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清栓联合髂静脉腔内成形一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科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辅助尿激酶溶栓(PCDT)及选择性导管吸栓,并一期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DVT伴IVCS 18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植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术后取出。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彩超或下肢静脉CT复查深静脉及支架血流通畅情况。结果深静脉血栓中央型7例,混合型11例;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105.32±25.46)分钟;血栓抽吸时间108~480秒,平均(301.24±56.52)秒。血栓清除率Ⅲ级14例,Ⅱ级4例。1例滤器捕获血栓,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平均随访(5.56±2.78)个月,2例Ⅱ级清栓患者术后1个月内股静脉不完全栓塞(1例抗凝好转,另1例复发血栓再次手术),1例肿瘤患者半年后髂静脉支架闭塞,余15例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Angiojet清栓同期联合髂静脉腔内成形治疗方法高效、安全,对于血栓负荷大、管壁残留血栓明显的患者建议辅助导管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技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行腔内介入治疗的87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均进行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9%(86/87),77例(88.5%)行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9例(10.3%)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术。7例(8.0%)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65例(74.7%)合并浅静脉曲张患者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5.5(2~67)个月,治疗后第24个月髂静脉通畅率为100%,溃疡愈合率为85.7%,下肢肿胀缓解率为75.6%,无浅静脉曲张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可作为治疗IV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44例腔内治疗的IVC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左髂静脉完全闭塞,放弃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9.6%(243/244)。243例患者中94例行单纯球囊扩张,149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175例合并下肢静脉曲张者行二期手术治疗。224例随访3~27个月,期间患者静脉曲张无复发,左下肢肿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达100%;63例皮肤色素沉着得到不同程度减退,3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得到愈合或缓解。单纯球囊扩张患者与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患者的左下肢肿胀完全缓解率、溃疡完全愈合率、髂静脉再狭窄或血栓形成率在术后6个月时均无统计学差异(96.0%vs.99.0%、84.6%vs.100.0%、5.3%vs.2.0%,均P0.05),但术后12、24个月时,后者均明显优于前者(70.0%vs.96.0%、61.5%vs.94.1%、12.8%vs.2.0%;60.9%vs.94.8%、53.8%vs.94.1%、23.5%vs.2.1%,均P0.05)。结论:腔内治疗IVCS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联合支架植入的中期疗效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精确合理地定位支架;规律足量的抗凝治疗,对于保证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支架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67例行支架治疗的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2例,施行导管溶栓后存在髂静脉受压的患者植入支架;合并慢性下肢静脉高压15例,直接植入支架。手术前后测支架两端压差,以及患肢大小腿与健肢周径差。术后1、6个月及1、2、3、5年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结果 67例患者共植入支架79枚,直径10~14mm,长度40~100(平均89.7)mm;52例急性病例采用导管溶栓,使用尿激酶量125万~590万(平均297万)U,使用时间2~6(平均2.9)天。支架两端压力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3±3.46)cmH2O vs(1.53±1.73)cmH2O,P0.001]。手术前后大、小腿患肢与健肢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3±2.63)cm vs(1.25±1.49)cm;(4.16±2.11)cm vs(1.43±1.13)cm,P0.001]。术后1、6个月及1、2、3、5年通畅率分别为97.0%、92.5%、86.6%、85.1%、83.6%及82.1%。5例(7.5%)患者术后穿刺点渗血,加压包扎后痊愈。无全身大出血、支架断裂及移位等并发症。随访2~61(平均45.0)个月,4例患者下肢轻度肿胀,4例有沉重感,PTS发生率为11.9%(8/67)。结论导管溶栓治疗IVCS合并急性DVT安全有效,支架治疗IVCS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治路径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69例IVCS患者,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静脉成像。依据CT表现将IVCS分为单纯型IVCS(sIVCS,n=22)、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dIVCS,n=33)和其他原因IVCS(oIVCS,n=14)。采用靶静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髂静脉支架植入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为有效和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单纯髂静脉置管溶栓,仅15例治疗有效(5例dIVCS和10例oIVCS);接受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的54例患者中,26例有效(6例sIVCS、16例dIVCS和4例oIVCS);37例接受支架植入患者髂静脉均有效开通且随访12个月无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VCS类型(β=4.14,Wald检验P0.01)、病程(β=-5.33,Wald检验P=0.02),血栓密度(β=-6.46,Wald检验P=0.01)、栓塞范围(β=2.74,Wald检验P=0.03)及治疗方案(β=11.92,Wald检验P=0.01)均对治疗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IVCS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9月,19例急性DVT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置入术。DVT位于左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3例,双侧髂-股静脉2例,其余14例均在左髂静脉。均有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3.2±1.3)d。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即刻静脉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者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18例取栓后造影示髂静脉狭窄,其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15例(78.9%),残留狭窄3例;1例未发现髂静脉狭窄。18例有狭窄者共置入22枚自膨式支架,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伤口血肿。