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CIRCULINE■人工血管在血透通路中的单中心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47例使用CIRCULINE■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均成功穿刺使用,首次穿刺时间为术后22~542 d,平均(56±76)d。患者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654±220)d。随访期间10例患者死亡,死亡前通路均通畅;共发生35例狭窄,20例血栓,6例感染,5例襻底打折,均行相应处理,无夹层发生。患者术后6、12、24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4.5%、44.7%、27.7%,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7.9%、97.9%、93.6%。结论使用CIRCULINE■人工血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桥接处理血透通路回流静脉狭窄/闭塞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61例通过人工血管桥接处理回流静脉狭窄/闭塞患者的血透通路基本信息及手术信息、随访术后情况。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4~11d,平均(6.27±1.01)d。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9.36±10.30)个月,随访期有4例患者发生与血管通路无关的死亡,进行54例次再干预,11例患者不再使用原通路透析。术后6、12、24、36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3.8%、58.1%、46.1%、15.4%,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1.8%、89.7%、84.8%、56.5%。结论使用人工血管桥接处理血透通路回流静脉病变具有满意的效果,但仍需选择更合适的直径、长度、材质的人工血管来提升术后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性,73岁,因"血液透析2年,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1周,左股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流量下降3 d"于2018年3月27日入院。患者患有高血压肾病致慢性肾脏病5期2年,期间经右颈内静脉临时透析导管、右股静脉临时透析导管血液透析2个月后导管失功,左颈内静脉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透析6个月。1年半前建立左头静脉-桡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的整体治疗状况。方法:按标准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新增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95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医院及肾内科就诊史、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8.1±16.8)岁,56.8%知晓患慢性肾脏病,仅31.6%有透析前6月内肾内科就诊史,仅13.7%有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使用史。透析首位原发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8.9%。分别有50.5%和30.5%患者透析时已合并感染或心衰。93.7%初次透析时血管通路为临时导管。透析时平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5.30±2.96)ml.min-1.1.73m-2,平均血红蛋白(72.8±18.1)g/L,平均白蛋白(31.2±4.91)g/L。结论:本中心初次血液透析患者进入透析时机晚、贫血严重、营养状态差、合并症多、导管使用率高,这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低、肾内科就诊率低、以及未予规范评估及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动脉覆膜支架在复杂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术后不良事件.方法:本研究包括我科2018—2020年期间术中联合应用动脉覆膜支架重建(4例)和预重建颈内动脉(8例)的12例CBT病人,ShamblinⅡ型3例,Ⅲ型9例.统计和分析临床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不良事...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随着腔内治疗的发展,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案逐渐成熟,但由于该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器具自身局限,仍旧存在内漏、锚定区损伤、逆撕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探讨Castor单分支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自2018年12月─2021年10月期间使用Castor单分支支架进行腔内手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术前Dicom格式全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CTA)影像、术中详细信息及随访预后结果,使用EndoSize软件测量夹层近远端锚定区动脉直径、病变长度、LSA开口与夹层关系等指标,并结合术中使用移植物情况计算支架放大率,观察并记录手术成功率、近远期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10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采用腔内手术方式,手术均取得技术成功。夹层近端主要裂口与LSA距离(42.7±17.3)mm;夹层近端边缘与LSA距离(7.7±13.2)mm;主动脉近端锚定区直径(31.5±3.0)mm;左颈总动脉开口远端与LSA开口近端距离(8.5±2.6)mm。Castor主体支架近端直径(32.5±3.3)mm,远端直径(26.6±3.3)mm,分支支架直径(10.7±3.5)mm。主体支架近端放大率为(3.2±3.5)%,远端放大率为(0.1±9.5)%。围手术期与随访期间,共9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术前严重低血压,术后1 d死于低灌注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于术后4 d死于夹层逆撕破裂;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2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死于心衰;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及14个月死于脑出血;1例患者于术后11个月死于不明原因疾病。6例患者出现主动脉夹层相关不良事件,其中围手术期出现1例夹层逆撕,3例脑梗,随访期间出现1例Ib型内漏,1例分支支架闭塞。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变往往累及LSA,腔内手术需要将支架锚定在健康的锚定区同时保留LSA,以防止脑梗及截瘫等并发症。Castor单分支支架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累及L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在急性期的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裸支架与覆膜支架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AVG)静脉端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上肢AVG患者因静脉端吻合口狭窄及血栓形成而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共40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所有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术后6、9、12个月的动静脉瘘初级通畅率、累积次级通畅率。