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生活目的量表(PIL)和SCL-90对1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比较不同生活目的与意义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大学生PIL总分为(105.74±15.33)分,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农村、城市大学生的PI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PIL得分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IL得分越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越低,提示大学生的生活目的和意义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大学生PIL得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510,P0.01),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00~-0.560,P0.01),其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程度最高(r=-0.560)。结论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大学生生活目的与意义感的引导与培养。  相似文献   

2.
石韬  李小东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426-1428
比较不同运动强度羽毛球训练对维吾尔族焦虑症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中、小强度的羽毛球训练分别对从新疆农业大学大一、大二年级整群筛选出的72名(分为3组)具有焦虑倾向的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进行羽毛球训练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SCL-90焦虑因子、显性焦虑量表(M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羽毛球训练小强度组干预前焦虑维吾尔族大学生的MAS得分为(32.68±3.47)分,干预后得分为(26.96±3.5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7,P<0.05);SCL-90焦虑因子干预前后得分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5);SAS干预前后得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1,P>0.05);中等强度组和大强度组维吾尔族大学生干预前后MAS、SCL-90焦虑、S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对3个不同强度组组间多重比较显示,大强度组的MAS、SCL-90焦虑、SAS得分与中强度组得分相比较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强度组与小强度组得分相比较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羽毛球训练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焦虑水平起到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大强度干预训练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火车司机的生存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参加体检的230名火车司机,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火车司机进行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WHOQOL-BREF测评结果表明,火车司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社区人群(P<0.01);SCL-90各因子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WHOQOL-BREF各领域分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SCL-90及WHOQOL-BREF的各因子得分与工龄、年龄及文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火车司机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普通人群,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25名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民族院校大学生ITS总分平均为(79.04±8.87)分,高于其理论平均值(75分)(p<0.01)。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SCL-90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p<0.05)。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信任测量值与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有心理问题的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信任各因子及总分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者(p<0.01)。结论人际信任是影响民族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信任、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维吾尔族、藏族与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青少年生活事件的关系,为不同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族、藏族、汉族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CL-90各因子得分中,强迫因子得分在三个民族均为最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89,P0.05)。在ASLEC各项因子得分中,各因子得分在三个民族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各项因子得分最高。学习压力、受惩罚、其他因子分别是影响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大学生的生活事件。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汉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了解大学生体像烦恼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方便整群抽取的淮阴师范学院9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34.3%的大学生存在体像烦恼,且女生(42.21%)高于男生(2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体像烦恼与SCL-90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96,P<0.01);体像烦恼大学生SCL-90得分(0.84±0.48)高于无烦恼者(0.56±0.35)(P<0.01);体像烦恼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38.35 ±6.15)低于无烦恼者(39.47±6.03)(P <0.01).结论 大学生体像烦恼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可缓解大学生体像烦恼和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林省农村干部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状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生活满意度LSIA量表等工具,对吉林省522名村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村干部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分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1);村干部的生活满意度LSIA得分与重点受试者相比偏低(P<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生活满意度LSIA相关(P<0.01);村主任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与其他任职者相比在诸多方面较差(P<0.01).结论:全面关注农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必要的心理服务项目保障和提升村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了解杭州市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SD-RISC)、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从杭州市5所大学中选取的大学生1 107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2分,拥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4.93%,中度心理障碍为21.41%,严重心理障碍为1.36%;心理健康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症状(3.88%);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测量各因子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值为-0.658-0.432,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通过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5所高校2 5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得分为(3.43±0.43)分,女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男生(t=-3.416,P=0.001);大五年级学生低于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学生(F=9.113,P<0.01);来自城镇地区的的大学生低于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大学生(F=5.544,P=0.004).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整体得分为(4.75±0.78分),大学生非谈恋爱者生活满意度总体得分高于谈恋爱者(t=-2.05,P=0.04);孤儿家庭的大学生总体得分低于双亲和单亲家庭(F=3.906,P=0.02).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F=1 538.2,P<0.01,R2=0.381)及各维度(F=340.9,P<0.01,R2=0.406)对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很好地预测生活满意度.加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蒋灿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2):215-217
探讨高校学生生物反馈指标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更好提升生物反馈训练效果积累资料.方法 对招募的重庆科技学院76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志愿者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测试和人格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肌电生物反馈(EMG)平均值与EPQ中的N因子,SCL-90中的敌对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36~0.300,P值均<0.05),EMG标准差与EPQ中的P因子、N因子,SCL-90中的总分、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7 ~0.325,P值均<0.05),与EPQ中的E因子呈负相关(r=-0.252,P<0.05).EPQ中的N因子对EMG平均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 =0.300,P<0.01),SCL-90中的恐怖因子和EPQ中的P因子对EMG标准差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分别为0.293,0.271,P值均<0.01).EMG标准差的高分组在EPQ中的P分、N分和SCL-90量表中除了强迫因子以外的其他所有因子和总分上均高于低分组(t=2.105 ~2.988,P<0.05).结论 肌电平均值与标准差同诸多心理健康指标和人格特征关系密切,肌电标准差比肌电平均值更能判断个体由SCL-90测评出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抑郁状况,为维吾尔族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在新疆3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2 8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生存在严重抑郁的比例为1.46%,中度为5.42%,轻度为8.92%.维吾尔族男生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的比例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5,P<0.01).各年级不同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3,P<0.05).无抑郁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高于有抑郁症状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6,P<0.01);健康责任、营养行为、运动行为、人际支持、生命欣赏、压力处置各因子得分也高于有抑郁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另别为-9.41,-10.33,-9.68,-11.76,-15.11,-7.35,P值均<0.01).抑郁总得分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40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促进得分在均分及以下学生患抑郁症状的风险是得分高于平均分学生的4.13倍.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检出率较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应通过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促进行为改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3.