随访16例,随访时间2~26个月(平均10.3月),疼痛症状均消失,2例行走后下肢轻度肿胀,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64例行腔内综合治疗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术治疗后,新鲜血栓均得到有效溶解,无严重溶栓并发症发生;13例(13/64)患者发现髂静脉狭窄严重,下肢肿胀缓解不明显,同期行球囊扩张,其中5例(5/64)二期造影发现侧支血管代偿不佳、髂静脉狭窄50%,行二期支架植入。经腔内综合治疗,患者的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较术前明显缩小(3.87 cm vs.7.56 cm,P0.05);随访期间无再发下肢肿胀、髂股静脉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无下肢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无肺动脉栓塞及死亡病例。结论:腔内综合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对清除血栓、解除狭窄实现管腔再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allstent支架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Wallstent支架植入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2例IVCS患者(排除活动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下肢97例,右下肢12例,双下肢3例;跨关节26例。分为非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后、一期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同时支架置入)在Cockett综合征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41例Cockett综合征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滤器保护下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溶栓后造影检查存在髂静脉梗阻者,同时行球囊扩张或联合支架置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健患肢髌骨上、下缘15 cm的大小腿周径,并分析静脉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溶栓导管的放置时间为(7±3)d,尿激酶用量为(358.32±69.38)×104 U。本组共置入35枚巴德支架(35例),4例行球囊扩张,2例放弃治疗。治疗前后健患肢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的静脉通畅率为58%~75%、(61±10)%,术后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治疗后3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瓣膜保存率达82.86%(29/35),髂静脉一期通畅率为100%(39/39)。随访期间1例髂静脉闭塞未处理者血栓复发,1例患者因髂静脉支架进入下腔静脉过长,导致右侧急性血栓形成;无肺栓塞病例。结论在导管溶栓基础上,一期解除髂静脉梗阻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栓复发率,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肾主髂动脉闭塞病变(AIOD)患者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17例接受腔内治疗的近肾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Rutherford分级:4级5例,5级9例,6级3例。患者均采用腔内治疗,经股动脉和肱动脉入路,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及保护伞保护内脏动脉,开通病变血管后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8.23%。7例患者肾动脉造影后出现狭窄或夹层,其中5例患者植入覆膜支架、1例植入金属裸支架及1例行主髂动脉开窗技术后显影通畅。15例(88.23%)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92±0.22,明显高于术前(0.35±0.0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5~5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6±12.4)个月,术后1年、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8.2%及82.4%,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1%及82.4%,二期通畅率为100%。2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肾动脉再狭窄,经肾动脉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结论对于开放手术高危的近肾AIOD病变患者,腔内治疗不失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和早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在髂动脉成形术中发生髂动脉破裂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运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髂动脉成形术中髂动脉破裂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置入成功,8例即刻复查髂动脉造影显示,髂动脉管腔通畅,无造影剂外溢;1例患者覆膜支架近心端出现Ⅰ型内漏,立即开腹行“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9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术后失访1例,8例患者随访14 ~45个月,平均(2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年覆膜支架远心端(髂外动脉)狭窄,行髂外动脉球囊扩张裸支架成形术,继续随访5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人工血管置换术患者1例随访18个月,彩超复查人工血管通畅良好.结论 髂动脉成形术中发生髂动脉破裂时,首选置入覆膜支架治疗.对治疗不满意者,外科治疗是最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术后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髂静脉重度狭窄伴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42例髂静脉重度狭窄伴急性DVT行支架植入术联合CDT治疗,对其中22例(观察组)于植入支架后行CDT治疗,20例(对照组)于CDT治疗后植入支架。对比2组尿激酶用量、导管溶栓时间、静脉系统评分、患肢消肿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尿激酶用量和导管溶栓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静脉系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但组间术前及术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患肢(大腿及小腿)消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例(观察组、对照组各2例)导管留置部位轻微出血,未见肺栓塞、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1例出现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增加利伐沙班剂量至15 mg/d抗凝后复查深静脉超声显示静脉血流通畅;随访6个月时2组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均为100%。结论支架植入术后CDT治疗髂静脉重度狭窄伴急性DVT安全有效,且相比先溶栓后植入支架可缩短溶栓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介入技术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3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32例均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在彩色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27例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放置支架29枚,其余5例单纯行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经腘静脉溶栓后经导管静脉造影见髂静脉再通率为40%~90%,平均60%,股静脉再通率为50%~80%,平均70%,32例随访2~45个月,平均16个月,27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通畅率为100%,5例行球囊扩张术患者中,1例髂静脉完全闭塞,4例髂静脉再通率为20%~30%.