细胞进行滴度测定.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miR-148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miR-148a.并测得病毒滴度为5×108CFU/ml.结论 以miR-148a前体序列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miR-148a能够产生高滴度的逆转录病毒,为深入研究miR-148a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小鼠可溶性ST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热启动PCR技术,扩增小鼠可溶性ST2基因全长编码区,经双酶切后,克隆入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T2,然后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小鼠可溶性ST2基因的PCR产物和重组载体经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证实,其序列与GenBank中数据一致。小鼠可溶性ST2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为1 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结论:用热启动PCR技术能方便、准确地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成功地克隆小鼠可溶性ST2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进行小鼠可溶性ST2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人P58.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该基因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由逆转录病毒栽体pMSCV介导,将白血病受者的P58.1基因导入健康供者的淋巴细胞中,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基因的表达。结果测序及BglⅡ、EcoRⅠ双酶切鉴定证实,获得了P58.1基因且已正确插入载体pMSCV。流式细胞仪检测空载体、未转染及重组pMSCV转染供者淋巴细胞的P58.1分子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的供者淋巴细胞整合了受者的P58.1基因,且能转录为相应的mRNA并在细胞膜上有P58.1分子表达。结论成功获得P58.1基因并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该基因已稳定整合入淋巴细胞的基因组中,且获得了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表达载体pcDNA3.0-sHLA-A2-IgGl-Fc,为进一步真核表达可溶性HLA-A2-IgG1-Fc蛋白奠定基础。方法从T2细胞中提取总RNA,借助RT-PCR技术扩增包括信号肽的可溶性HLA-A2的cDNA序列并把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然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用PCR的方法从含IgG1-Fc基因的PIG质粒中扩增目的基因IgG1-Fc段,然后经酶切后插入前面构建好的表达载体pcDNA3.0-sHLA-A2中,最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已将目的基因HLA-A2和IgG1-Fc片段插入载体pcDNA3.0。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cDNA3.0-sHLA-A2-IgG1-Fc。  相似文献   

13.
结核分枝杆菌pcHSP6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构建以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 6 5kU基因为基础的核酸疫苗。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中 ,扩增出HSP6 5的编码基因 ,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后 ,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的相应酶切位点 ,并将此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重组质粒的插入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HSP6 5。结论 :以HSP6 5编码基因为基础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C和含编码
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
接酶连接形成TAT-IhC-Der p 1-3T 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TAT-Ih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
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
明,成功构建了pET-28a-TAT-Ih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
Western blot 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E 结合试验表明TAT-Ih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E 的能力强于
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ET-28a-TAT-Ih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小鼠骨生成诱导因子(OIF)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鉴定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PCR法扩增OIF-3FLAG基因,测序后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 PIG(Puro-IRES-GFP)的相应位点,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 PIG-OIF-3FLAG,并对重组体进行测序鉴定。应用脂质体分别将PMSCV PIG-OIF-3FLAG和VSVG、GAG-POL辅助病毒包装载体共转染至293T包装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收集包装细胞上清液,进一步用含有包装病毒的上清液再感染293T细胞,48 h后加入3 μg/mL嘌呤霉素(puromycin),连续7 d,筛选病毒感染的稳定表达pMSCV PIG-OIF-3FLAG 的293T细胞株,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293T细胞OI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构建OIF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 PIG-OIF-3FLAG,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和读码框架正确;病毒感染293T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小鼠OIF的293T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证实OIF mRNA和蛋白在该细胞株中呈高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OIF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获得稳定高表达OIF基因的293T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小鼠骨生成诱导因子(OIF)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鉴定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PCR法扩增OIF-3FLAG基因,测序后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 PIG(Puro-IRES-GFP)的相应位点,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 PIG-OIF-3FLAG,并对重组体进行测序鉴定。应用脂质体分别将PMSCV PIG-OIF-3FLAG和VSVG、GAG-POL辅助病毒包装载体共转染至293T包装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收集包装细胞上清液,进一步用含有包装病毒的上清液再感染293T细胞,48 h后加入3μg/mL嘌呤霉素(puromycin),连续7d,筛选病毒感染的稳定表达pMSCVPIG-OIF-3FLAG的293T细胞株,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293T细胞OI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构建OIF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 PIG-OIF-3FLAG,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和读码框架正确;病毒感染293T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小鼠OIF的293T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证实OIF mRNA和蛋白在该细胞株中呈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小鼠OIF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获得稳定高表达OIF基因的293T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