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浅静脉戴戒术与单纯性浅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03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股浅静脉戴戒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对照组(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股总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及Valsalva试验下反流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静脉瓣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均明显改善,表现为股总静脉管径缩小、平均血流速度增快、静脉血流反流时间缩短(均P<0.05),但观察组上述3个变量手术前后变化程度(差值)均明显大于照组(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但戴戒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性浅静脉剥脱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TM)透光旋切(TIPP)与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EV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大隐静脉曲张病人238例,随机分成TIPP和EVLT组,每组各119例。TIPP组对大隐静脉主干进行高位结扎、剥脱后各曲张属支以透光旋切的方法去除,EVLT组对大隐静脉主干进行高位结扎后主干及各曲张属支以激光灼闭的方法处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P组隐神经损伤、皮肤损伤发生率少于EVLT组(P0.05),TIPP组手术切口数量、术中出血量、皮下血肿发生率均高于EVLT组(P0.05)。结论 TriVex~(TM)透光旋切治疗与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各有优点,EVLT手术切口少、术中出血少,更适合于轻症病人;TIPP对于重症病人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中加用多普勒超声辅助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6月起至2006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为PDVI的8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A组(44例)行术中联合多普勒超声的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加曲张静脉剥脱术。B组采用传统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加曲张静脉剥脱术。以瓣膜返流持续时间评价即时效果,以癌胚抗原蛋白(CEAP)临床分类与临床记分做随访评价疗效。结果A组病人戴戒前后术中超声检测显示静脉瓣返流持续时间戴戒后较戴戒前明显缩短(P<0.01)。CEAP分组结果显示A组手术有效率达95.0%(38/40),B组有效率为76.7%(33/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B两组术后临床记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采用术中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辅助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针对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CEAP分类记分法 (clinical,etiologic ,anatomic ,andpathophysiologic ,CEAP)评价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 97例 (97侧肢体 )经顺行性静脉造影证实PDVI的患者分为A组 79侧 ,B组 18侧。A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支结扎术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B组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支结扎术。以CEAP临床分类与临床记分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术后临床记分均明显下降 (A组由 6 4± 3 7降至 1 7± 1 8,P <0 0 1;B组由 3 8± 3 6降至 1 4± 1 5 ,P <0 0 5 ) ,A组较B组下降程度更大 (P <0 0 1)。结论从CEAP临床记分结果看 ,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有助于PDVI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因此术前明确诊断为PDVI的患者 ,应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剥脱治疗组(247例)与激光治疗组(149例),剥脱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方法,激光治疗组采用微创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随访复发情况。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未出现股动静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激光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剥脱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剥脱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低于剥脱治疗组的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近5 a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A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抽术(B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术(C组),每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比传统金属剥脱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抽术治疗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1),术中出血量较激光或射频组有所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创伤较大、切口瘢痕明显、治疗不够彻底,应逐渐摒弃不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曲张静脉点抽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较小,并发症较少,治疗彻底,可以替代传统术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时间短,术后瘢痕小,治疗彻底,条件允许、操作熟练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和单纯性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后的下肢静脉压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PDVI患者(121条患肢),分为股浅静脉戴戒术组(A组,51例患者,53条患肢)和单纯性浅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组(B组,55例患者,68条患肢),在手术前、术后12天、1年和5年分别进行患肢足背静脉压测定。结果手术后1年:A组51例术前和术后静态静脉压(P0)为(127.80 cm H2O vs 126.55 cm H2O)和B组55例术前和术后静态静脉压(P0)为(126.70 cm H2O vs 125.80 cm H2O),两组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和术后运动后最低静脉压(Pmin)为(76.54 cm H2O vs 63.3 cm H2O),压力回升到静止静脉压水平90%时所需时间(RT90)为(8.20秒vs 18.60秒),和B组术前和术后Pmin(75.72 cm H2O vs75.10 cm H2O)与RT90(8.50秒vs 8.1秒)相比较,A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在术后能有效的降低运动后静脉压最低值(Pmin),同时能延长压力回升到静止静脉压水平90%的时间(RT90)。  相似文献   

8.
