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红梅  崔建军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455-456,458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状况,为制定和改善新疆农村学生膳食营养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伊犁地区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经营情况及3 478名中学生膳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寄宿学生每天吃和经常吃肉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29.01%和17.12%,有55.59%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仅有19.46%和17.95%的学生每天吃奶类和新鲜蔬菜;仅有3所学校早餐提供主食、鸡蛋、生奶、咸菜,有3所学校只提供主食;每天能提供6种及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4所,每周能提供9种以上新鲜蔬菜的学校有5所.结论 伊犁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搭配不合理,中学生膳食摄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应该增加豆类、奶类食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2所,对学校食堂采用连续3d称重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同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物品种单一,膳食结构不合理,鱼虾类、蛋及蛋制品、大豆、奶类及水果摄入严重不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但微量营养素除维生素C外均不足.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检出率为49.4%,贫血患病率为33.9%,均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结论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学校、家庭应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13个省(自治区)的29个县(市)中选取78所中小学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访谈等,分别对学生、教师、学校饮食服务人员以及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主管领导。结果低收入地区学校食堂经常为学生提供肉、蛋、奶及豆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39.2%,19.7%,8.8%和44.8%,中高收入地区分别为67.7%,65.4%,21.8%和80.1%。低收入地区寄宿学生经常吃肉、蛋、奶及豆类的比例分别为28.1%,13.5%,10.7%和36.4%,中高收入地区分别为56.3%,46.3%,23.5%和59.0%。学校领导普遍认为需加强相关人员的营养专业知识培训,加大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结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低收入地区较为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状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王萍  谢昌平  韦琳  蓝剑 《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39-2141
目的了解柳州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柳州市农村6所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6000名,采用24h膳食记账和称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膳食调查,同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含量,评价营养状况。结果柳州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物品种单一,膳食结构不合理,主要营养素摄取量普遍不足,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以及微量元素钙和锌;而食盐摄入严重过量。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检出率为7.17%和52.32%,贫血患病率为16.39%,除营养不良外,其余均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结论柳州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素摄入量普遍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了解农村寄宿学校学生膳食情况及学生对膳食的满意度,为提高学生膳食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3个郊区的7所寄宿制中小学学生16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对膳食的满意率为54.12%.小学生平均满意率为79.5%,中学生为25.3%;满意率最高的是在学校“吃饱了”(73.4%),8.5%的学生认为“没有吃饱”.学生对膳食最不满意的是学校饭菜的滋味,满意率为42.6%;其次是膳食营养,满意率为43.6%.在食物结构上,寄宿学生与走读学生在猪肉、禽、蛋类、鱼、豆制品、水果和零食摄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寄宿学生膳食平衡性好于走读学生.结论 寄宿学校膳食基本满足学生吃饱要求,但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学生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提高膳食制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及贫血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首先按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地区,3类地区共随机抽取16省,每省抽取1个县的初一年级住校生> 100人的1所学校,每所学校组织至少100名住校生参与调查,共1 929名,进行基本信息、膳食调查与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学生每天的能量摄入量为2 151.41 kcal(1 kcal=4.18 kJ),蛋白质摄入量为61.27 g,碳水化物摄入量为303.16 g,脂肪摄入量为78.10 g,铁摄入量为19.79 g,平均贫血率为6.30%.除鱼虾贝类外,不同地区间学生膳食摄人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类地区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与铁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6.18,87.02,232.09,132.13,77.04,P值均<0.05).结论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结构有待调整,贫血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金堂县农村寄宿制中学生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金堂县农村寄宿制中学2所,采用称重记账法对学校食堂进行为期5 d的膳食调查,同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结果金堂县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生长迟滞率为3.0%,超重肥胖合计率为6.3%。学校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蔬菜也多为浅色蔬菜,肉类品种单一,未提供奶类食物,膳食中盐使用量过多。学生膳食能量、蛋白质偏低,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均不足。结论金堂县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膳食营养状况不佳,应加强营养教育,改善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宁夏和湖南贫困农村4所寄宿制学校小学生597名,采用24 h膳食记账和称重相结合的方法 连续5 d 记录每位学生的每日食物消耗种类和数量,利用Sata 9.0分析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进行比较.结果 贫困地区寄宿小学生的主要营养素摄取量普遍缺乏,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A 以及微量元素钙与锌.结论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寄宿生营养摄入量普遍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膳食营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认知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对膳食营养的认识、态度和需求,为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我国13省(直辖市)下属的29个市(县)中选取78所中小学校,每个学校组织1个专题小组讨论,共824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讨论。结果大多数学生反映每天能吃3顿饭,但学生普遍反映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摄入较少;多数中学男生反映,上午最后2节课有饥饿感。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应适当增加蔬菜种类,多提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早餐最好能吃1个鸡蛋和喝点豆浆;多数学生反映可以喝到学校提供的开水,但部分学生反映有喝生水的习惯。大多数学生未接受过正规的营养健康教育,营养知识匮乏。结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营养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郭艳  何伦发  林海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66-1067
目的了解中山市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d称重法对中山市4所寄宿制高中学生的膳食进行调查。结果寄宿制高中学生硫胺素、核黄素以及锌的摄入不足,钙的摄入严重不足;油脂类和畜禽肉类摄入过量,奶类、水果类和豆类食物摄入不足;早餐的供能比例没有达到30%的要求,晚餐的供能比例较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合理。结论寄宿制学生膳食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脂肪酸构成不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11.