了解团体沙盘游戏改善考试焦虑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考试焦虑的高职医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西某高职大二有考试焦虑的医学生124名(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总分>15分),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实验组进行每2周1次,每次约120 min,共8次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干预前后1周进行测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测量工具及测评时间同实验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TAS分(14.26±4.89)低于对照组(19.60±4.35)(t=4.327,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TA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TAS分低于干预前(t=,P<0.01).干预后,实验组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其他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91,2.157,3.396,2.432,2.110,2.501,2.668,2.484,P值均<0.05).干预前后对照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后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P值均<0.01).结论 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能够改善高职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使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方法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某高校2009级大一新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9份,问卷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9级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中,除强迫症状和恐怖两因子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人格特质中抑郁、焦虑等因素以及学习压力等生活事件显著影响了SCL-9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了解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和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为降低维吾尔族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整群选取新疆某高职院校大二和大三年级的维吾尔族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选取148名存在考试焦虑的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并分为对照组(74名)和干预组(74名),对干预组进行8周沙盘游戏及体育锻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测试.结果 维吾尔族高职学生干预前对照组TAS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干预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TAS总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34,7.001,P值均<0.01),与干预前得分相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21,8.543,P值均<0.01).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干预前得分相比较,除偏执因子外(P值均>0.05),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沙盘游戏联合体育锻炼对降低维吾尔族高职学生考试焦虑、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并且保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运用多伦多述情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统招生的TAS总分为69.99±9.57分,自考生的TAS总分为71.03±9.04分。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中,自考生的人际敏感因子和焦虑因子的得分分别为0.93±0.66分和0.68±0.58分,均高于统招生的得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调查对象TAS总分与SCL-90总分的偏相关系数为0.220(P<0.01)。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述情障碍,并且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充分关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及咨询,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大学生学校组织气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关系。方法 2013年3—5月选取南充市344名大学生,采用学校组织气氛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状况SCL-90总分为(149.89±39.42)分,与中国常模(129.96±38.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P0.01)。管理效能与SCL-90量表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均是负相关,除焦虑和恐惧外均P0.05;人际和谐与SCL-90量表各因子均是负相关,除强迫症外均P0.05;教学环境与SCL-90量表各因子均是负相关,除人际敏感和恐惧外均P0.05;学习方面与SCL-90量表各因子均是负相关,但只有躯体化、抑郁和敌对P0.05。其中,管理效能气氛和人际和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结论大学生学校组织气氛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学校组织气氛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学校提高管理效能,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了解心理韧性在导师指导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全国六大行政区,在全国28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抽取共1 274名在读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研究生对导师指导行为评价问卷、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导师指导行为评价得分和SCL-90总分男生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5.007,2.719,P值均<0.05).导师指导行为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r=0.344,P<0.01).心理韧性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r=-0.329,P<0.05).导师指导行为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β=0.29,P<0.05),中介变量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27,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8.26%.心理韧性在导师指导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导师指导行为是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培养研究生心理韧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黄海  周春燕  余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74-1076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1 172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5.4%;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在性别与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和文科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更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更高(P值均<0.01),且手机依赖与SCL-90及其9个因子呈统计学相关(P值均<0.01).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及恐怖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2,0.11,0.10,0.08).结论 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与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江西省5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二年级学生中随机选择4 933名被试,对学习投入、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学习投入得分为(66.62±13.87)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自杀意念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22-0.48(P值均<0.01);学习投入水平超高组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自杀意念得分均高于学习投入较高组(P值均<0.01).学习投入超高组、较高组、一般组、较低组、超低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6.5%,2.61%,6.81%,]3.69%,1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2,P<0.01).结论 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杀意念越少产生,但学习投入过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杀意念问题也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