结论 经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MSCT间接血管成像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间接血管成像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疑诊IVCS患者行髂静脉MSCT间接血管成像,测量左髂总静脉受压处前后内径,计算受压程度,≥50%诊断为IVCS;以DSA作为金标准,计算MSCT间接血管成像诊断IVCS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MSCT间接血管成像中,25例髂静脉均显示清晰。MSCT间接血管成像诊断IVCS的敏感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100%(3/3),准确率为92.00%(23/25)。经DSA确诊的22例IVCS中,MSCT间接血管成像显示7例(7/22,31.82%)左髂总静脉受压程度70%,13例(13/22,59.09%)50%~70%,2例(2/22,9.09%)50%。结论髂静脉MSCT间接血管成像可准确评价髂静脉受压程度,诊断IVCS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裸支架植入对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后髂支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实施322例EVAR术。为预防支架内闭塞的发生,根据血管造影并结合术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42例患者EVAR术中行裸支架植入,通过术后血管彩超及增强CT检查定期随访患者中期支架通畅率。结果 EVAR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均应用分叉型支架型人工血管,其中不锈钢支架26例(61.9%),镍钛记忆合金支架16例(38.1%)。42例EVAR术中行裸支架植入的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率7.1%(3/42),髂支血栓形成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出院。平均随访时间(15.4±8.7)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5.1%(2/39),髂支血栓形成1例。支架总体通畅率为94.9%(37/39)。结论通过术中多角度血管造影结合术前CTA检查结果,裸支架植入有助于预防EVAR术后髂支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以小球囊预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纳入33例接受小球囊预扩张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及血管成形术的单侧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其中14例病变仅累及髂动脉、8例仅累及股动脉、11例同时累及髂股动脉;记录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下肢动脉彩超及CT血管造影。结果 33例均治疗成功,经导管溶栓时间为3(2,4)天,25例血栓完全溶解、8例血栓部分溶解;溶栓后22例接受单纯球囊扩张、11例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33例靶血管及膝下流出道血流均通畅。共随访(19.5±8.2)个月,期间7例出现下肢动脉再闭塞,经二次球囊扩张及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无截肢及死亡病例。结论 小球囊预扩张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术前及术后患健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的变化和术中血栓清除率评价治疗效果。此外,术后依据改良的Villaita量表评分,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下肢静脉超声及造影检查统计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和髂静脉的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率达Ⅲ级48例(84.2%),达Ⅱ级9例(15.8%);术后患健侧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从(5.8±1.7)cm降至(3.7±1.0)cm(P<0.001)。术后随访1年结果:髂静脉狭窄置入支架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为86.0%(49/57);有8例(14.0%)患者发生PTS(Villalta评分>5分)。结论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进行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的血栓清除率和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方法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术经验及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于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31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1例患者均实施了手术操作,其中行单纯主髂动脉置管溶栓术5例,主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94例,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23例,单纯球囊扩张3例,6例复杂病例同期实施了杂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腹膜后血肿1例,急性暂时性缺血性卒中发作1例,肺内感染1例。术后113例获访,成功随访率为86.3%(113/131);随访时间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于心肌梗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1年内的通畅率为89.3%(100/112)。随访期间13例复发,其中5例实施了再次支架置入,1例实施了置管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另外7例因症状较轻予以保守治疗。结论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处理仍需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甚至几种措施相结合,使病变处理更简化,风险更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15例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术,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腘静脉置管溶栓后经导管静脉造影见髂静脉再通率30%~90%,平均55%;股静脉再通率40%~80%,平均65%。1例术后出现血尿,未发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术后患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费用(5.2~8.1)万元,平均7.4万元。20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15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通畅率100%(15/15),5例髂静脉球囊扩张中,2例髂静脉完全闭塞,3例髂静脉再通10%~20%。结论 腘静脉置管溶栓术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价格昂贵,广泛应用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结合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近肾主髂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采用置管溶栓结合覆膜支架行腔内血运重建的9例近肾主髂动脉闭塞病人,其中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71.1±11.2)(54~87)岁。术后1、3、6及12个月随访复查,及主动脉CTA复查。结果:9例均置管溶栓24 h。8例成功置入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和对侧分支支架各1枚,其中1例加用延长肢1枚。1例采用Kissing技术置入Gore Viabahn覆膜支架3枚。随访(9.0±3.3)(3~16)个月。技术成功率100%。所有下肢缺血明显缓解。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支架移位及内漏发生,主髂动脉移植物通畅。仅1例因局部感染行左足趾截断术。结论:置管溶栓结合覆膜支架治疗近肾主髂动脉闭塞,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