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3,(9):1368-136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5例。常规治疗组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组基础上服用丁苯酞胶囊并给予留针拔罐、推拿、按摩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I指数)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对照组选取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丹红注射液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观察组选取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1 d和21 d进行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1 d和21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康医学》2019,(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自理能力改善情况(ADL)、炎症因子水平(IL-6、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s-CRP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抗凝、调节血压、血糖、补液支持、降低颅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29/41)、90.24%(37/4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40-4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1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共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对照组2共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共计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加曲班。[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1的总有效率为64.47%,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于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次,4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程生活能力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有一定疗效,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损害较小.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更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2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4±3.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符合脑梗死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4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4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就诊顺序分成A、B两组。B组仅予以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方案,A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行为期2~6个月随访,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PTL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TT指标则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其中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则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其中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05~2013-05间来我院神经科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21 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5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3,P=0.001).治疗前两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复方丹参针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科室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之间1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对照组,传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传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传统组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5.38±5.39)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9.78±4.69)分,对照组明显优于传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治愈27例(45.00%),显效13例(21.67%),有效7例(11.67%),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治愈36例(60.00%),显效15例(25.00%),有效7例(11.67%),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方丹参注射液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可以更有效的治疗出血性脑梗死,且不良并发症少,安全性有保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采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有48例患者单纯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有48例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hs-CRP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10.03±1.96)mmol/L,低于对照组(12.76±3.17)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有效率为45例(93.75%),高于对照组38例(7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其病死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33/40),高于对照组(60.00%(24/4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ESS)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升高,观察组下降/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抗凝血酶(A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ACI的疗效优于抗凝药物单独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肝素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附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低分子量肝素配合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抗Xa腹壁皮下注射,Q12h,同时给予灯盏花注射液50mg兑入5%GS或0.9%NS500ml(合并糖尿病者)静滴,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天1次。两组病例均根据脑水肿的程度使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脱水治疗,同时配合应用胞二磷胆碱、肌苷、ATP、辅酶A等营养神经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治疗2周后,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对比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22.5%,总有效率仅为77.5%;经χ2检验,P<0.01,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针配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因无需作实验室连续监测,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给予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4.5%,总有效率83.9%,对照组显效率45%,总有效率70%,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醒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另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50%,2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