结果 32例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裸支架植入术(裸支架组),8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张+覆膜支架植入术(覆膜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和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术期死亡率为0。裸支架植入后6、9、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与覆膜支架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8.8%、59.4%、56.3%与75.0%、75.0%、62.3%,P=0.209);而裸支架植入后6、9、12个月的的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7.5%、84.3%、78.1%,覆膜支架为87.5%、87.5%、87.5%;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42)。结论对于AVG术后血栓性静脉端吻合口狭窄患者,裸支架和覆膜支架植入后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及累积次级通畅率无明显差异。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以及新的治疗手段提高移植物内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覆膜支架在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45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龄38 ~ 94岁,平均(61±12)岁.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28例,静息痛11例,足趾坏疽6例.单侧髂动脉闭塞22例,一侧髂动脉闭塞合并对侧狭窄8例,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同时闭塞15例.病变长度6 ~18 cm,平均(12 ±3) cm.4例在介入溶栓3d后置人覆膜支架,其余病例均一期置入覆膜支架.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操作,单侧放置覆膜支架19例,使用Kissing技术放置覆膜支架26例.所有病例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均得到缓解,仅1例患者因感染最终截肢.随访6 ~21个月,平均(12±4)个月,除1例单侧髂动脉闭塞病例因远端流出道差于术后14个月闭塞外,其余支架均通畅,通畅率97.8%.结论 使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共59例(75条肢体)AS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采取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其术后6、12、24、36及48个月的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90%、85%、69%和60%。术后踝/肱指数(ABI)为0.3~1.2,平均为0.85±0.16,与术前(ABI0.1~0.67,平均为0.41±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好转为34.67%(26/75),显效为57.33%(43/75)。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15例(25.4%),均经治疗病情好转痊愈出院。结论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ASO的方式,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和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股浅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覆膜支架治疗的43例股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踝肱指数从0.44±0.13提高至0.82±0.33(P=0.032)。患者术后6个月初始通畅率为90.7%,12个月初始通畅率为81.4%,累计通畅率91.3%,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88.4%,临床症状改善率97.6%。未发生支架断裂和支架感染。结论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股浅动脉闭塞性疾病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腔内治疗的73例(73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Viabahn支架组),41例行裸支架治疗(裸支架组),比较两组的中短期临床效果。结果:与裸支架组比较,Viabahn支架组术后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vs.90.2%;87.5%vs.75.6%,均P0.05),但术后9、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明显升高(84.4%vs.63.4%;75.0%vs.51.2%,均P0.05);Log-rank检验显示Viabahn支架组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高于裸支架(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踝肱指数(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后,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疗中短期效果显著,可为近关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尤其是跨膝关节病变的治疗提供了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治疗静脉吻合口狭窄导致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中日友好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5例因静脉吻合口狭窄导致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覆膜支架植入组(n=31)和裸支架植入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同侧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建立腔内治疗的通路后,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总结其可行性。结果该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 m L。行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颈内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术后没有过度灌注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6 d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7个月,未再发生头晕及头痛。结论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适用于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254例初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融不完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2(29~129)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为39(95%CI 29~5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68(95%CI 55~80)个月。