报道18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采用股浅,隐-股静脉瓣膜戴戒术,大隐静脉高位属支结扎、主干曲张静脉剥脱术,小腿局部曲张浅静脉间断缝扎技术治疗。随访4~2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皮炎明显好转。术后1~3角溃疡愈合。有3例作逆行 顺行静脉造影,显示1级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1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94侧患肢),单纯行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结扎)56例(83侧患肢),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主干及五个分支均结扎)92例(99侧患肢),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并点式切口剥脱严重曲张浅静脉10例(12侧患肢);术后观察下肢疼痛、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情况。结果:158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疗效满意。1例术后2个月复发,1例术后大隐静脉主干血栓样硬结现象较明显,1例隐神经损伤残留内踝区麻木。结论: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穿刺代替切口、简化操作、恢复快、腿部不留瘢痕或减少瘢痕、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肢浅静脉手术后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对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作用,探讨二者改善深静脉倒流的程度是否有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60例(70条肢体)住院治疗的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激光腔内闭合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的程度,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激光腔内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股浅静脉和胭静脉的瓣膜功能通过手术均得到了改善(P〈0.05),但二者在改善的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术式,并且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当出现下肢浅静脉曲张时早期手术可能延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出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行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患者568例(676条患肢)和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的患者487例(585条患肢),两组随访比较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均得到治愈。对照组出现皮下硬结57例,皮下瘀斑70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75例;改良组出现皮下硬结40例,皮下瘀斑55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总体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改良组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对大隐静脉主干和大的分支行彻底剥脱临床效果佳,手术相对微创,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腔内激光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0例(525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24例(422条肢体),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6例(103条肢体)。采用单纯激光治疗263条肢体,激光加小切口静脉团点状剥脱159条肢体,激光治疗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25条肢体和激光加小切口静脉团点状剥脱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78条肢体。 结果:有331条肢体(占63.1%)术后出现与激光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其包括:皮下淤斑268条肢体(占51.1%), 隐神经损伤198条(占37.7%),腿部皮下血栓性静脉炎33条(占6.3%),小腿轻度皮肤灼伤26条(占5.0%)。全组无切口感染发生,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术后380例(90.5%)获随访3~40个月,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者术后有27条肢体复发(复发率6.4%),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术后有8条肢体复发(复发率7.8%)。结论:在应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过程中应重视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充分体现激光治疗安全和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外科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1例(33侧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通过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引起溃疡的原发病变,根据患肢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种类和程度对10例(11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17例(18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4例(4侧患肢)行高位大隐静脉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溃疡一律行周缘环行缝扎。结果术后33侧患肢浅静脉曲张均消失,色素沉着、湿疹样病变均明显减轻;24侧小腿酸胀沉重感、疼痛、水肿12~16d消失;溃疡18~40d内愈合。随访1~36个月,平均14.8月,3侧(9.1%)肢体溃疡复发。结论纠正浅静脉、交通支静脉、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重视溃疡创面的处理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有效疗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Zhang H  Lü JJ  Zhang JW  Zhang BG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21-1124
目的 评价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97例 (97侧肢体 )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 79例 ,B组 18例。A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加交通支结扎术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B组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加交通支结扎术。以CEAP临床分类与临床记分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评价疗效。结果 A、B两组术后临床记分均明显下降 (A组P <0 0 1;B组P <0 0 5 )。A组中C5~C6者手术效果较C2 ~C4者好 ;两组C2 ~C4者比较 ,A组手术效果优于B组。术后A组中 6 7侧患肢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 ,瓣膜功能恢复有效率为 83 5 8% (5 6 /6 7) ,显效率为 4 1 79% (2 8/6 7) ;B组 12侧患肢股浅静脉瓣膜功能恢复有效率为 33 33% ,两组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交通支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交通支结扎术更有助于临床症状缓解和瓣膜形态功能的恢复。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 ,宜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与传统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8例(97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分为两组,分别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对照组)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术后观察两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分别为(63.41±3.79)分钟、(39.28±4.24)分钟,术中出血量(50.24±1.58)ml、(18.34±2.51)ml,住院时间(7.13±2.51)天、(4.17±1.39)天。对照组术后患肢疼痛18例,疼痛率46.15%。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10.26%,观察组术后患肢疼痛7例,疼痛率17.95%,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2.56%,两组复发患者再次经腔内激光治疗后全部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相比,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操作容易、术后复发率低,适合大量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F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80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观察组61例(92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泡沫硬化+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评价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种术式手术时长、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式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避免疼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浅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经皮曲张静脉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但浅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1月至2000年6月间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级患者189人,245条肢体。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3条肢体和对照组112条肢体,所有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电凝术,试验组同行行股浅静脉戴戒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随访率为87%,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9年2个月,平均4年;两组术后的复发率均为3.3%,症状及体征有极大的改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伴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单独进行浅静脉的高位结扎剥脱术即能达到满意的结果,并不一定要同时进行深静脉瓣膜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激光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比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和激光治疗的疗效。研究组32例采用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血管;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亦明显轻于对照组。提示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疤,无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将40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A组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及交通支结扎手术,B组同时作预防性股静脉膜戴戒术。结果表明,二组手术后近期效果相同,对患肢静脉压的影响也无差别。但是,A组手术后3年多时间里发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Ⅰ级1例,Ⅱ级1例,B组却无1例发生。提示,股静脉瓣膜戴戒术对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间经顺行性静脉造影加Valsalva试验证实为PDVI者119例(158条),其中2002年4月至2004年1月收治者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支结扎术(前期治疗组),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收治者在前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后期治疗组),以CEAP(clinical,etiologic,anatomic,and pathophysiologic)临床分级与临床记分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后临床分级及临床记分均明显下降(前期治疗组由5.9±3.6降至2.1±1.3,P<0.01;后期治疗组由6.4±3.5降至1.7±1.8,P<0.01),且后期治疗组较前期治疗组下降程度更大(P<0.01)。结论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有助于PDVI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因此术前明确诊断为PDVI的患者,应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