罗静 《中国校医》2010,24(7):532-533
目的了解职校学生营养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策,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分析2005--2009年10798名职校在校学生体检结果。结果2005--2009年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5.96%,肥胖率为7.74%,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应构筑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实施的基础,有计划、分阶段实施学生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了解西部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育干预效果,为改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省蒲江县长秋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3所,随机分为食育教育模式干预学校、普通营养教育对照学校及空白对照学校,研究对象为3所学校食堂和在校就餐的学生,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连续3d称重记帐法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将近1 a的干预之后,除了水果类食物摄入无改善外,食育干预学校的膳食无论从食物摄入量、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还是膳食结构来看都较基线调查有所改善,特别是食用油和盐的控制效果较好(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分别为27.5和4.9 9),奶类和蛋类食物摄入量也大大增加(平均每人每天摄人量由干预前的3.5和0g增加到干预后的52.4和174.7 9).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偏低,如核黄素和钙的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为11和471.9 mg;低于参考摄入量.另外2所学校的膳食也有所改善,但是食用油和盐的摄入量过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动物性食品摄入量偏高且品种单一.结论 食育对于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居民血吸虫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方法在中国目前仍然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7个省,每省随机抽取2个流行县,每县分别选取3个流行村,其中2个村为完成改厕村,1个村为非改厕村;每村随机抽取30户农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血吸虫病流行的农村地区有90.8%的居民知道血吸虫病,71.8%居民知道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尾蚴和钉螺相关,46.9%的居民将不沾疫水作为防止血吸虫病感染的首要措施,16.9%居民选择“改水改厕”做为预防血吸虫病流行的预防措施。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是农村居民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90.5%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和87.7%使用非卫生厕所的农户仍然直接用农肥作为处理粪便的主要方式。83.6%中国血吸虫流行农村地区使用非卫生厕所人群愿意和接受建造和使用卫生厕所。结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应根据新时期血防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进行调整。发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以控制传染源为宣传核心,普及预防血吸虫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14.
探究农村初中生寄宿与心理健康现状及相互关系,为促进农村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陕西7 947名农村初中生为研究样本,运用自制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村初中生的寄宿和心理健康现状,通过OLS回归分析探究目前是否寄宿、寄宿起始年级、是否寄宿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 农村初中生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162/7 947),单项倾向检出率为71.8%(5 707/7 947).目前是否寄宿、寄宿起始年级与MHT得分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367,0.275,P值均>0.05);是否寄宿过与MHT得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β=0.461,P<0.01).性别、留级和师生关系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是否寄宿过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关系显著,女生、留级生、师生关系差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需要更加关注有寄宿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农村职业人群健康素养(adequate health literacy,AHL)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5—8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含香港、澳门和台湾)32 987名农村15~69岁脑力劳动者、轻体力劳动者、农林牧副渔生产运输者和农民工的AHL水平。结果 调查地区农村职业人群具备AHL的比例为3.98%,其中脑力劳动者、轻体力劳动者、农林牧副渔和农民工分别为16.90%、16.20%、2.14%、4.50%;农村职业人群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0.14%、4.09%、13.05%;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23.35%、11.35%、2.77%、12.33%、4.76%;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对农村职业人群AHL影响因素从高到底依次为文化程度(OR=0.497)、职业性质(OR=-0.222)、民族(OR=-0.175)、地域(OR=-0.167~0.071)、年龄(OR=-0.094)和婚姻状况(OR=0.049);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轻、汉族、已婚者AHL相对较高,中部高于东部,西部最低。结论 文化程度、职业性质、民族、地域、年龄、婚姻是我国农村职业人群AHL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农村居民AHL现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掌握广西城乡中小学寄宿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状况,探讨学校内水型传播肠道传染病疫情暴发频繁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南宁、柳州、桂林3个地级市,按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9县1市,统一收集、分析其所属范围内寄宿中小学校饮用水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以及饮用人口数等基本情况;随机抽取100所学校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和以水型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采集饮用水水样进行细菌学指标以及氨氮、亚硝酸盐指标检验和评价。结果9县1市有寄宿学校321所,师生人数349730人,饮用地下水源为主(占65.73%);市政供水占26.79%,自备水源占55.76%,乡镇供水占17.45%,后两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100所学校近6年来共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29起,其中24起为水型传播。本次调查水质抽检总合格率为27.00%,其中市政供水为100.00%,有简易消毒设施的自备水为47.37%,无消毒设施的自备水和乡镇供水分别为16.95%和17.65%;不合格指标为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5.00%、58.00%、28.00%。结论广西以自备水源、乡镇供水为主的农村寄宿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对水源防护、饮水消毒等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水源遭受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是多年来广西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在学校频繁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需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饮水卫生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北京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应用强化食品维生素A强化油和铁强化酱油改善寄宿制学生维生素A和铁的营养状况,并探讨我国使用食物强化方式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新模式。方法在北京市10个郊区县中选取怀柔区、延庆县,全部25所寄宿制学校进行营养改善,采用自愿原则将强化食品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和铁强化酱油替代原来质量不一的各种散装油和酱油,为期一年。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抽取321名学生进行营养改善监测。结果在开展项目的两个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的覆盖使用率从0开始到100%。同时,铁强化酱油的覆盖使用率达到92%。食用半年强化食品后,学生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尤其是维生素A边缘缺乏的学生由基线时的20.2%下降为7.5%(P<0.05),铁缺乏率由9.0%下降为3.4%(P<0.05)。结论强化食品进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模式:各部门齐心合力,共同创造营养氛围,促进强化食品进入校园,使学生营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