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 cm(HR 1.954,95%CI 1.276~2.992)、Child-Pugh B级(HR 2.183,95%CI 1.481~3.217)、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50×109/L(HR 4.344,95%CI 2.878~6.555)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特殊部位患者(毗邻门静脉、下腔静脉、胆囊等) (n=61)与非特殊部位患者(n=193)中位OS [62(95%CI 34~90)个月 vs 70(95%CI 59~81)个月,P=0.160],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9.8%(6/61) vs 5.2%(10/193),P=0.226]无统计学差异。8.3%(21/254)原发性肝癌患者消融不完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3 cm是肿瘤MWA不完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 8.841,95%CI 3.322~23.527)。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MWA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且适用于特殊部位的肿瘤。消融最大径> 3 cm肿瘤存在MWA不完全的风险。肿瘤最大径>3 cm、Child-Pugh B级、PLT<50×109/L是影响MWA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覆膜支架组(20例)和球囊扩张组(2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围术期及术后30天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覆膜支架组的6个月及12个月一期通畅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组(6个月:60.00%vs 30.34%,P=0.034;12个月:20.00%vs 0%,P=0.005)。覆膜支架组6个月辅助一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组为(70.00%vs 34.78%,P=0.019)。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00%vs 100%,P=0.999;12个月:90.00%vs 95.65%,P=0.491。覆膜支架组12个月的通路功能指数高于球囊扩张组(6.90±2.71 vs 4.96±1.15,P=0.003)。结论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AVG失功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可以明显提高6个月及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但对AVG是否应常规进行监测及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单中心免疫吸附治疗10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免疫吸附疗法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高脂血症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近10年来156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Citem10免疫吸附系统,使用了A蛋白、PH350、TR350、DNA、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抗体等5种不同吸附材料的吸附柱。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比较疾病活动评分以及器官损害指数;监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浆IgG清除率为(76.71±7.59)%,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IgA清除率为(44.54±5.92)%,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IgM清除率为(45.76±5.65)%,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抗核抗体、抗双链DNA、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抗体或标记物阳性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高脂血症患者血浆LDL-C、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情显著好转,器官受损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免疫吸附疗法可迅速有效的清除自身抗体和血脂成分,使病情得到控制,保护受损脏器功能,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高脂血症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在病情进展阶段抓住时机应用免疫吸附疗法,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NCRAFT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应用INCRAFT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5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根据入路直径分为入路狭窄组(30例)和入路正常组(21例),比较两组术后内漏和再干预情况.结果 技术成功率10...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针对2010年起我院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方法:按标准纳入自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于我院血液透析登记系统注册的所有血液透析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起始血肌酐),以CKD-EPI公式计算eGFR,并将eGFR分为3组(Q1:eGFR5 ml·min~(-1)·1.73 m~(-2)、Q2:5 ml·min-1·1.73 m~(-2)eGFR10 ml·min~(-1)·1.73 m-2、Q3:eGFR10 ml·min~(-1)·1.73 m-2),回顾性分析血透患者的不同病因以及进入透析的透析时机。结果:6年内我院共有659例患者进入血液透析,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有158例、218例、283例进入透析。在进入透析的患者病因中,以糖尿病肾病(34.0%),慢性肾炎(28.4%)为主。所有患者透析时机统计结果:Q1组215例,占32.7%,Q2组303例,占46.0%,Q3组141例,占21.3%。在不同原发病导致的ESRD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组透析起始eGFR较高为(12.7±3.13)ml·min~(-1)·1.73 m~(-2),其他原因各组透析起始eGFR均未超过10 ml·min~(-1)·1.73 m~(-2)。结论:近年来我院进入透析患者的首要病因为糖尿病肾病,而且进入透析时机与国际上研究相比普遍较晚,有必要在我国开展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之一,吻合口狭窄及血栓形成是其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1].我们近期对1例AVG闭塞1个月余的患者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加切割球囊及支架置入术,成功恢复其功能. 男,54岁,血液透析龄6年.2008年8月接受右前臂AVG手术,采用肱动脉-人工血管-贵要静脉攀式吻合.2011年8月18日透析后AVG突然闭塞,其后依靠穿刺足背动脉或桡动脉透析.2011年9月17日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